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我国民事诉讼法作用

我国民事诉讼法作用

发布时间: 2025-10-03 15:53:56

Ⅰ 民事诉讼法对人的效力是怎样的

一、 民事诉讼法 对人的效力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民事诉讼法对哪些人适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条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所有在我国领域进行民事 诉讼 的人。具体包括下列几类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 (三)虽然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但申请在我国法院进行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 二、对事的效力 民事诉讼法对事的效力,又称为民事诉讼的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对事的效力主要包括: (一)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静态的财产所有关系和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如物权、债权等;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包括了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如姓名权、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二)由 婚姻法 、 继承法 、 收养法 调整的婚姻关系、 继承 关系、 收养 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如 离婚 案件、 抚养 或 赡养 案件、继承案件等。 (三)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这主要指经济关系中属于民事性质的案件。如因损害消费者权益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引起损害赔偿案件等。 (四)由 合同法 调整的合同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如 购销合同 纠纷案件、建筑 工程承包合同 纠纷案件等。 (五)由 劳动法 调整的部分 劳动关系 纠纷所发生的案件。劳动关系就其性质而言,并非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我国民事诉讼法把 劳动争议 案件纳入了其调整范围,这类案件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 辞职 、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因履行 劳动合同 发生的争议案件等。但对劳动争议案件法律规定了“先裁后审”的制度,即对劳动争议必须先由 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六)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别程序和非讼案件。如选民资格案、宣告公民失踪、宣告公民死亡、认定公民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财产无主、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等。 三、时间效力 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民事诉讼法发生作用的时间,以及民事诉讼法对其颁布前的行为是否有溯及力的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自1991年4月9日起生效。同时,1991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民事诉讼法的通知》中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诉讼法进行审理,因而民事诉讼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四、空间效力 民事诉讼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民事诉讼法生效的领域。我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领域内生效。我国领域包括我国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领土的延伸范围。 民事案件的处理需要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的相互协作,若是当事人不将事实加以说明的,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帮助的。在审判结果下来的时候,也要自觉尊重结果,并且按照规定实施。民事诉讼案件在处理的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人、时间、空间以及事件。

Ⅱ 民事诉讼法解释

民事诉讼法解释: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民事诉讼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Ⅲ 民事判决依据法条有哪些

民事诉讼案件在程序上的法律依据就是《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的判决依据只能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仅仅参照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民事判决指人民法院法定程序,根据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所作出的解决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判定。民事判决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立法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空间效力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Ⅳ 民事诉讼法时间效力是什么

【法律分析】
1、对人的效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所有在我国领域进行民事诉讼的人。
2、对事的效力:
(一)《民法典》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二)由《民法典》调整的婚姻关系、继承关系、收养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三)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四)由《民法典》调整的合同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五)由《劳动法》调整的部分劳动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六)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别程序和非讼案件。
3、只要在我国的领域,并涉及触犯法律的案件,并且是在1991年4月9日之后,都可以适用于民事诉讼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Ⅳ 建国以来第一部民事诉讼法似是什么时候

我国民事诉讼法主要适用于民事诉讼,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及回时审理民事案件,确答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益,同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一项法律法规。1982年3月8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决定自1982年10月1日试行。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私营企业劳动法 发布:2025-10-03 17:52:39 浏览:884
集装箱运输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3 17:44:33 浏览:7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发布:2025-10-03 17:41:16 浏览:910
最强法律效力的证据是什么 发布:2025-10-03 17:40:39 浏览:408
劳动法7日辞工 发布:2025-10-03 17:40:38 浏览:138
下列哪些是党内规章 发布:2025-10-03 17:40:37 浏览:300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发布:2025-10-03 17:40:30 浏览:348
退休年龄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10-03 17:39:06 浏览:668
在派出所签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03 17:37:50 浏览:754
我想法律咨询应该去找什么部门 发布:2025-10-03 17:35:39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