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私营企业会计做假账的法律责任

私营企业会计做假账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04 06:21:45

⑴ 会计做假账应当承当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正)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第二百一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不知您看明白了吗?严重吧!还年轻路还长呢,三思而后行啊!!!!!!!!

⑵ 公司做假账会计有什么责任

二、常见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违法行为:
①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账簿)
②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账簿)
③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凭证)
④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凭证)
⑤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处理方法)
⑥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报表)
⑦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为。(记账文字和货币)
⑧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档案)
⑨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内部控制)
⑩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任用人员)
2、法律责任:①责令限期改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②罚款:A、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③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
④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情节严重方可吊销
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
三、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
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
②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③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④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⑤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
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
②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③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④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⑤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
①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⑶ 一旦会计造假被发现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帐簿的;



(二)私设会计帐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帐簿或者登记会计帐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四条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五条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
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
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第四十七条 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⑷ 会计做假账要承担什么责任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第四十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正)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⑸ 会计做假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要的,这个从你说的情节上看算是欺诈。虽然是受老板指使,但你算同案犯。

⑹ 私企老板要求会计做假账,财务总监是第一责任人吗

《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财务的第一责任人,显然财务总监不是专。
我想再多属说几句,现在的所谓假账,如果是上市公司,做假账所危害的是大众投资者,如果是国企或政府机关,做假账危害的是国家利益,这些行为的后果都很严重,是犯罪!如果是私企,这样做当然也不对,但情况就有所不同。
比如说私企到银行贷款,普遍的是实物抵押,而且提交的材料都要相当完整、严瑾,绝对对银行有利,如果你不按时还款,吃亏的肯定是你!对于财务来说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是少不了的,问题是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要求的所谓指标非常高,根本不切实际。企业只有一条路可走,说得雅致一点叫做:财务报表需要包装一下了。
再有做假账的用途以前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成本、收入方面。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建设日臻完善,要想在这方面做假账为企业获利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总之,私企中账册基本都是真的,做假账,你想骗谁呀?如果说有的话,虚假成份的会计报表是存在的。
再回到问题的核心,我是说不要把这件事看得那么重。

⑺ 做假账会计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作为会抄计有空多看看会袭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二十五条 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违反本法第二章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或者利用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偷税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的,由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处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违法的收支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或者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律师陈蕾 发布:2025-10-03 07:03:49 浏览:119
什么是道德的滑坡 发布:2025-10-03 06:51:42 浏览:98
经济法分支 发布:2025-10-03 06:48:18 浏览:574
上海交通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5-10-03 06:48:08 浏览:469
西双版纳州司法局 发布:2025-10-03 06:44:36 浏览:257
五查五看查道德品行 发布:2025-10-03 06:44:36 浏览:731
预支工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3 06:41:03 浏览:147
江苏导游法规试题 发布:2025-10-03 06:37:21 浏览:716
2015司法考试试题 发布:2025-10-03 06:35:47 浏览:665
劳动法产生与发展的几大原因 发布:2025-10-03 06:24:35 浏览: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