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一般保证责任法律规定
㈠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的责任方式是指一般保证。 ( )
正确答案为:N选项
答案解析: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的责任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
㈡ 请问,有没有法律规定可以查封保证人家产一般责任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又有什么法律区别。我可以起诉不
在保证合同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的,是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版保证的区别:一般保权证的保证人只有在主债务人经过诉讼及法院执行仍然不能偿还的情况,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只能先起诉主债务人,连带责任保证则不然,只要主债务人到期没有偿还借款,债权人就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借款.
如果信用社选择起诉你,他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查封或冻结你的财产.
㈢ 债务人和一般保证人可以列为共同被告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有明确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先诉抗辩权是指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在债务人以其财产清偿债务之前,享有的拒绝对债权人清偿的权利。先诉抗辩权只能在一般保证中行使,而对连带责任保证人来说则不存在先诉抗辩权。这种一般保证人所专属的抗辩权,基于一般保证合同的相对独立性而产生,由一般保证人直接取得和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一种抗辩权。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
此意见并未区分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在一般保证中,保证合同之诉与主合同之诉并非必要的共同诉讼,人民法院不能强行将一般保证人与债务人列为共同被告。但是,如果债权人就是同时起诉债务人与一般保证人,若基于先诉抗辩权而一味不将其列为共同诉讼人,无疑会加大债权人的诉讼成本,无故增加诉累。一般保证人是享有先诉抗辩权,但将一般保证人列为被告并判定其承担责任与先诉抗辩权并不矛盾,到对债务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之时,方由一般保证人承担责任。在此之前不会导致一般保证人承担责任,主要是由于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在起作用。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是,应当在判决书中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将保证合同之诉与主合同之诉列为共同诉讼,而通过在判决中明确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这样做,即可既做到保证诉讼效率,又能有效防止对一般保证人造成损害。
㈣ 在一般保证中必须在保证期间内先起诉债务人吗
这个又涉及到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过的情内况下提起诉讼后,这时就没有保容证期间的问题,就转化成为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来保护债权人利益。因为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当权利人在除斥期间内提出权利请求的,这时除斥期间就没有意义了。 还是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甲欠乙500万,约定2006年3月1日还款2,丙为一般保证人。后甲到期未还。乙于2006年8月1日诉甲,11月1日判决 生效,乙胜诉;甲无财产,执行未果。那么此时乙最晚到什么时候请求丙承当责任呢,否则乙对丙的权利不受法律保护。最晚应该到2008年11月1日。这时可以看到提起诉讼后,保证期间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从而转化成保证合同(或债务)的诉讼时效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楼主不知道明白没有,保证里面最难就是这了,各个期间的问题,很复杂。
㈤ 一般保证责任的法律保障
诉讼程序上的保障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 或者申请仲裁的,以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 合同的诉讼时效。根据担保法及其适用解释的以上规定 ,可以看出,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主债务要想起诉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主债权人必须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 六个月内对主债务人主张权利,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第二必须在主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二年内起诉保证人,如超过起诉保证人的诉讼时效,债权人则无权起诉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例如,A企业向B银行贷款,约定还款时间是2006年1月1日,C是一般保证人。如果A到期不还钱,债权人B必须先对债务人A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如果不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C可以行使先诉抗辩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明确规定:“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同时中止。”也就是说,当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时,起诉保人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中断。以此来保障主债权人先起诉主债务人,等判决下来之后,才能起诉保证人,从而保障了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行使。担保法解释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是,应当在判决书中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这也就是说,法院为了简化诉讼程序,也可以受理债权人将债务人,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一并起诉的诉讼,但为了保障一般保证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法院在判决书中应明确写明,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债权仍不能得到全部履行时,才由保证人承担责任,即才可以执行保证人的财产。
实体权利的保障
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后,债权人有义务先对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否则日后债权得不到清偿的后果将自行负责,担保法解释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履行期届满后,向债权人提供了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的,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保证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 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这也就是从实体上保障了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商事账簿责任转质最长诉讼时效执行监督债权人迟延
特殊诉讼时效隐名代理债务更新债的保全暂缓执行
特定之债行政调解瑕疵履行一般保证责任主债
完全债权执行根据占有转委托债的效力
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只起诉保证人的有关规定
在债务纠纷中,债务合同为主合同,保证合同为从合同。保证合同又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也就是说,只有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能像保证人追偿。
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既可以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债务,也可以向担保人请求履行担保责任,没有顺序之分。
按此推理,如果属于连带责任保证,应该可以直接起诉保证人。
具体参见《担保法》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第十九条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㈦ 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律规定
根据担保法第十六条和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回任保证两种方式答。
特点:
连带责任保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连带责任保证是由保证人与主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证方式。作为保证方式的一种,当事人应当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但我国《担保法》规定,如果保证人与保证权人对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保证没有作出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2、由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均负有全部清偿的责任。
3、主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一旦主债务人到期不履行主合同债务,债权人既可以要求主债务人清偿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