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明盖公司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吗

证明盖公司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02-08 23:37:27

㈠ 先盖好的公章后期又书写的证明承诺书有法律效力

有效力的。因为无论你如何解释,外人看来就是一份证明,他分不出先后。

㈡ 公章盖的不清楚有法律效力吗

公章盖的不清,是否有法律效力,取决于能否与原章进行比对和鉴定。

年检报告公章盖得有点模糊,不要紧。

单位的公章在银行有档案的,只要银行核对,就可以确认你的单位公章是不是有效的。

只要字迹清晰可辨认,稍微有点模糊没关系的。

如果比较模糊,影响辨认和美观的话,需要重新打印年检报告,在加盖公章。

原来的作废。

(2)证明盖公司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对人的效力

①对中国公民的效力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也应遵守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律保护。

②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适用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法律适用问题;另一种是对其在中国领域外的法律适用问题。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内,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适用中国法律。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对事的效力

指法律对什么样的行为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事项。这种效力范围的意义在于:

①告诉人们什么行为应当做,什么行为不应当做,什么行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对什么事项有效,确定不同法律之间调整范围的界限。

空间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

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㈢ 是否现今只有公章没有个人签名的证明都没有法律效力了吗

不是。

单位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材料)的要求,单位向法院交证据,证据上版要再盖公权章和负责人签章。

不能把提交证据的要求和日常生活混同,日常各单位出具书面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盖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同时有权签字人签章就有法律效力。

向法院提交的,是发生诉讼时可以成为证据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不论原始什么签章,单位在提交法院时,都需要加单位公章和负责人签章。

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原因,其中有一款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所以被恶意伪造的合同是无效的(自始无效)。

这种无效是绝对无效,所以这份合同不存在任何效力(除非出现善意第三人情况)。

民事重在证据的保存,所以你有充足的理由说明情况,才能让法院确信这是一份无效合同。

㈣ 盖有公章的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盖有公章的证明即表述公司对盖章内容真实性负责。

㈤ 用自己保管的公章,盖了一份对自己有利的证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首先要看证明的效果。如果对于证明的内容和结果,没有人提出异议,也就是说,证明的目的达成了,这种情况下,该证明的效力问题也就无所谓了。如果有人对该证明提出异议,就相当于出现了某种争议或纠纷,这时,该证明的效力问题,就需要某个部门,通过某种程序,并结合其他证据和事实进行确认,未经确认的情况下,该证明只是一个争议事项当中的一份证据,其证明效力还不确定(效力待定)。
------举个例子:盖章的证明中,证实你是单位的副经理,主管单位采购。你拿着该证明,以单位名义向一个商家购买货物,货款后付,欠条上你个人签字。商家发货后,如果你单位接受货物,并支付货款,就不存在争议了。如果你单位不接受货物,也拒绝支付货款,争议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结果:单位的证明上盖有公章,商家有理由相信你是代表公司在洽谈业务,虽然你以个人名义出具欠条,但构成表见代理,你公司应当支付货款。至于你私盖公章,单位对此不认可的问题,属于你们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所以公司在支付货款后,可以向你追偿,或按照规章制度作出处理。【这样,该证明对于商家来讲,是有效力的,因为它可以证明代理行为的存在;对于你单位而言,该证明是你越权出具的,并非单位的真实意思,故不具有使你免责的效力】。

㈥ 公司证明内容属实公章是真的但是是我自己盖的,有效果么

遇到这种情况,只有公司能够出具证明你属于“私盖”公章的证据,你的那个证明才是无效的,如果公司没有证据证明你的私盖行为,那么那个证明就有效

㈦ 我先写证明再到经纪公司盖公章的法律效力

应该有法律效力,证明你已经付款了。但要看该经纪公司是否是合法成立的中介机构,公章是否到公安部门备案。最好有经纪公司有关人员的签字证明。

㈧ 大队出的证明用用的签字盖了公章这属于违法吗

这个属于集体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肯定必须盖公章来起效。并且这个证明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不能随意和未经证实的事情。所以这个是不违法的。

热点内容
邓建国律师 发布:2025-10-02 04:14:28 浏览:720
12号的社会与法节目表 发布:2025-10-02 04:09:39 浏览:318
金庸x道德 发布:2025-10-02 04:07:37 浏览:920
江津区老法院 发布:2025-10-02 04:06:56 浏览:744
张家店法院 发布:2025-10-02 03:44:42 浏览:561
2016拖挂房车上路法规 发布:2025-10-02 03:41:08 浏览:373
融资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02 03:41:07 浏览:468
法官的群众工作是法宝的演讲稿 发布:2025-10-02 03:39:29 浏览:809
自动离职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2 03:35:11 浏览:881
2013司法考试卷二答案解析 发布:2025-10-02 03:30:25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