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提供证据的法律责任
Ⅰ 民事诉讼中被告无任何证据证人法院怎么判
老实说,感觉你说的不是很具体,你说的“一审中,法院没有给出什么说法”是什么意思?我估计,你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仅代表我的一种猜测,仅作参考。一审中,你是作为原告的,提出了一些诉讼请求,然后,在原告举证充分,被告不能驳倒你的诉讼请求确实,也就是原告充分履行了己方的举证责任,而被告没有履行举证责任的情况下,按理说,这种情况,法院应该是判决原告胜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应该至少部分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法院却没有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于是你又提出上诉,是这样的吗?如果是的,那这种情况的应该做如下解析:
二审应该是会在较原审法院高一级的法院进行,无论是书面审还是开庭审,总之都不是在原法院审了,可能就不会出现你说的偏袒了,并且,二审的期限也是有规定的,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是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之内审结,作出判决,二审被告如果依然在举证上毫无建树,也就是没有履行己方的证明责任,则根据法律应该是会判决被告败诉,原告的诉讼请求至少部分得到法院的支持,这就是终审的结果了。法理情况基本就是这样的,如果二审法院,依然偏袒被告,法院是有明显的程序或是实体违法现象,你还可以提起再审,到这里应该是针对法院的最后一道救济程序了,建议你,如果一切都如你所说,显然法院在偏袒被告,二审结果出来之后,你马上找律师,这个时候可能自辩就有点吃力了,建议请专业人士,以充分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以上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回答完毕
Ⅱ 民事诉讼案件中知道真相的有关人员拒绝提供证据应负什么责任
证人只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没有不出庭作证要承担责任的说法。同时,证人证言本身证明力就不如书证,你要尽量寻找书证达到你所要证明的目的。
Ⅲ 举不出证据的当事人承担什么样法律后果
举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Ⅳ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需负什么法律责任,怎举证怎起诉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轻则罚款,重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方当事人专可以对其证据属进行质证,提供反证,反驳其证据。并可告知法律,对方的伪证行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对其进行罚款或者拘留。
Ⅳ 民事诉讼原告无法提供证据要求被告提供证据合理吗
您好,如果是原告证明责任之内的,那么要求被告提供证据是不合理的,法律也不会支持。回
我国《民答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将“谁主张,谁举证”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标准。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如果原告进行相应的主张,但是无法证明的,则要承担不利的后果,这种证明责任是不会转移的,被告不需要承担。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Ⅵ 有证据的相关人员不提供证据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负有举证责任一方无法提供证据,需要承担不利的情况
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请律师去调取
对方有证据证明有该证据存在的,则由法庭推定。
Ⅶ 有证据的当事人拒绝提交,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有证据的相关人员不提供证据需要承担不利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 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7)无法提供证据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有证据的当事人拒绝提交,涉嫌举证妨碍,举证妨碍又称证明妨碍、证明受阻,对其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举证妨碍是指诉讼当事人以某种原由拒绝提出或由于自己的原因不能提出证据的行为后果 。
从狭义上讲,举证妨碍是指不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使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不可能提出证据,使待证事实无证据可资证明,形成待证事实存否不明的状态,故而在事实认定上,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的事实主张,作出对该人有利的调整 。
(1)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事实已被证据证明,即一方当事人仅仅指责对方当事人持有某个证据而拒不提供证据是不够的,这一指责必须得到证明;
(2)只有在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的条件下,法官才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3)法官推定的内容是确定的,即对方当事人主张的该证据上载有的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内容。
Ⅷ 之前没有提供证据,庭审时提供的证据是否同样具有法律效应
不一定。过了举证时限通常不能再提交 但是受证据对实体问题的证明力 以及证据是专否是新发现的证据属等等因素影响。如果是故意隐藏证据 搞证据突袭 而对方有证据证明的 也许法庭也不会采纳。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 只是现实中的庭审不太规范 每个法官对这种情况的认识也不一样 这东西受太多因素的影响了...(你说的不太清楚 只能这么回答了)
Ⅸ 劳动仲裁无法提供证据,要负什么不利后果
不利后果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对当事人的陈述全部或部分不予采信。
2、对当事人的主张全部或部分不予采信。
根据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导致事实真伪不明时,对当事人的主张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Ⅹ 劳动仲裁无法提供证据,要负什么不利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一般来讲,劳动仲裁无法提供证据,主要需要承担因举证不能造成的败诉风险加大的后果(也就是说输的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