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古代按手印法律效力

古代按手印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2-14 17:57:01

㈠ 按手印有法律效力

有的。借条按手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的借条都要有签名和手印,因版为世界上权存在很多相同名字的人,而手印是唯一的,所以,借条签名加按手印更加保险一点。

签名、盖章、按手印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笔之前应该谨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况,应该保存证据。同时,应看清楚合同协议的内容,切不可因为碍于情面而随便签字、盖章、按手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拓展资料

司法实践中,最为慎重的选择就是签名与按手印的结合,签名是个人自然的书写流露,是个人真实意思的体现,可也有行为人事后不认可他人代签的情况,而按手印虽不易识别,但其确定身份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一举定纷争。

㈡ 按手印有什么用

《民法典》第490条和第条有个规定,在合同上按指印,和签字、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这是一个新规定,也是一大立法亮点。既是对司法实践证据认定规则的立法认可,更是对古老民间习惯的立法认同。

按照《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也就是说,书面合同只需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即告成立。但针对民间古老的习惯法传统和迫切的现实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五条规定,订立合同,应当签字或盖章,如果用摁手印的方式替代签字、盖章,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为什么要认可在合同上按手印的法律效力?因为古代百姓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会签字,也没有什么私章,手印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

这是按手印流行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中,很多事情要郑重其事,除了签字、盖章,很多场合都要求当事人按上手印。比如今天的房地产交易中,在自己名字、交易金额、违约金约定等核心条款中,都要求当事人按手印;至于男女双方自我约定的婚姻条款,家庭的分家析产合同,更需要当事人签字、按手印。

这样看起来很琐屑,过于谨慎,但却避免了可能的风险和成本。房价暴涨期间,老公以自己名义卖掉房子,不到半年,房价蹭蹭上涨,老公老婆一嘀咕,于是,当妻子的出面了,状告丈夫无权处分,自己没同意,丈夫就单方面处分了夫妻共有的财产。为什么会有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签名?对不起,是老公盗用身份证,代签姓名,不算数,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房改以来,特别是房屋私有化、市场化以来,这样的官司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无论是真的不知情,抑或是纯粹的道德投机,对买受人、对法院,甚至对房地产中介,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或负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雷。拖死购房人,累死法官,还牵连上中介人。

所以,无论是买受人,抑或是房地产中介,都开始回归习惯法传统,签押署名盖章后,还得在核心条款、自己姓名下面按上手印。

合同上按手印有什么用?从宏观层面考察,按手印的法律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功能,确证身份,以防假冒。激光扫描时代,签字、印章、指模造假都太容易。但在古代,签字、印章造假较容易,但指模造假难度就太大。所以,根据宋代法律和司法解释,合同都有法定的格式和要求,一旦出现假冒隐蔽欺瞒等情节,所有人都得承担法律责任,而指印就是最重要的身份依据。所以,即便没文化,可以不签字,但必须打模。

宋代经济发达,各类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出现了大量的白日鬼、钻铁虫、飞天蜈蚣,让当事人防不胜防,地方官也无可奈何。《宋史·元绛传》中记载了一个案例,一个寡妇属于中产阶级,家里广有良田,一个姓龙的无赖子弟就诱骗寡妇的儿子赌博还放水债,要求用他家的良田抵押。一夜下来,寡妇家的良田十去七八。寡妇气急了,报官求告。哪知道,无赖子弟不仅拿出了他儿子按手印的合同,合同上居然也有寡妇的签字,还有寡妇的手印!所以,从县里打到府里州里,手印是真的,寡妇只能一直输。后来元绛来了,寡妇又敲响了登闻鼓,击鼓喊冤。元绛拿着这合同,左看右看,终于发现了问题;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合同是先打了指模,再写的文字。换句话说,是无赖子弟把寡妇以前签署合同的手印切下来,粘附在伪造的合同上。喊来无赖子弟一问:为什么先打模,后写合同?无赖子弟当场认罪伏法。

第二个功能,手印代表了人身信用,可以有效防范无权处分。古人订立重要合同,卖房卖地,包括法律允许的特定的买卖,买受人都会依照习惯要求出卖人一方的成年家属全部打指模,防范其未来以共有权人或近亲属不知情、不同意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比如南宋绍兴十年朝廷就通过法令、敕令形式,要求合同必须亲自签押或打模,否则合同无效。也就是说,代书合同没问题,但签押打模必须是本人行为,不得代理,以防各种情弊。

第三个功能,作为诉讼证据,以防欺诈。指模作为生物识别信息,很难隐匿、涂抹。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从唐代开始,江浙一带经济发达,人心求富,于是出现了一些防不胜防的合同诈骗手段。有些代书人的招文袋里藏着一件宝贝:乌贼的墨汁。写出来的合同,白纸黑字,油光闪亮,表面上看没问题,但过上几年,纸还在,字没了。这时候,手印就成为唯一的有效证据——没有合同关系,你在空白纸上按手印肯定不是行为艺术,那又是什么意思?这不仅有利于辨别合同真伪,还有利于分配举证责任,最大程度减轻合同风险。

㈢ 一直搞不明白,古代人立约落款也要按手印。有了这个指纹才可以作为一件重要物证,难道当时就已经有了指纹

首先,古代确实没有DNA技术,但是从指纹的外形上看,俩个人的指纹有着本质的区别。你可以和版你家人做一个权试验,其实用肉眼就能看出来指纹存在着不同。那时候不存在着概率的观念,直到现代根据DNA统计过指纹相同概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古代时候一个镇也没有几百家,基本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所以他们给出的答案就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指纹都不同。所以才有签字画押一说。还有你可能从电视剧中看过模仿别人签字,但是你可以和家人实践一下,学签名字你至少得练几万次才能像,更别说写百字信达到一模一样,很难的。所以指纹才是最有效的,直到现代,也一直用指纹,甚至有时候不必要那电子工具来测指纹,用肉眼就能分辨出来

㈣ 手写的协议双方都按了手印,有法律效益吗

协议本身具有法律效力,与是否手写无关。

书面协议(合同)在不内违反法律强容制性规定的情况下,经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签字、捺印确认后即成立、发生法律效力,不论是手写还是打印的。如果合同约定的生效的条件、时间,按照约定。

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文件上签字、按手印等行为只是对合同内容的确认形式,并不是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要件。根据《合同法》的原则精神,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订立的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不违反法律、法规,就是有效的。

(4)古代按手印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㈤ 签字画押按手印自古以来都有古时候的按手印有何作用

自古就有,作用当然是“防伪”。防什么伪?当然不是钞票,而是“防人伪”,是用来验证人类身份的,原因自然是每个人的手印都不同。手印,也就是指纹,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这一点我们现代人是人人皆知的。可能人们的疑问是在于“古人是怎么知道指纹不同的?”难道古人搜集了千儿八百个人来验证过?这一点我们不知道,因为在史书中对此没有记载,个人觉得应该是经验。

实际上在现代按手印也是这个原因,而且按手印远远要比签字来得更有效,更能防伪。字迹在现代想要作伪,虽然很难,但并不是办不到,但是手印就没有办法作伪了。

㈥ 按了手印的纸条代表什么有法律效应吗

有效 建议你去公司问问你签的什么
如果答案对您有帮助,盼采纳为最佳答案。

㈦ 按手印后具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合同、收据、借条等各种契约上,按手印,与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能直接导致相关文书发生法律效力。我建议,最好能签字和按手印同时使用。

㈧ 古代没有可以指纹识别的设备,那么为何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这个题目中其实是出现了一种误解:识别指纹一定需要专业的设备?并不是这样,如今现代的设备都是依据人眼所观察下来的,总结下来而制造的,而按手印画押则是可以通过指纹指认其人。

还有一点就是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古代只是摁一个手指印,其实不然,一般的话,是需要整只手,更有更有甚者,连脚印也需要保存,可见画押的奇妙之处。

㈨ 协议书签名按了手印就具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按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由此可知,在欠条上按手印与签名是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

债务人如果不承认,只要进行指纹鉴定即可。 但签字、盖章、手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欠条不需要明确一定要按手印。只要把欠款的原因、款数写清楚,欠款人签字,手写的欠条就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名称须真实、一致;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包装方式要具体、明确;注意验收方法、程序和时间;履行方式约定具体,比如交货方式、结算方式;履行期限须确定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合同履行地也需要明确;违约责任要量化为违约金或确定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以及约定具体的争议解决办法。

(9)古代按手印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热点内容
最新劳动法细则 发布:2025-09-30 19:43:38 浏览:81
雷州法治 发布:2025-09-30 19:37:51 浏览:829
海口法院法官 发布:2025-09-30 19:30:24 浏览:85
杭州市环境噪音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30 19:28:53 浏览:67
自以为很道德 发布:2025-09-30 19:19:27 浏览:440
旺苍县治城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30 19:17:07 浏览:808
二对会计法律责任的剖析 发布:2025-09-30 19:16:56 浏览:39
2017民法考点 发布:2025-09-30 19:01:05 浏览:79
抄劳动法 发布:2025-09-30 18:52:22 浏览:486
恋爱自由婚姻法 发布:2025-09-30 18:40:26 浏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