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投诉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投诉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16 18:31:42

Ⅰ 错告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错告控告人或者检举人对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所专作的不符合事实的错误的控告属或者检举。错告表现为控告人或者检举人没有陷害他人的主观故意,也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仅由于控告人或者检举人对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了解不实或者有片面性而造成。
司法机关对于错告,必须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诬告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而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的行为。诬告应该负法律责任,错告不负法律责任。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或者检举,经过审查后,认为是错告的,可以要求控告人或者检举人提供新的材料或者作新的说明,不能提供新的材料或者作新的说明的,或者新的材料、新的说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司法机关不予立案。

Ⅱ 举报如果不实!举报人有什么惩罚:

1、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伪造证据,不会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负法律责任的问题。

2、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只要不是有意诬告,举报的人事错误或者不准确,会被告知举报人举报错误或不准确,不会有处罚。

3、根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七十二条 经查证举报失实,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被举报人提出澄清要求或者虽未提出澄清要求,但该院认为有必要予以澄清的,在征求被举报人同意后,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由侦查部门以适当方式澄清事实:

(一)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二)因举报失实影响被举报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的。

(2)投诉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不实举报的人处理方法:

1、首先需要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

2、如果主观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陷陷害罪,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不实举报人的刑事责任;

3、如果不实举报人是因证据不足或者无主观故意,只是行驶了公民监督权力但由于失察举报失实,需另当别论,一般做批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Ⅲ 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可以向什么部门投诉

如果提供的证据在审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对一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了损害,涉嫌构成“伪证罪”

Ⅳ 如果举报不实,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1、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专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属,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Ⅳ 我作为举报人会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吗

1、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Ⅵ 胡乱举报的人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后果轻的话构成民事上的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你可以要求赔礼道歉。后果严重的话构成刑事犯罪,诽谤罪,你可以要求其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Ⅶ 不真实的匿名举报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要看主观上是否恶意,如果是恶意的话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若不是主观恶意,只是举报的人事错误或者不准确的话,不会有任何的处罚。

如果是恶意举报,若举报人侵犯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自诉,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如果情节没有严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地步,可以在民事上提起侵权之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7)投诉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

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至于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司法机关查明真相后不会对这些人科处刑罚,但将他们作为侦查的对象,使他们卷入刑事诉讼,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

Ⅷ 恶意举报付法律责任吗

故意捏造事实应负相应法律责任,严重的涉嫌诬告陷害罪。

Ⅸ 打投诉电话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1)如果你投诉的内容属实,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对方会依法解决你投诉的问题;
2)如果你投诉的内容不属实,且给被投诉方带来财物、名誉伤害等,你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因为这是犯了诽谤罪。

热点内容
律师周末上班吗 发布:2025-09-30 13:49:03 浏览:981
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举报 发布:2025-09-30 13:43:14 浏览:754
买卖在耕用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30 13:42:57 浏览:689
法治公安者 发布:2025-09-30 13:42:17 浏览:712
黄山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30 13:33:40 浏览:449
国家森林防火条例 发布:2025-09-30 13:32:44 浏览:595
住建局的装修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30 12:58:45 浏览:841
工人总是拿劳动法压厂家怎办 发布:2025-09-30 12:58:42 浏览:10
律师建议婚姻法 发布:2025-09-30 12:53:50 浏览:906
劳动合同法第24条的解析 发布:2025-09-30 12:49:15 浏览: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