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啥
① 法律能不能随意解释为什么
法律不能随便解释.只有正式解释才是有权解释的主体,有法律效力.一般人是不能解释的,或者说解释了也没有法律效力.法律解释分为以下几种:(一)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单选)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多选)
1.立法解释.广义的立法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
2.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规范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在我国,司法解释又可以分为两种:(多选)一种是审判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这种解释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二种是检察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这种解释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行政解释.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处理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时,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在我国,行政解释分为两种:一是国务院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及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一定要注意)对如何具体应用行政规范所作的解释;二是地方人民政府对如何具体应用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所作的解释.
4.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指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作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任意解释,是指公民、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社会组织或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的解释都是正式解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另一种是学理解释,是指有关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法学著作、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二)按照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语法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和逻辑解释
1.语法解释,指从语法结构和文字字义等方面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如:比如物权法.
2.系统解释,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联系,以及在它所属的法律部门、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比如:合同法中的规范与民法通则中的规范的关系.
3.历史解释,指通过对法律规范制定的历史条件及其与历史上同类法律规范的比较,阐明该法律规范的内容与含义.如:类推与比附.
4.逻辑解释,指运用形式逻辑的规律和方法分析法律规范的内容,阐明其立法精神与含义.
(三)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多选)
1.字面解释,指严格按照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所进行的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2.限制解释,指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作出窄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如:“本公园禁止车辆进入”,这里的车辆排除自行车.
3.扩充解释,指当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狭窄时,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作出较字面含义范围宽泛的解释.
② 刑法的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有权解释也称正式解释和法定解释是指由宪法授权的机关或习惯认可的机关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对宪法条文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这种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就是无权解释。有权解释又称为正式解释或者法定解释,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定权限对有关法律条文的含义作出的能够产生实际法律效果的阐明。可进一步分为立法解释和应用解释,前者是立法机关在法律制定以后根据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执行中的问题作出的解释,而后者是执法机关在应用法律过程中对法律规定的含义作出的解释。
有权解释特征如下:
1、解释主体的特定性,有权解释只能由宪法和法律授权的特定机关作出。有权解释的机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主管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解释的有效性,有权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刑法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③ “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这句子该怎么解释
“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是指在法律上是没有约束力的,通俗一点讲就是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不承认。
④ 法律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区别
司法解释仅指司法机关在法律使用过程中对法律所作出的解释。法律解释回是一个大的概念,法答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 我国的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为核心和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的基本含义是,在法律解释的权限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其目的和任务是对“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以及“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法律规范进行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解决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在三种解释的关系上,立法解释是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基础;在法律解释的效力上,立法解释的效力最高,其他国家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效力低于立法解释。 法解释就属于正式解释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