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证书三种法律效力

公证书三种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5-10-20 00:42:22

⑴ 公证书有哪些法律效力

1、证据效力。

证据效力,是指公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具有证明公证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强制执行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必再经过诉讼程序。

3、国际认可度

在国际上,公证书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在国外也具有法律证明力,是进行国际间民事、经济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书。这是公证证据效力在空间上的延伸。

(1)公证书三种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办理公证书需要的材料

根据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第十八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法人的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2、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3、申请公证的文书;

4、申请公证的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须提交有关财产权利证明;

5、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遗嘱公证需给的材料:

1、继承人的《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

2、委托他人申请的,应提交有效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明或委托公证书;

3、被继承遗产的财产证明;

4、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5、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需提交死亡证明;

6、被继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况证明。

⑵ 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有以下三点法律效力: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

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当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热点内容
我国的立法体制有哪些 发布:2025-10-20 02:46:31 浏览:179
德阳刑事律师 发布:2025-10-20 02:44:27 浏览:108
新劳动法第44条 发布:2025-10-20 02:42:09 浏览:502
安徽省内河管理条例 发布:2025-10-20 02:41:25 浏览:157
法律援助12368 发布:2025-10-20 02:40:49 浏览:971
2016经济法重点章节 发布:2025-10-20 02:39:12 浏览:375
车子被划抓到后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20 02:27:30 浏览:273
道德松懈了 发布:2025-10-20 02:22:39 浏览:495
司法考励志图片 发布:2025-10-20 02:08:08 浏览:510
民事诉讼法法条下载 发布:2025-10-20 02:03:0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