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税法讲座
⑴ 法律宣讲具体内容怎么写
同志们:
这次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县“四五”普法工作,表彰“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五五”普法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为实现我县“166”工作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等一下,**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简要总结全县“四五”普法工作情况,并对新形势下做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县“四五”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我县的“四五”普法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法制宣传教育基本实现了从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过去的五年,是普法教育全面铺开,公民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的五年。五年来,全县重点宣传普及了42部法律法规,组织干部群众学习了《宪法》,《行政许可法》和WTO基本法律知识,全县20.7万名普法对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普法教育。宪法的宣传已实现制度化,每年12月4日前后,我县都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全县公民的宪法意识,在全县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浓厚氛围。 “严打”整治斗争法制宣传月、传染病防治法宣传月和税法宣传月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蓬勃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学校等服务群众面向基层的普法活动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普及活动,主要法律基本知识已被多数干部群众所掌握,广大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严格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决策依法、遇事找法、办事按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蔚然成风。
(二)过去的五年,是法律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明显提高的五年。根据“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对象,我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学生、农村基层干部、进城务工人员法制教育的意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明确了学法的主要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措施、检查考核等,初步搭建了几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教育平台。各级党组织建立并坚持了中心组学法制度,县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实行了干部“任前考法”制度,全县有近800名副科以上干部连续5年集中考法;制定并落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公职人员法制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县二百多名村书记、主任参加了全省统一组织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考试;先后举办了10多期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的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培训班;全县中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基本做到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通过学习培训、考试考核,提高了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水平。
(三)过去的五年,是依法治理工作纵深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明显加快的五年。我县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制定,抓好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依法治县水平明显提高。各部门、各单位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切入点,依法建章立制,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依法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以依法行政工作为重点,结合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努力抓好“10+1”体系,特别是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了部门(行业)法制建设。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抓手,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县现有1个省级、3个市级、29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县各行各业、各个层面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有力推进了依法治县的进程。
(四)过去的五年,是普法依法治理成果丰硕,社会法治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法制宣传教育紧扣石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新农村建设、10+1体系建设、招商兴工、争资争项、和谐平安创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围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围绕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转制、涉法涉诉上访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推动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工作中,特色多、经验多、亮点多。如2001年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的农村法制教育;2002年的“十村百户千人”学法用法活动;2003年防治非典大型“普法超市”和全县公职人员法律知识竞赛活动;2004年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和自行组织力量编写《农村实用法律知识简明读本》一书,向农民朋友赠送近万本,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都产生较大反响,有力服务了石城经济社会的发展。
⑵ 税法知识
税法的知识,方面太广了,你也没有讲清楚,自已到国家税务总回局去找你想要的相关知识答吧
http://www.chinatax.gov.cn/flow.htm
⑶ 如何学习税法方面的知识
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疯狂做题阶段、实战模拟阶段,而基础学习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应该完成教材的预习、教材的精读、基础班网络课程的学习、章节配套习题的练习。
第一部分主要讲解了税法的基础知识。对于研修《税法》的学生来讲,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准确理解税收法律条文的基础,没有这部分内容的铺垫,学生不但对我国税法缺乏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对许多税法内容难以理解和记忆。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决不可忽视。也正因为此,历届考试题都会涉及这部分内容。2004年4月份的考题中,30分的单项选择题中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占6分;在10分的多项选择题中也占6分;在12分的简答题中占4分;而12分的论述题就出在这部分。2004年7月份的考题中,40分的单项选择体中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有4分;10分的多项选择题中有4分,而15分的简答题中有10分。
《税法》的第二部分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法律制度,包括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等税收法律制度。从政府组织税收收入的角度讲,这些税种的重点安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第二个重点层次是营业税和消费税;第三个重点层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从课程讲授和考题分之排列看,其重点章节的层次安排与此基本相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不但必然出现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而且,间或会出现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并且占的分值很大。消费税和营业税在选择题中多有涉及,间或案例分析题也会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尤其是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和退税问题)和个人所得税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这两个税种主要在计算题中出现。
第三部分介绍了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行政法制和税务代理的主要内容,其中税收征收管理法是重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通过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通过与具体税种结合在案例分析题中考查。
⑷ 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税法知识,谈谈你对税法基本原则的认识.
基本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是核心,2税法公平原则根据纳税人负担能力分配3.税法效内率容原则即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4.实质课税原则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的人们行为不得适用新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和旧法对同一事项由不同规定是,新发的效力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一是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力,而是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剧本一定的溯及力;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由于税收实体法。
⑸ 举行一次税法专题讲座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明白税法的重要性,理解财务人员。
⑹ 《税法》课程讲什么内容
《税法》是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财经和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版。本课程以税法权和税收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税法总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辅助税法和程序税法等五部分内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税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现行有效的具体税收法律制度,培养依法诚实纳税的意识,推进依法治税的法治化进程。
⑺ 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税法知识,谈谈你对税法基本原则的认识。
基本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是核心,2税法公平原则根据纳税人负担能力分配3.税法效率原内则容即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4.实质课税原则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的人们行为不得适用新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和旧法对
同一事项由不同规定是,新发的效力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实
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一是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力,而是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剧本一定的溯及力;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由于税收实体法。
⑻ 如何快速了解学习最新税法知识
上中华财会网
⑼ 关于税法的一些知识点求解!
(1)运杂费中的运费和建设基金的7%可以作为进项(200*7%=14),装卸费和保险费不可以
借:原材料 1023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
贷:银行存款 11950
(2) 借:管理费用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贷:银行存款 2340
(3)借:固定资产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贷:银行存款 5850
(4)借:银行存款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
借:财务费用 7500
贷:银行存款 7500
(5) 借:银行存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340
(6) 借:在建工程 117000
贷: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0
(7) 借:应收账款 236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库存现金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代垫的运费算作价外费用,也要缴纳增值税
⑽ 税法一》知识点: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税法与刑法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税法与刑法在调整对象上有衔接和交叉,刑法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规定,就其内容来看是直接涉及税收的,相关的内容在税法中也有所规范。
第二,对税收犯罪的刑罚,在体系和内容上虽然可以认为是构成税法的一部分,但在其解释和执行上,主要还是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税收犯罪的司法调查程序同刑事犯罪的司法调查程序是一致的。
第四,税法与刑法都具备明显的强制性,并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刑法是实现税法强制性最有力的保证。
虽然税法与刑法联系密切,然而区别也是明显的:
第一,从调整对象来看,刑法是通过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罪犯的惩罚来实现打击犯罪的目的;而税法是调整税收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第二,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刑法属于禁止性法规。
第三,就法律责任的承担形式来说,对税收法律责任的追究形式是多重的,而对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只能采用自由刑与财产刑的刑罚形式。
税法与刑法对避税或偷税的量刑有冲突地方吗?
1.刑法和税法是两种不同的部门法,刑法规定的是刑事处罚,税法是经济法部门的行政性质的处罚。刑事处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无期罚金没收财产等等,税法的处罚往往是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吊销执照等等。
2.税法处罚往往轻于刑法。违反税法并不等于触犯了刑法。
3.如果同一行为即违反了税法又违反了刑法,如在罚金和罚款,拘留和判刑之间有重合的话,根据一事不两罚的原则,适用重的即适用刑罚就可以了。
所以说两者是不同的部门法,无法说是“有冲突”这个概念,只能用到“是否有竞合”这个概念。因为立法的时候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做到无冲突。所以既然这个立法能够通过,主观上立法部门是不想他们有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