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法律知识读本节选
1.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的图书目录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什么是公民?
2.什么是权利与义务?
3.什么是公民的基碎:权利?
4.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5.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方面?
6.什么是平等权?
7.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具有哪些基本权利?
8.什么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9.什么是言论自由?
10.什么是出版自由?
11.什么是结社自由?
12.什么是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3.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
14.什么是人身自由?
1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含义是什么?
16.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含义是什么?
17.住宅不受侵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哪些权利?
20.公民财产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1.劳动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2.休息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物质帮助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4.公民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哪些权利?
25.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6.文化权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7.公民具有的监督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8.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是什么?
29.控告、检举权的含义是什么?
30.申诉权的含义是什么?
31.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32.为什么公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是首要义务?
33.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4.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5.公民遵纪守法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36.保守国家秘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7.爱护公共财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8.遵守劳动纪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9.遵守公共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0.尊重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1.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42.维护祖国安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3.维护祖国荣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4.维护祖国利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5.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4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二、婚姻家庭
三、未成年人保护
四、房屋买卖
五、房屋租赁
六、物业管理
七、交通安全
八、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九、民事官司
十、信访
2. 求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电子书下载地址
放到保鲜冰箱里,呵呵~~~
我认为不管能维持多长时间,结果还是不会版改变的,因为人是权会长大,成熟的自然就会改变了
相互的包容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惊喜我觉得也可以考虑,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惊喜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一下,比如小纸条留言,小短信,上班偶尔的电话,周末研究的一道新菜等等啦~~~
3. 《法律知识读本》读后感好题目
就个人而言,《法律的概念》有精读的必要性,,原因大致如下:研习法理学绕不过的几本专经典书,赫然就属有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分析论证对于我们法学研究的重要性在日渐显现。无论是语义正式,还是逻辑论证,都有纯化某些粗糙的理论的作用,此其二也;除了以上客观因素,个人口味的转换也驱使着我把目光从当初《为权利而斗争》投向了一些理性冷静而不乏睿智的文学。
4.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的图书信息
书 名: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
定价: 20.00 元
5. 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的心得体会
没读,没体会。
6.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的介绍
本书介绍了社区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法律知识,希望通过将法律条版文的具体规定融入到权社区事项中进行介绍的这种方式,使您能拓宽对于社区工作、生活所涉及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增强自身法律意识。限于篇幅,本书只能对社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事项进行介绍。
7. "六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有哪些
判断题:
对对错对错对错错对错
简答题:
1、走工业强省之路为什么要以巩固专农业基础地位作为属重要条件?
答:《“五六普法”干部法律知道读本》第6页。
2、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能;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予以协调、解决。
案例分析题:
1、答:是S乡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答“王母和王某的儿子。
3、答:可以追偿
答:向潭某追偿
答:根据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8. 哪有适合四年级小学生阅读的法律知识读本
很多书店里有的,你去看一下,图文并茂的可能没有,去的是大书店,那里宪法刑法什么之类的都有很多,找找就好
9. 中学生法律读本读后感500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进行了调查,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 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如建国以来,绍兴县第一起绑票案作案者陈铁江(当时17岁),因经常逃学,与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赌博和玩游戏机,为弄钱以绑票索要钱物2万余元,并将9岁男孩杀死,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绍兴前几年也有结帮搞派团伙作案的,如“东街帮”、“城南帮”等。
(二)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10. 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的介绍
《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是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本版书编写组。该书分为法律基权础知识、青少年权益保护、青少年违法犯罪与预防这三篇,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我国的基本法律、家庭生活权益保护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