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我国法律没有有限连带责任

我国法律没有有限连带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18 13:55:42

『壹』 交通肇事车辆的靠挂单位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什么法律依据

你的意思是车辆挂靠在此单位,还是拥有车辆的单位又挂靠在此单位名下。如版果是前者,权没有什么连带赔偿的说法,直接起诉肇事司机和单位要求民事赔偿,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还要追究肇事司机的刑事责任。若果是后者,两个单位当然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我想这是法律为保护受害者得利益所作的规定,因为个人的经济能力远远要小于一个经济单位的能力,法律要求单位负赔偿责任,是为了能够更大限度的维护受害者得利益。

『贰』 有限公司和法人代表是否有连带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对公司是没有连带的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内人从事民事活动。成容为法人代表后,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法人承担。
但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由自己承担,法人代表行使代表权违法法律法规存在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叁』 公司法第十五条中的不得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如何理解

新公司法第十五条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本条法规是关于公司对外投资责任限制的规定。

1、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这是因为公司是法人,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能够自行承担责任。运用自己的财产进行投资是公司发展的正常要求,法律是允许的。

2、按照这一条规定,公司不仅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也可以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投资。一般来说,公司对外投资只能承担有限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3、综上而诉,根据我国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现在除了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外,其他的公司都是可以成为无限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的。

例子:根据我国公司法,甲公司不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个普通合伙,但是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甲公司是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个普通合伙。这时由于合伙企业法属于法,符合公司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所以按照合伙企业法处理,该合伙是能够有效成立并运转的。

(3)我国法律没有有限连带责任扩展阅读:

新〈公司法〉第15条规范的是“出资人”而非“担保人”或“保证人”

从文义来看,〈公司法〉第15条是规范的“出资人”意义上的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而非“担保人”或“保证人”意义上的对外担保行为。

因此,立法的本意在于原则禁止公司担任承担无限责任的出资人(如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两合公司中的无限责任股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可例外。新〈公司法〉并未明文禁止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根据“法无禁止尽自由”的私法自治精神,公司当然可以为其子公司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

因此,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只能作出资行为意义上的限定解释,而不能作扩大到担保行为的扩大化解释。如果对公司法第15条作扩大化解释,就会得出违背公司法理的结论:公司合并其他公司时,不能对被合并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肆』 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注册资金没有交齐,公司碰到债务了,股东要承担连带责任有懂法律的回答一下

此种情况股东对外是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对内在其应出资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伍』 一人或者多人成立的幼儿园(民办非企业(法人))是承担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连带责任法律依据是什么

关键看你向工商申请营业执照时的申请项目。如果是(民办非企业(法人)),一般承担无限责任。你可以到教育主管部门咨询,是否会批准有限责任公司办幼儿园。

『陆』 请问法律规定的连带清偿责任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赔偿到底该问谁要

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赔偿根据法庭判决向被告索要。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66条第二款规定了两者应承担的连带责任。约定连带责任的承担不一定要求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仅以事先约定为准。如保证人为被保证人就主合同提供担保,保证人主观上并无过错,只是基于保证合同中的约定而承担连带责任。‍

(6)我国法律没有有限连带责任扩展阅读:

连带清偿责任是指保证人为债务提供连带的保证责任,当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偿还,而不需要先执行债务人的财产。

《担保法》

第十六条保证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证;

(二)连带责任保证。

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柒』 一些法律连带责任的咨询

我感来觉有2个突破口
1、案子已经过自去了十多年,按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申请执行的期限也应该已经过了,为什么会在10多年后,执行冻结呢,可以此理由提出异议。
2、执行冻结,一般都是冻结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作为您母亲的退休金,是不应该作为首要的执行事项。
3、房子只要是你的名字,不会被执行的,应为所有权人是你,这个不要担心。

『捌』 法律中的连带责任,还有有明确定义连带责任的吗有没有法律条例可以确定其定义

法律对于连带责任,确实有明确的规定,连带责任不分执行顺序,债权人既可以向主债务人追偿,也可以向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人向债权人清偿完以后,超过自己承担部分可向主债务人追索。

『玖』 民事赔偿附带连带责任和主要责任在法律上和执行过程中是怎么区别的

一、有一点我不太清楚就是你说以前负责这个案子的法官不在负责此案的缘由,如果是当事内人提起上诉,二容审程序是不能由原审法官继续审理的,如果一审程序没有结束那么没有特殊原因中途也不应当更换法官。如真像你所述,第二任法官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所做的更改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二、法院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额时候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4条和《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4条,均规定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之前,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如果没有通知可能造成程序违法。
三、如果这笔前确属你家所有,法院在履行执行通知的前提下是有权了扣划这笔钱的,村委会也有义务协助。
四、胜算有多大是没有哪个律师会肯定的给你做出答复的,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来分析,只凭借在网上的只言片语很难定夺。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关于员工生病的规定 发布:2025-09-30 04:33:08 浏览:254
跨专业保研法学 发布:2025-09-30 04:31:35 浏览:444
2017劳动法产假工资发放 发布:2025-09-30 04:25:11 浏览:103
政府购买服务受劳动法 发布:2025-09-30 04:19:20 浏览:842
劳动法从哪年开始的 发布:2025-09-30 04:08:31 浏览:591
找东城律师 发布:2025-09-30 03:59:44 浏览:919
村委会盖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30 03:59:42 浏览:193
法律硕士哪国好 发布:2025-09-30 03:54:55 浏览:939
司法失灵 发布:2025-09-30 03:35:57 浏览:625
法律硕士法学教材备考书籍 发布:2025-09-30 03:34:33 浏览: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