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责任解除的法律规定

担保责任解除的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2-20 23:22:03

㈠ 保证人在担保期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解除担保责任

按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5种情形。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又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者承担担保责任的条件又有所区别。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借条上担保责任的解除:按欠条约定的时间。超过时间责任解除。
担保法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㈡ 申请人提供财产保全的担保,当判决生效后,担保解除的法律依据!

法院抄作出生效判决或者申请人申袭请解除保全时,可解除对担保物的查封。
财产保全的担保财产是为了保障被保全人的财产安全而要求申请人提供的,其目的在于避免申请人肆意申请保全,损害被担保人的财产利益,如因保全行为造成被保全人经济损失,被保全人可要求申请人赔偿其经济损失。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经明确,如申请人胜诉可要求解除对担保财产解除查封;如申请人败诉,在赔偿因保全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后,可申请解除对担保财产的查封。申请人也可以申请解除财产保全,同时解除对担保财产的查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㈢ 如何取消担保人的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在借款人还清贷款以后,贷款担保人就不存在担保责任了。贷版款担保人想要解除权担保的话,则要看担保人和借钱方以及贷款机构在签订贷款合同时的相关规定。通常来说,在合同规定的担保期间,担保人和借钱方的连带关系都是存在的,若是贷款合同上担保规定的担保期限到期,那么担保关系在到期后就自动解除。另外,在执行担保的历程中,需要是借贷和担保三方共同约定解除担保,才能在担保执行的历程中解除担保关系。

㈣ 担保法解释第十条规定:主合同解除后,担保法对债务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承担保证责任。 这是为什么呀

主合同解除担保人是否抄承担责任
合同无效后的法律责任与合同被解除后的法律责任不同。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合同部分,不再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的性质采取恢复原状等补救措施,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因此,合同解除不影响合同当事人承担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合同解除后,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范围,应当以债务人承担的责任为前提,并以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为限。主合同尚未开始履行就解除的,担保债权没有发生,担保人免除担保责任。主合同是因债权人的责任而解除的,债务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也不承担担保责任。

㈤ 申请人提供财产保全的担保,当判决生效后,担保解除的法律依据

法院作出生效判决或者申请人申请解除保全时,可解除对担保物的查封。专
财产保全的担保财产是为了属保障被保全人的财产安全而要求申请人提供的,其目的在于避免申请人肆意申请保全,损害被担保人的财产利益,如因保全行为造成被保全人经济损失,被保全人可要求申请人赔偿其经济损失。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经明确,如申请人胜诉可要求解除对担保财产解除查封;如申请人败诉,在赔偿因保全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后,可申请解除对担保财产的查封。申请人也可以申请解除财产保全,同时解除对担保财产的查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保证责任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保证人无效保证的法律责任,除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外,还要依保证无效的成因、保证人主体的不同等因素区别不同情况。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法》对因主合同无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后保证人的责任却没有具体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1条的规定:“被担保的经济合同确认无效后,如果被保证人应当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的,除有特殊约定外,保证人仍应承担连带责任。”但该条规定强调的是保证人的责任完全依附于被保证人的过错。如果被保证人因无效合同的过错应当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的,无论保证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该条规定无视保证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根据债务人对无效合同的过错而承担连带责任,对保证人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设立保证制度的法律目的,更没有将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区别开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20条:“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也无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但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主合同无效而仍然为之提供保证的,主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保证人与被保证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保证人在明知主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仍然提供保证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似乎是确定无疑的;但问题在于: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经济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在无效合同确认前,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前道合同无效,似乎对保证人要求过严。因为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在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在保证人。因而,以保证人对合同效力的判断是否提供保证来确定保证人的赔偿责任,实际是忽略了主合同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因为导致无效合同的责任在主合同的当事人。
笔者认为,对因主合同无效而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应根据其过错分别不同情况:如果主合同无效的责任在于债权人,保证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主合同无效的责任在债务人或双方都有责任,视保证人的过错而定。若保证人有过错的则应承担赔偿责任;若保证人无过错,则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1、法人分支机构依法设立,并经法人同意或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2、法人分支机构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视为法人授权,可以在《营业执照》登记的财产范围内提供保证。
3、法人的分支机构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也没有法人书面授权的,不得提供保证;提供保证的,保证无效。
4、法人的分支机构超越法人的授权范围或《营业执照》登记的财产范围的,超过的部分为无效保证。
法人的分支机构在有效保证的情况下,首先以自己管理的财产承担保证责任,不足的部分由法人承担;而在无效保证的情况下,根据其过错的大小,首先以自己管理的财产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不足以清偿的,由法人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法人内部的职能部门,无论是否经法人同意或书面授权,都不得为保证人。因为法人的内部职能部门是法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设立的内部管理机构。在民事活动中,既无民事权利能力,也无民事行为能力,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对外进行民事活动,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保证。因此,法人的内部职能部门为他人保证的,是无效保证,应根据其过错责任的大小,由法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证合同无效的保证人无法律上的民事责任。
保证合同的无效,除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而无效等因素外,在保证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所作的保证,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9条:“主合同债权人一方或双方当事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恶意串通,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不承担责任”。这与《担保法》第30条的规定是一致的。保证是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约定,为债务人承担代为履行或赔偿责任,完全出于保证人的自愿,是保证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债权人欺诈、胁迫保证人,或与债务人串通骗取保证人的保证,完全违背了保证人的真实意思,是一种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而导致法律行为无效的过错完全在于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对此显无过错。根据无效保证中的无过错则无责任的原则,保证人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热点内容
中级经济法txt 发布:2025-09-29 20:21:54 浏览:737
民法中的交易 发布:2025-09-29 20:20:25 浏览:479
法院判好了 发布:2025-09-29 20:09:23 浏览:871
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利大于弊 发布:2025-09-29 19:57:28 浏览:171
法院会计待遇 发布:2025-09-29 19:54:41 浏览:88
法律硕士英语分数线 发布:2025-09-29 19:41:41 浏览:388
安泰司法 发布:2025-09-29 19:36:29 浏览:237
药品法律法规考试题 发布:2025-09-29 19:36:23 浏览:144
2016cpa经济法目录 发布:2025-09-29 19:35:33 浏览:56
聊城免费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29 19:34:04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