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电子章有法律效力
① 电子印章是否合法
当然是合法的。只不过电子签章的使用目前在法律上有一定限制。
具体如下:
一、以下情形专不适用电子印章:
1、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2、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
3、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二、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因而,我们在了解法律之后发现,只有在一些特定领域,电子签章受到一定限制以外,其余电子签章的属法律效能基本与实体签章一致。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如果您有进一步了解电子签章的想法,不如上微签官网具体了解一下电子签章的运作以及特殊功能。
② 关于银行受理章的法律效力
银行柜面使用的章一般有两种,业务章和转讫章。你说的受理章应该是业务章,它仅仅表示他专们收到这属张票,比如支票,他们收下了,但是否能收到钱是要看对方银行对这张票的复审,所以一般盖业务章,如果票有问题就可以出“退票理由书”。如果是本行内部的票据转划盖的都是转讫章,表示业务的操作完成。
人行有规定,在交换中的票据都必须盖业务章。
③ 电子印章有法律效力吗
电子印章作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技术产品,已经进入到大家的生活中。我国《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那么,究竟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是通过那些技术来保障的呢?下面就以我平台为例大体说一下:
一、实名认证
相关法条:《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实现手法:
根据法律规定,电子印章必须由签名人专有,而且在签署时由签名人本人控制,一旦电子印章和签署之后的文件被改动之后会被立刻发现,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
二、保证合同内容真实性
相关法条:《电子签名法》第五条、第六条。
实现手法:
只有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而且可以随时调取、查看,并且能够保证合同的格式以及内容在生成、发送和接收时候都相同的电子合同,才能够满足法律的规定。通俗点说,就是要保证合同内容不被篡改。
三、国家机构时间戳
相关法条:《电子签名法》第六条。
实现手法:
由于合同文件的生效时间是其法律效力的重要保障,所以对于电子合同与电子印章,也必须保证他们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
四、第三方认证
相关法条:《电子签名法》第十六条。
实现手法:
部分企业或个人会错误的以为,电子印章就是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呈现出来的印章方式,所以会自己制作电子版的印章和签名。殊不知这只是一种视觉上的表达效果,而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电子印章。
我平台电子印章,是作为签署方以外的第三方存在的平台,同时满足法律规定的多种规定,为当事人提供强大的电子认证服务,更好地保障了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
④ 银行金融机构使用电子印章靠谱吗
电子印章是电子签名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其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有明确的规定。
第十三条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月24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做好线上的业务,首先是金融机构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实力,要增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第二,要修订好自己的业务制度和业务流程,使之更加适应线上办理业务的需要。第三,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互动,加强数据共享。第四,监管部门要改进工作。对电子单证、电子影像、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的政府合规性、合法性要充分认同,不能一定要拿纸质的证据或者有人手签的字、手按的印才合规,这过于教条了,监管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线上办理业务的变化,各方面的努力可以促进线上办理业务更顺利和更便捷。
这意味着,今后金融监管部门对电子签章将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强的认同感,背后传达的,是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线上办理业务已成时代主流,而在上行下效的风潮之下,哪家金融机构更快推进相关业务,就更有可能占领先机。
在金融科技业务喷薄的当下,“金融科技+商业银行”成为基础核能,商业银行纷纷转型成为金融科技银行,在这个进程中,交易无纸化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而电子数据则成为最关键的凭证;
我平台电子合同服务可广泛应用于银行线下、线上渠道,交易双方或多方可迅速完成各项目协议的签署,同时保障电子合同签署过程的公正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充分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管控风险”及“扩大在线业务范围”的需求。
⑤ 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通过什么保障
电子印章并不是电子化的印章图形,仅仅电子化的印章图形是没有法律效力版的。本质上,所谓的权电子印章是这个图形背后的技术支撑:数字证书、时间戳、电子存证等一系列依据法律法规设定的电子签名技术。
法律对有效电子印章有如下规定:《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靠的电子签名”要求:
1.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除了满足可靠电子签名的要求,还要满足法律对电子合同原件形式及保存条件的要求。一般系统生成或电子邮件签署的电子合同证明力低,而且需要自己证明签名的真实性及未被篡改,举证复杂;我平台提供的电子印章满足法律要求,举证容易。
⑥ 自己从工行网银上打印的银行电子回单,是否有法律效力
您通过网银打印出来的电子回单只供您对账使用,不具有法律效力。
(作答时间:2019年7月10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⑦ 关于银行业务专用章的法律效力问题
1,加盖业务章和公章一样的法律效力。2,行长和分管行长的签字同等效力。这里只有一个防范银行以是“个人行为”不愿承担义务的问题,但是多笔义务就足以证明是公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了。
⑧ 电子印章有法律效力吗什么样的生成器是安全的
在制作电子公章时,我们总会担心电子印章生成器所生成的电子公章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专《电子签名法》第十属三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需满足: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因此,满足以上四点的电子印章生成器才是安全可靠的,制作的电子公章才能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在网上,有许多利用Word、Excel、PS制作电子公章的教程。通过这些方式制作的电子公章图片,缺乏安全技术保障,极容易被人篡改,法律效力低。其次,对于手残党来说,看似简单的教程实操起来还是有些许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