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意见法律效力
『壹』 国家部委指导意见是否是法律法规性质
法律法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强制性。因此,行政指导意见不具有法律法规性质回。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师困惑,一较真谁也说不好答案。
关于回司法指导文答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本答案的依据:由周强院长主编的《司法解释汇编》(迄今为止周院长唯一挂名主编的书)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释,作出了以上说明,绝对权威。
『叁』 关于办法/通知/意见 哪个法律效力大
首先,办法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是规范性文件。
第二,通知、意见是政府或者部门出示的非规范性文件。
如果从法律效力的角度看,办法的效力较高。从实施力度的角度看,通知的效力较高。
『肆』 “指导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吗谢谢
“指导意见”不是行政法规,没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
一、“指导意见”属于行政指导行为,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二、该行为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因此,“指导意见”不是行政法规,也没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
法律效力 fǎ lǜ xiào lì
释义:法律上的约束力。如某个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就是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4)监察意见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
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人们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
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获得法律的保护。
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为和事实的效力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赋予的。只要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就具有一定的效力。
法律效力是法律从规范的静态存在走向实践的动态存在的内在根据,法律效力是内含于法律中的对法律调整对象产生作用的能力,因之,其可分为内部效力和外部效力,法律效力的实体根据在于法律的合需要性与合规律性(统称合目的性)。
其形式根据则在于对语法、逻辑、修辞等语言工具的尊重和对内部之正当程序和外部之必要强制的坚守。
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法律效力
『伍』 什么是监察决定监察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作出监察决定
《行政监察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对前款第(一)项所列情形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人事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办理。监察决定,是监察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监察职权,根据检查和调查的结果,就一定的事项向被监察部门和人员作出的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决定。所谓具有行政法律效力,是指被监察部门或者人员在接到监察决定后,必须履行监察决所要求其履行的义务,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按照本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的结果,遇有下列情况时,可以作出监察决定。
(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
本项是对监察机关行使行政处分权的规定。根据本项规定,监察机关在立案调查的基础上,有权对违反政纪的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监察机关在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对监察对象行使处分权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人事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办理,具体作法上可以根据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直接行使处分权的程序问题的通知》精神执行。
(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
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案件中,涉及经济违纪的占有相当比例,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及时有效地查处案件,教育干部,挽回或者减少损失,监察机关对因违反行政纪律行为取得非法收入的监察对象,经过立案查处,不仅可以对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同时对其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还可以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监察机关对违反行政纪律所取得的财物给予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必须是法律、法规规定应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即必须是法律、法规有明确授权的。例如,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挪用的公共财物和贿赂财物及其他违法所得,监察机关可以以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由有关主管机关对违法违纪案件行使行政处罚的,如偷税、漏税、走私、赌博等,应移交有处理权的机关去处理。
本条(一)至(二)项规定的情况,既可以作出监察决定也可以提出监察建议。另一种情况是监察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只能提出监察建议。至于在哪种情况下应当直接作出监察决定,哪种情况下提出监察建议,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根据具体情况,本着有利于行政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监察事项妥善处理,有利于行政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原则来确定。
『陆』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xxxx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一般来说,国家工商总局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号”公布的,属内于部门规章,容依法制定并公布的,肯定有法律效力;对于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xxxx的意见》(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广告违法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反复适用,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柒』 指导意见与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其性质为规章、政策,其效力情况具体要看是哪级政府。
法院参照适用,前提肯定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部门的文件有冲突,有冲突的地方应以上级文件精神、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浙江王律师
『捌』 意见和通知的法律效力
通知下达既具有法律效力,在同一机关内指定的意见与通知上的内容不同时,应该看通知。
意见和通知的区别:
1、定义: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
2、文体: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通知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3、法律效力: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通知下达既具有法律效力。
(8)监察意见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④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玖』 《规定》《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吗
规定和意见要看具体的制定部门和法律程序,可能是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都有可能。内只要不和上容位法律抵触,并符合制定程序,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国家机关以“国家机关以令第**号”公布的,属于部门规章,依法制定并公布的,肯定有法律效力;对于国家机关发布的《xxxx的意见》(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广告违法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反复适用,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拾』 监察建议书与法院判决书法律效力一样吗
不一样。监察建议书是党内监察部门的监察结果建议,严格意义来说,尚未有法律效力。而法院的判决书,才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