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赠与公证后有没有法律效力
1. 房屋赠与只签了公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你好,当时签署公证书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签订的,应该有法律效力的。
2. 房子公证赠与后 房子没过户 有法律效力吗
房屋产权赠与公证了,抄四年了没过户公证有法律效力,建议办理过户手续,避免以后的纠纷 。看看你自己公正上有时间限制没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十六条
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第十七条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3. 房产赠与公证有哪些效力
1、赠与是一种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愿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对方当事人所有,对方当事人也表示接受的法律行为。给予财产的一方叫赠与人,接受财产的一方叫受赠人。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同时也是实践性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赠与除了赠与人有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他人所有的意思表示,他人有同意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外,还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赠与中,第一步是赠与关系,第二步才是实物交付,赠与人表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这一意思表示是首要的,是前提条件,只有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实物交付,否则,无赠与人、受赠人的意思表示,或仅有赠与人的赠与表示而无受赠人接受赠与的表示,赠与人要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交付给受赠人也就无从谈起。一言以蔽之,赠与的双方法律行为特征相对其实践性法律行为特征来说是前提、是基础,决定办理房产赠与公证方式的因素,是赠与的双方法律行为特征而不是实践性法律行为特征。
2、根据我国《契税暂行条例》第3条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赠与人虽未把房屋实际交付受赠人使用、营业,但有赠与协议,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应当认为房屋产权已经转移,赠与已经成立,这就说明,在其他条件合乎规定的情况下,房屋交付与否,并不影响赠与行为的成立,换句话说,赠与的实践性法律行为特征对于房产赠与行为成立与否并不起决定作用。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8条规定,房产赠与行为的成立,一般情况下,以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过户手续为准;特殊情况下,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也应有书面赠与合同,并实际交付房屋,赠与方算成立。据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书面赠与合同是房产赠与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与此相适应,公证处在办理房产赠与公证时应采取证明赠与合同的真实、合法的方式。
4、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房产赠与公证采取证明房产赠与人单方制成的赠与书的真实、合法的公证方式,而不管受赠人有无接受赠与的表示,那么,在房产受赠人不同意接受赠与的情况下,原来的赠与公证也就没有必要,赠与公证书也就失去实际意义。
4. 你好,房屋赠与协议没有公证人有法律效力吗
任何协议只要经过双方当事人的签字或者盖章,即代表双方当事人对于协议内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在协议容不存在被宣布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之下,合同成立时即具有法律效力。
赠与协议也是如此,公证人并非必须存在,其存在的理由只是提高了对于签订协议客观公证的证明力度而已。
但是合同法186条中规定了,在赠与物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 社会公益性质 道德义务性质 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于前款规定。
对于某些附带义务的赠与,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即便赠与物的权利已经转移至受赠人名下,赠与人也有权撤销赠与。
关于撤销的内容实在太多,请参照合同法192、193、194和195条。
5. 房产赠与只有协议没有公证是否有效
一般来说,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双方签字捺手印就生效了。
不过最好签协议有见证人。
具体需不需要公证,那要看你当地房产管理所的要求了。去问问就知道。人家不要求,就不用公证,人家要求了,就需要去公证了
6. 房产赠予也需要公证后才有效吗
房屋赠与需要公证
司法部、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联合通知》要求以下几种事项必须办理公证:
一是继承房产,应当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二是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在遗嘱生效后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可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订遗产分割协议,经公证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三是赠与房产,应当办理赠与人的“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共同办理“赠与合同公证书”。
四是有关房产所有权转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证明。除以上列举需办理公证外,其他房屋转让许可不必办理公证即可转让,但是房屋转让必须有书面协议,按规定持有关证件办理转让手续后,房屋产权才发生转移。
因此,房产赠与必须公证。
办理房产赠与合同公证,由房产所在地公证处受理。
办理房产赠与合同公证,公证处会要求申请人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其复印件;
(二)受赠人为法人的,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
代理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提交授权委托书和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三)赠与合同文本;
(四)被赠与房产所有权证明;
(五)房产共有人同意赠与人将房产赠与他人的书面意见;
(六)房产属集体所有的,应提交该集体组织成员同意赠与的书面意见;
(七)房产属全民所有的,应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赠与的文件;
(八)公证人员认为应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经审查上述证明、材料真实、齐备,规定,公证处予以受理、登记,并办理公证。
赠与的公证费是房产价值的百分之二。
7. 房屋赠与协议不公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房屋赠与协议不公正也具有法律效力。除非协议约定公证以后才生效,才需公证。
房屋赠与协议在不公正情况下效力:
享有产权的房屋所有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房产,可以将房产赠与他人,并签订房产赠与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随意撤销。
因此,受赠人虽然约定将房产赠与另一方,但是房屋作为不动产,只有在办理了正式的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后产权才会发生转移。因此在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是可以撤销赠与的,此时受赠人并不能请求法院判令继续履行。
(7)房产赠与公证后有没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与受赠人就无偿转移房屋所有权而达成的协议。赠与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这一点使它与遗赠、捐助行为或债务免除等单方法律行为相区别。
赠与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1、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故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2、是吸收了诺诚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合理因素。诺成行为。多数国家承袭罗马法的传统,规定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
3、无偿行为。除合同中双方约定附条件的义务外,原则上受赠人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故为单务合同。
8. 赠与合同如果办理公证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证过的赠与合同有效且不能被撤销。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一般的赠与合同签订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
9. 房产的赠与声明需要公证才有法律效力吗
任何协议只要经过双方当事人的签字或者盖章,即代表双方当事人对于协议的主要专条款达成合意属,在协议不存在被宣布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之下,合同成立时即具有法律效力。
赠与协议也是如此,公证人并非必须存在,其存在的理由只是提高了对于签订协议客观公证的证明力度而已。
但是合同法186条中规定了,在赠与物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 社会公益性质 道德义务性质 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于前款规定。对于某些附带义务的赠与,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即便赠与物的权利已经转移至受赠人名下,赠与人也有权撤销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