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法人法律责任
Ⅰ 智力残疾人当法人代表,是不是可以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智力残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当不了法人代表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承担法律责任问题。
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两者相比较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而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第二,虽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对比之下,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的。第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集合体,是由法律赋予法律人格的组织集合体。
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三、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设立登记是法人依法成立,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要件。依《民法通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企业法人、部分事业单位法人和绝大多数社会团体法人应依法进行设立登记。
《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第三十七条 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资料:《民法通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Ⅱ 残疾人可以当公司法人代表吗
不可以,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Ⅲ 残疾证借给一个朋友开公司,说用我残疾证 让我做法人,为了免部分税。请问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残疾证借给一个朋友开公司,这样做对持证人有影响。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残疾人证只限持证人本人使用,要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 各级残联应加强残疾人证档案管理,将残疾人证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残疾人证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鉴定、移交、销毁等制度。残疾人证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擅自销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建立残疾人证动态核查机制。批准残联定期对残疾人证进行审验核查,并受理实名举报。
残疾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不符合发证标准的,持证人被投诉、举报的,批准残联须书面通知持证人重新进行残疾评定。持证残疾人无正当理由拒不进行重新评定超过半年以上的,批准残联可对其残疾人证实施强制注销。
(3)残疾人法人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1、建立残疾人证举报制度,各级残联设立举报箱、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发现残疾人证核发、评定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直接拨打全国残疾人服务热线12385举报,对举报人予以保密。
2、各级残联要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办证程序和相关制度规定。各地要建立责任追查机制,坚决杜绝“假证”“关系证”“人情证”等现象。
3、在残疾人证核发与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严肃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残疾评定弄虚作假的;
(二)违规办理残疾人证的;
(三)办证过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刁难残疾人、故意拖延办理的;
(五)泄露残疾人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Ⅳ 关于残疾人充当合伙企业法人的问题
你既然应聘财务岗位,基本的法律知识应该具备啊。
首先,用人单位安排残疾回人就业的答确有税收优惠的,比如企业所得税关于残疾人工资可以加计扣除,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免就业保障金等。不过有些政策需要残疾人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签订一年以上劳务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条件。并不是必须担任特定的职位才行,另外应该不是当法人,当合伙人,我劝你不要答应,当合伙人需要承担债务责任(回去直接搜合伙企业优缺点),刚入职就让你合伙,非常不符合常理,坚决拒绝提议;
其次,从你的描述来看,账务混乱,似乎不是一家正规的企业,不建议入职,但考虑但你是残疾人,又入职是专业性很强的财务工作,找工作应该不容易,你还是好好考虑吧。
Ⅳ 企业法人是残疾人的有什么优惠政策
1、残疾人员个抄人提供袭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2、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创业扶持,最高2万元;租赁场地方面可再享受场地租赁费扶持,最高2万元。
3、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并取得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可享受1万元扶持;场地租赁费用方面可享受1万元的扶持。
4、进入市场从事个体经营或由街道(乡镇)、社区安排,在社区内从事个体经营或便民服务的残疾人,按照最高不超过5千元的标准享受扶持。
Ⅵ 公司注册法人是残疾人的话有哪些免税政策
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2、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创业扶持,最高2万元;租赁场地方面可再享受场地租赁费扶持,最高2万元;
3、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并取得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可享受1万元扶持;场地租赁费用方面可享受1万元的扶持;
4、进入市场从事个体经营或由街道(乡镇)、社区安排,在社区内从事个体经营或便民服务的残疾人,按照最高不超过5千元的标准享受扶持。
规费是按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登记、注册、颁发证书时所收取的证书费、执照费、登记费等。例如:工程排污费、减免规费、社会保障等五险费。残疾人创业在规费方面可以减免:
1、凡残疾人从事手工业、商业、修理业、规模较小的,登记费、个协会费、管理费减半收取。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90%收取,个协会费适当收取。
2、经核实,确属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从事经营活动的,申请相关部门同意后可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
3、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的残疾人就业人员达30%以上的,按福利企业对待,管理费按核定标准的70%收取。
4、登记费减半收取。
在注册公司运营过程中残疾人朋友难免遇到法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卷入法律纠纷的情况,但由于自己对法律了解太少,很希望得到专业律师的帮助;同时,由于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又无力支付昂贵的律师费。这是该如何申请法律帮助或法律援助?
1、直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2、向指定的残疾人法律威权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帮助;
3、委托律师事物所或法律服务所办理有关事项。
参考资料: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
“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那么,政府对扶助残疾人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呢?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工商、卫生、公安、房管、劳动、城管、文化等部门减半收取有关规费,并在场地、摊点、摊位等方面提供方便。
残疾人员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营业收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予以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残疾人从事商业经营的,如营业额较小,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残疾人员个人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的,免征增值税。
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和复印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以及申请减免报告书直接向当地国税、地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经批准后予以减免。
Ⅶ 残疾人当法人优惠政策
《残疾人保障法》来以下是详细的优惠源政策规定:
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工商、卫生、公安、房管、劳动、城管、文化等部门减半收取有关规费,并在场地、摊点、摊位等方面提供方便。
残疾人员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营业收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予以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残疾人从事商业经营的,如营业额较小,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残疾人员个人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的,免征增值税。
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和复印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以及申请减免报告书直接向当地国税、地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经批准后予以减免。
对于目前残疾人创业就业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各地都会有一些相关政策。不过根据发展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可能不大理想。残疾人可以到当地残联进行咨询,看看能否获得什么样的帮助。
Ⅷ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需承担法人责任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是无法担任法人的,所以不存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需承担法人责任的情况。
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两者相比较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而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第二,虽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对比之下,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的。第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集合体,是由法律赋予法律人格的组织集合体。
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三、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设立登记是法人依法成立,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要件。依《民法通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企业法人、部分事业单位法人和绝大多数社会团体法人应依法进行设立登记。
《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第三十七条 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资料:《民法通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Ⅸ 法律对公司法人是残疾人有什么政策
没有特别规定 。
Ⅹ 老板用残疾人做法人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
“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版业。”那么,权政府对扶助残疾人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呢?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工商、卫生、公安、房管、劳动、城管、文化等部门减半收取有关规费,并在场地、摊点、摊位等方面提供方便。
残疾人员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营业收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予以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残疾人从事商业经营的,如营业额较小,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残疾人员个人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的,免征增值税。
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和复印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以及申请减免报告书直接向当地国税、地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经批准后予以减免。
对于目前残疾人创业就业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各地都会有一些相关政策。不过根据发展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可能不大理想。残疾人可以到当地残联进行咨询,看看能否获得什么样的帮助。
因为不知道你是哪里的,有关残疾人创业的相关支持,你也可以登录残疾人就业促进网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