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催收函邮寄送达的法律效力
1. 催款函送达的有效方式
快件送达、传真送达、亲自送达。
1、通知欠款方并告知付款时间专将要到或已经到,让对方企属业准时付款。此时是通知性质,催促语气不宜强烈。
2、欠款方未按时付款或已长时间拖延付款,收款方不仅是通知,更有严重警告的意思,催促语气比前者强烈,催款的内容、时间更为明确。
出于保持催款单位与欠款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催款函可以分阶段发出,如第一阶段予以提醒,第二阶段直接催款,第三阶段“最后通牒”。
(1)债权催收函邮寄送达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在催款函尾部可以增加欠款方经催款函提醒仍不付款,催款方可根据相关规定(如合同约定、银行规定)加收罚金,或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付款事宜。
综上,发送催款函的目的是向欠款方催收款项,在书写过程中,催收方必须对催款函上的各项内容给予明确,尤其是欠款时间、欠款金额、催款方的银行账号、最后付款期限等,方便欠款方还款,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催款方的合法利益。
2. 审判实务中如何认定邮寄送达催款文书对于时效中断的效力
债权人所举的邮局出具载明催收内容的邮寄凭证能够证明债权人已经邮内寄催款文容书,而基于对邮政企业邮政服务的正常化合理信赖,应可推定该邮件到达债务人,此系证据的推定的证明力。所谓推定的证明力,是指首先承认该证据证明的事实真实,但相对方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该证据证明的事实的,则法院对该事实不予认定。因此,在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其邮寄催款文书的情况下,应推定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文书到达债务人,除非债务人有证据推翻该事实。而且在债务人所留地址准确、邮政系统正常运转的通常情形下,债务人应为催收文书的持有人,根据举证责任分配中的近距离原则,其应对邮件不具有催收内容负举证责任,如其举证不能,则应推定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到达债务人。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理由,如果债权人提供邮政部门出具的邮寄、电报收据以主张其通过邮寄、电报的方式向债务人催收债务的,可以产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应由对方举证证明该邮件或电报的内容并非催收债权。如果债务人不能举证,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推定邮件或电报内容为催收债权。
3. 催款函用特快专递寄送,不是本人签收,而是单位门卫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请教各位大侠
如果能够证明债务人是该单位的员工,代收人是该单位门卫,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3)债权催收函邮寄送达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为送达:
(一) 受送达人在邮件回执上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的;
(二) 受送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签收的;
(三)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签收的;
(四) 受送达人的诉讼代理人签收的;
(五) 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签收的;
(六)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的。
第十条签收人是受送达人本人或者是受送达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签收人应当当场核对邮件内容。签收人发现邮件内容与回执上的文书名称不一致的,应当当场向邮政机构的投递员提出,由投递员在回执上记明情况后将邮件退回人民法院。
签收人是受送达人办公室、收发室和值班室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与受送达人同住成年家属,受送达人发现邮件内容与回执上的文书名称不一致的,应当在收到邮件后的三日内将该邮件退回人民法院,并以书面方式说明退回的理由。
第十一条因受送达人自己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不准确、拒不提供送达地址、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受送达人本人或者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收的,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受送达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诉讼文书送达的过程中没有过错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4. 债权人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催收通知书时如何认定诉讼
必须是由法院邮寄的传票+起诉书。催收通知书没有任何意义
5. 寄送公司催款函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吗
原告对其主张未超过诉讼时效提供了其分别于2006年初和2007年底向被告公司住所地寄送的信件的邮局寄信回单.但被告却又辩称说其未收到,并举示<营业执照及相关工商登记资料证明在原告寄送催款函之前,被告公司已变更住所地.
在我们诉讼实践中,原告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规定,以通过邮寄催款函的方式向被告债务人主张权利,并以此材料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在超过2年时间后,再提起诉讼主张权利很多.向被告住所地址寄送催款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若被告事实上未收到催款函之情形又如何判断呢?
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的梁颖法官在中国法院网在发表了一篇名为<浅谈邮寄催款函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作了论述,或许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他认为应根据原告能否证明所寄物件是否为催款函之不同情况予以分析这个问题。
若原告无法证明所寄物件为催款函.原告即债权人通过特快专递方式向债务人邮寄催款函,未在邮寄凭证注明所寄物件为催款函者,即使债务人签收,往往也否认收到的为催款函。法官应当根据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认定债权人主张的事实是真实的。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债权人所寄物件为空白纸或其他非催款函的物件,但根据经验法则,债权人主张事实的真实性要远远大于债务人主张事实的真实性,故可以认定债权人权利主张的意思表示已到达债务人,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可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若原告能证明所寄物件为催款函者,也要分不同的情况讨论:
1、对于被告即债务人已签收的邮件,无论是债务人的传达室、收发人员签收,或者其工作人员签收即可发生效力,无需法定代表人签收或者加盖公章。邮局不可能将邮件交由与债务人无关的人签收,可以证明债务人已收到催款函,可以认定其催款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2、对于因债务人名称或地址的变更而没有签收的邮件,应视为债权人权利主张的意思表示已到达债务人,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被告变更住所地或相关停息有义务告知原告即债权人,即使债务人并未收到催款函,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3、对于债务人有证据证明因邮件的遗失而未收到催款函的情况,债权人邮寄催款函的行为不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我们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诉讼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有"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属于民法通则第140条之"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向被告原住所地寄送催款函,因被告住所地为变更,导致催款函未能准确到达被告,其风险应由被告即债务人承担.
6. 催款函怎么样发出才有法律效力
催款函没律效力种文书提醒付款或账使用除非催收发律师函给款起诉才具法律效力
邮寄的单子上写明催款单,有快递单,有回执,就可以证明。
7. 请问个人之间债务,催款函用特快专递寄送,可不是本人签收,而是单位门卫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是这样规定的:“当事版人一方以发权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就有法律效力。
因此,如果能够证明债务人是该单位的员工,代收人是该单位门卫,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8. 论公证邮寄送达催收通知能否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笔者在处抄置原国有银行剥离的一些不良贷款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贷款在被原国有银行剥离前,为了避免该不良贷款超过诉讼时效,原国有银行就对那些已经到期但未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贷款,以挂号信的方式(有国内挂号邮件收据和邮寄信封复印件)连续对债务人及其担保人进行邮寄送达《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并且同时邀请公证处公证人员对整个邮寄送达催收行为及其内容进行公证,随后由公证处出具相应的公证文书。但是,我们经过对公证文书进行仔细核对发现,该公证文书内容仅仅包含了对整个邮寄送达《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的行为、内容、对象及其办理邮寄的人员进行了公证,对该邮寄送达《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的受送达方是否实际收到该《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却没有相应证据给以证明。我们在向其主张权利时,受送达方的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往往以没有收到相应催收通知为由,认为该贷款已超过诉讼时效,我方已无权再依法强制其履行还款义务或担保义务。实践中,债权人通过邮局以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或担保人送达催收债权通知书或要求履行担保义务通知书,同时邀请公证处公证人员,依法对整个邮寄送达催收通知行为及其内容进行公证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本文共计3页)
9. 银行催款通知通过邮政快递发送,具有法律效力吗
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啊。在实践中,债权人通过邮局以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或担保人送达催收债权通知书或要求履行担保义务通知书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
10. 同事收到了一家单位快递过来的催款函,并在快递单上签字,这具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在催款函的快递单上签字,意味着收到并知悉了催款函的内容,只是表内示对方的送达催款函容生效了。如果是起诉你们,需要几个条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和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