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标作假要负法律责任吗

竞标作假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03-06 22:40:20

❶ 网上投标上传资料作假要付法律责任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专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属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
(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三)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四)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五)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六)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供应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项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标书制作可以找我哦

❷ 投标业绩造假,要负什么责任

发包方可能会取消中标通知,如果签订了合同可以解除合同。可能存在其他更严重的责任,这样看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❸ 投标人若提供虚假材料或串通投标的,应承担什么责任

1、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有前款所列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投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

(二)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三)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

(四)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

(五)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投标人应当设法证明自己未从事弄虚作假的行为,提供证明材料。并可向招标人提出异议或向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投标。

2、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九条禁止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二)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三)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

(四)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

(五)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3)竞标作假要负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1、何为围标、串标、陪标

具体而言,围标也称为串通投标,它是指几个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和行为。

投标单位之间或投标单位与招标单位相互串通骗取中标就是串标,串标是一种投机行为,其根源是工程建设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

所谓陪标,就是在某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前,招标单位已经确定了意向单位,然后由意向单位根据投标程序要求,联系关系单位参加邀标,以便确保意向单位达到中标目的的举动。

2、围标串标陪标的特征和危害

(1)围标、串标、陪标的特征有三个:

一是投标家数较少,常常仅能达到最低要求的投标数额,或者看似家数较多其实际“操纵人”仅就几个;

二是投标平均报价较高,如果已确定了投标限价,平均投标价往往接近于最高限价,且各投标商的报价比较接近,从报价上不能显示出明显的竞争性;

三是从投标文件内容或制作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能够明显感觉到只有一家有优势。

(2)围标、串标、陪标的危害也有三个:

一是弄虚作假,破坏正常的招投标工作环境,破坏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原则;

二是使招标方难以兼顾择优选定中标方和节约资金的目的,使招标难以达到应有的结果;

三是围标、串标、陪标中存在非正常开支,如请客、送礼、陪标补偿等,这些额外成本必然要加到中标成交价中,使实际成交价会不同程度地高出正常竞争条件下的成交价,且这些额外成本对项目本身没有任何贡献,因此,容易引发后期的质量安全隐患。

3、网上招投标有着其他招标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是招标人与投标人相互不见面,减少“围标”、“串标”的机会。

二是投标人相互不见面,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只能托出实盘投标,充分实现公平竞争的竞争原则,实现招投标的初衷目的。

三是大大降低招投标成本,有效减轻招投标各方的费用负担,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上招投标也有劣势。

一是服务器质量影响整个投标过程。

二是较大的工程采用远程评标资审时间特别长。

三是个别地区网上招投标的规矩不同,导致投标人投标受到限。

❹ 骗取中标的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54条的规定,招标人对其骗取中标的行为应负如下法律责任专:
(1)赔偿损失。
(2)依法属追究刑事责任。
(3)罚款。
(4)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5)取消投标资格。
(6)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有前款所列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至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❺ 投标造假,如果不中,也没有废的话,不会有事吧,主要是不会有人特意去查这个吧,查出来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如果没有中标,一般是不会被追究的。招标方看都不会看你们的投标文件了。

❻ 虚假招标应承担何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的,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招标代理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一年至二年内代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前款所列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

(6)竞标作假要负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项目执行或者暂停资金拨付;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❼ 招投标作假怎么办

招投标作假可以举报。

招投标法实施细则

第五十四条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有前款所列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7)竞标作假要负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招标投标法》

第66条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招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12条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可以不进行施工招标:

(1)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而不适宜招标的;

(2)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

(3)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

(4)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

(5)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❽ 参与虚假投标中标后继续作假的法律后果

一般要看你的中标金额及违法所得(利润)的数额大小。
赚200多万是不是净赚呢?如果是的话,依据最高检察院、公安部的立案标准,达到了犯罪立案标准,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要追求刑事责任,单位犯罪要被判处罚金,你朋友和你老板都是主犯,老板是授意,你朋友是实际实施。罪名是刑法223条串通招标投标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
如果本人作为举报人,如实供述自己所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按照情节,判决缓刑的几率比较大。

法律法规:
刑法
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立案追诉标准
第七十六条 [串通投标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中标项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四)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的;

(五)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补充回答:(修改回答一直失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试问,如果不行贿招标方,你朋友有那么“幸运”的中标吗?那行贿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❾ 为了投标编造合同承担法律责任吗

中华抄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二十六条袭规定: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招标文件要求必须提供几个反映公司业绩的设计合同,你公司不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采取弄虚作假的办法中标,属于违法行为。中标后能圆满完成设计任务,虽然对招投标工作没有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有人举报,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希望你公司严格守法,以此为戒。

热点内容
小学教师法律知识考试简报 发布:2025-09-27 00:42:37 浏览:130
南开大学法律硕士法学综合 发布:2025-09-27 00:21:09 浏览:821
法院防疫宣传 发布:2025-09-27 00:07:45 浏览:728
合同法实务与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9-27 00:06:13 浏览:22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26 23:54:44 浏览:447
动物中的法官 发布:2025-09-26 23:25:21 浏览:316
吉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6 23:13:54 浏览:352
庆云法院六子 发布:2025-09-26 23:02:54 浏览:407
经济法著名案例分析ppt 发布:2025-09-26 23:00:56 浏览:367
法规与标准的区别 发布:2025-09-26 22:56:45 浏览: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