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证人法律责任
Ⅰ 证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了伪证罪:即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回译人对与案件有重答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证人出庭作证时,法庭应当告知其诚实作证的法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即法庭负有一定的告知义务,告知出庭证人应当诚实作证,这是法律的内在要求。证人作伪证不但会损害某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阻碍法院审判的正常进行,导致错判、误判,降低司法权威。因此,为了督促证人诚实作证,法律对于作伪证设定了相应的不利后果。证人、鉴定人作伪证的,依照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见证人要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勘验或检查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 ,或者搜查被告人的人身 、物品、住所,或者扣押被告人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文件,或者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财产时,都必须邀请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见证人到场观察和监督其有关行为的实施,并由其在当场制作的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在民事执行中,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提取时,也要邀请见证人到场。人民法院在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时,如果收件人或代收人拒绝接收,送达人可以邀请见证人到场,在送达证上证明拒绝的事由,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将文件留下,即认为已经送达。见证人不同于证人。
Ⅲ 证人拒绝作证能否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
不能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回的单位和个人答,都必须有义务出庭作证。只是义务,不是必须。
拓展资料:
什么情况下证人不用作证:
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⑴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⑵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⑶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⑷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⑸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前款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由此可见,法律虽然规定了公民有作证的义务,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拒绝作证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而且从现行的司法实践看,因为证人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很多人并不主动积极地履行作证义务。
参考资料中国法律信息网
Ⅳ 证人作伪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伪证,是指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权节,故意作虚假证明或陈述、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不利他人或者隐匿重要证据的行为。
伪证行为,一般多多少少构成了妨害司法类的犯罪,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对伪证者的制裁可以从轻掌握,进行批评教育则可。如果伪证足以影响案件事实,但法官未采纳,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法律设计的罚款、拘留按情节适用。如果伪证影响了法官公正裁判 ,造成了严重后果,则法律规定对个人进行1000元以下的罚款和15日以下的拘留则显得较轻(除非伪证者能证明法官故意采信了其伪证)。由于中国的伪证罪仅为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此定义及为狭窄,因此,必须灵活而合理地运用刑法307条和自由裁量权等严厉地惩罚(民事)伪证者!
Ⅳ 法律上对证人的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办理程序》
第二百零五条 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第二百零六条 询问前,应当了解证人、被害人的身份,证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被害人必须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并告知其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提供虚假证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上对证人的规定是:任何公民都有作证的义务,而且必须如实作证,不得作伪证,否则将受到法律追究。法律上对知情人的规定是:如实将知道的情况陈述清楚,不得夸大事实,也不能隐瞒情节。
Ⅵ 证人在借钱时担负的法律责任
证人的责任是证明当时的事实真相,如果单纯是作为证人的话,是不需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的
Ⅶ 保证证人到庭作证的责任由谁承担
在审判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⒈保证证人出庭作证的责任应当与举证责任联系起来,应当是谁主张、谁举证、谁负责证人出庭作证。理由是,案件既然是由原告发起的,其不仅应当承担支持其主张的举证责任,还应当负责必须到庭的原告方证人到出庭作证;被告方亦是如此。任何一方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其主张也不能成立,这直接损害的将是当事人一方的实际利益。因此,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当事人有责任保证本方证人按时出庭作证。 ⒉证人出庭作证的通知是由法院通知的,法院应当承担保证证人出庭的责任。理由是,证人出庭作证是为了帮助人民法院查明案件真相,其义务的针对对象是人民法院而不是当事人。对于当事人而言,根本没有保证证人出庭的强制力量。如果把保证证人出庭的责任推给当事人,不仅增加当事人左右证言内容的可能性,还很大可能地使法律规定的证人作证的义务仍然沦为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气振动”。 ⒊人民法院不负有保证证人到庭作证的责任。理由是,《证据规则》只要求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人民法院按规定对当事人符合条件的申请审查后予以准许的,要履行通知相关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这只是审判人员在诉讼中必须要遵守的程序性规则,并不能延伸出人民法院承担保证证人出庭作证的责任。 上述分歧,直接导致了审判实践中在证人出庭作证中产生以下情况,即当事人一方提出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后,人民法院经审查予以准许的,直接向有关证人发出出庭作证的通知,至于证人是否出庭作证,人民法院就不管了。事实上,人民法院也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来采取强制措施要求证人出庭作证,但当事人却认为,证人是由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的,法院就应该确保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没有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情况下,要求人民法院全部承担起保证证人到庭作证的责任似乎有待时日。因此,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以及法律条件下,保证证人出庭作证应当成为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共同努力的目标,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应当共同承担起保证证人出庭的责任。具体讲,一方面,当事人要切实承担起自己的举证责任,其在向法院提出证人出庭的申请后,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去动员证人出庭,向法庭陈述案件事实的真相(从立法本意上看,法律禁止的是当事人去影响证人如实作证,并没有禁止当事人与证人之间的接触);另一方面,人民法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司法权威,利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号召证人出庭,帮助人民法院查清案件事实。当事人与人民法院的共同合作才是目前条件下保证证人作证的强大力量,但当事人要消除思想上的误区,不得以法院的通知责任来推卸自己的举证责任。
Ⅷ 法律上关于证人的规定有哪些
关于证人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规定:
1、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3、行政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一)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
(二)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三)证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
(四)证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五)证我因其他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4、《继承法》关于证人(见证人)的规定
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除以上外,还有其它法律也有对证人也有相应的规定。
Ⅸ 证人的证词签字后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其实作证,无论是言辞,还是书面,一般言辞都会以笔录的形式出现,就是由法院检察院的书记员,或者版公安民警根据权证人的陈述出具,证人签字后,表明正式确认了这份证言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刑事案件中如果作伪证,那么就是伪证罪,在民事案件中暂时还不会这样处罚.但是,这个代表了一个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签字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在你陈述的案件中,你可以签字,也可以不签字.这个是你的自由.你有作证的义务,这是法律规定的,但是现实中,你完全可以拒绝作证.如果你非得写,写了就是写了,就算不符合实际,也不用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因为你的假证词造成了他人的损失,那么你要负责.但是就你的案子,你不用负什么法律责任.
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