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拍卖物瑕疵法律责任

拍卖物瑕疵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09 01:26:07

『壹』 拍卖瑕疵问题

回楼主
你问的问题太宽了
这里不能够一一说明拍卖品的瑕疵
我只能给你说说绝大部分的瑕疵情况

首先要明确的是
拍卖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因拍卖标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这是做拍卖行业任何拍卖品的前提

下面来介绍
地产拍卖品的瑕疵:
房屋面积(包括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内部装修瑕疵(指在拍卖房产内装修 水管 热力管有质量问题)
外装修瑕疵(指房产外力面有掉砖 墙皮脱落)
房屋家具 电器瑕疵(拍卖房产含带家具、电器 有质量问题)
房屋质量瑕疵

机动车拍卖的瑕疵:
机动车车面磨损瑕疵
内饰磨损瑕疵
耗油量瑕疵
里程数瑕疵
相关配件瑕疵
过户 车辆手续瑕疵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该拍卖物瑕疵
一定记录下所有瑕疵
并在拍卖前说明

『贰』 拍卖具有法律效力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那一条

第五十八条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委托拍卖其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拍卖人明知委托人对拍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九条国家机关违反本法第九条的规定,将应当委托财产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人拍卖的物品擅自处理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条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未经许可登记设立拍卖企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拍卖人、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因拍卖标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二条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参与竞买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拍卖人给予警告,可以处拍卖佣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拍卖人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拍卖所得。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委托人参与竞买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委托人处拍卖成交价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竞买人之间、竞买人与拍卖人之间恶意串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拍卖无效,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参与恶意串通的竞买人处最高应价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对参与恶意串通的拍卖人处最高应价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第四章第四节关于佣金比例的规定收取佣金的,拍卖人应当将超收部分返还委托人、买受人。物价管理部门可以对拍卖人处拍卖佣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叁』 拍卖瑕疵如何处理

拍卖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因拍卖标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肆』 法院强制拍卖的财产有严重瑕疵如何保护竞买人的合法权益

对交付后发现强制拍卖的财产瑕疵的救济 ——

虽然通过更加详尽的审查,可以有效地避免有权利瑕疵的不动产进入拍卖实施,但审查不是万能的,总有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权利瑕疵未能发现,毕竟执行机构并不是这些不动产的权利所有人。买受人万一竞拍购得了法院未能审查发现、公告中并未提及的权利瑕疵,导致其权益受损,有必要在强制拍卖制度中为其提供救济程序。

(一)不动产拍卖款未进行分配的情形

对于拍卖款未进行分配的情形,若买受人不动产权利的确存有重大瑕疵,且该瑕疵是拍卖公告未开示的买受人也不可能知晓的,导致买受人无法行使不动产权利或者行使该不动产权利要遭受巨大的损失的,应当赋予买受人的撤销拍定申请权。由买受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准许撤销其拍定,经审查,法院可以撤销对该不动产的拍定。对撤销拍卖申请的适用必须要进行适当的限制,因为若不动产上存有微小的瑕疵,动辄撤销拍定,则不利司法强制拍卖制度的目的实现和稳定。在存有微小瑕疵的情况下,应当引导买受人自愿承担相应的负担,如在案例二中,若水费数额不大,则由买受人承担水费应为一个经济而又便利的解决方案。

该买受人的撤销拍定申请权与强制拍卖私法说中的要求与债务人解除合同的瑕疵担保请求权应当做出区分。买受人的撤销拍定申请权的相对方是国家执行机关,并非债务人;该申请权意欲消灭的是国家执行机关强制拍卖行为的效果而不是私法意义上的合同关系;该权利仅仅是申请权而不是私法上的解除权,必须经过国家执行机关的审查准许,准许与否体现的是公权力的意志,体现出公法上的不平等性。该申请权并不违背强制拍卖的公法属性。

若买受人无法行使不动产权利或者行使该不动产权利要遭受巨大的损失,消灭拍定效果,回复至拍定前的状态无疑是最经济也是最不会引发新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虽然强制拍卖的效果被消灭,可能导致执行资源的白白浪费,但将引发许多后续问题的执行程序还不如一切“归零”。执行机构准予撤销的,也不会对强制拍卖的公信力造成损害,因为赋予买定人撤销拍定申请权,应买人会更加无后顾之忧的参与竞拍,相反有助于提升强制拍卖的公信力。

(二)不动产拍卖款已进行分配的情形

在不动产拍卖款已进行分配的情形,回复至拍定前状态已不可能,但拍卖效果仍可以被消灭。买受人向法院提出撤销拍定申请后,法院准许的。买受人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回转,直接向参与分配的债权人要求返还拍卖款。该执行回转基于的不是执行错误,而是强制拍卖的效果被消灭。

该执行回转申请权与向债权人主张瑕疵担保责任也应作出区分。瑕疵担保责任必须经由诉讼,法院行使审判权后再经权利人申请执行,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机关公权力方才介入,而执行回转则不需要经过诉讼程序而由执行机关直接作出审查,作出是否准予执行回转的裁决,进而进入执行程序。该执行回转目的在于消灭执行效果而不是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执行回转不能造成的损失,买受人并不能向执行机构要求国家赔偿。因为即便法院对强制拍卖的不动产未仔细审查,导致拍卖公告中未示不动产的瑕疵,交付时买受人才发现的,法院并未违反执行程序,不符合要求国家赔偿的条件。法院应当加强对强制拍卖的不动产的审查,努力发现其瑕疵,但对法院审查不能过于苛刻,不能因为审查有所疏漏就要求法院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伍』 法院的拍卖标的有瑕疵怎么处理

把瑕疵明确写有拍卖规则及标的物介绍里,并在拍卖前宣读。
请注意:可以拍卖,签订了委托拍卖合同,不等于就是卖出去了。委托拍卖合同和货物买卖合同不同:委托拍卖合同是帮拍卖物品,不代表就是成功卖掉了;货物买卖合同才是卖掉。

『陆』 拍卖时如有瑕疵是否需详细说明

回楼主 你问的问题太宽了 这里不能够一一说明拍卖品的瑕疵 我只能给你说说绝大部分的瑕疵情况 首先要明确的是 拍卖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

『柒』 法院未说明标的物瑕疵,开始拍卖程序后法院怎么办

可以在增加一个特别声明 说明标的情况
视情况 退竞买人的保证金
保拍网提供

『捌』 产品瑕疵责任相关法律规定.

产品瑕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规定的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者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 产品瑕疵不同于产品缺陷,产品瑕疵是非危险的毛病,而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那么,有瑕疵的产品是否可以销售呢?《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产品“必须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因此,存在瑕疵的产品是可以销售的,但是必须以“处理品”、“次品”等形式注明,并告诉消费者哪方面有瑕疵。如果将有瑕疵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则属于欺骗消费者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商说法: 广义上,产品不符合其应当具有的质量要求,即构成瑕疵。狭义上,瑕疵仅指一般性的质量问题,如产品的外观、使用性能等。根据《合同法》及《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销售者具有瑕疵担保义务。《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 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瑕疵担保责任主要基于买卖合同而产生,在商品流通环节,销售商可能不知道产品质量有瑕疵,但仍然要必须承担瑕疵担保义务,给购买产品的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产品质量瑕疵责任是销售者出售产品后产生的,不是消费者的额外要求,销售者应当对产品质量负责并尊重消费者的权利。当产品存在瑕疵时,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具体而言,就是: 1.修理、更换。消费者可以在不改变物权所有人的情况下解决产品瑕疵责任问题,继续使用产品;修理费用应由销售者负责。 2.退货。解除买卖关系,销售人从消费者手中收回产品所有权,退还消费者支付的价款。 退货是在修理、更换的前提下或者产品本身已不具有修理、更换的条件时,消费者退还产品、收回产品价款,符合退货条件的,销售者应当予以退货。 产品质量瑕疵的救济方式是法定的,消费者应当从产品瑕疵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救济方式; 消费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瑕疵责任时,可以行使法定的选择权,销售者应当允许并尊重其选择,并切实履行其“三包”责任。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商品时应当索取发票作为获取赔偿的依据;对于销售者而言,应当完善进货台帐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不要怕麻烦,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本案中即是由销售者的上家——批发商承担的退款责任。

『玖』 假瓷器拍卖后负何法律责任

中国各地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不少因艺术品拍卖引起的纠纷。根据“特别法优版于普通法”这一民法基权本原则,就拍卖行为来说,应该适用《拍卖法》。但在拍卖法没有涉及的情况下,也可同时适用合同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及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
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一条基本原则,瑕疵告知义务在拍卖活动中是应该遵受和严格执行的。作为委托人与拍卖人员有瑕疵告知的义务。委托人应将自己知道的或应该知道的有关拍卖物的瑕疵告知拍卖人,此种告知应在移交拍卖物之前或当时,或在委托拍卖合同签订之时。拍卖人应将自己知道的或应当知道的有关拍卖物的瑕疵告知竞买人。
另外,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参照拍卖法制定了《中国拍卖行业拍卖通则(文化艺术品类)》,规范了行业内的一些程序性和实体性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一个拍品真伪的认定问题。鉴于艺术品交易(拍卖)市场的传统和艺术品鉴定的复杂性,法律也不应武断地要求拍卖人和委托人必须保证拍品的真伪。而判断拍卖人或者委托人是否违法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违反了拍卖法或者其他相关法规的禁止性条款。

『拾』 关于拍卖标的物瑕疵的表述中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物的瑕疵。第二十七条规定:委托人应当向拍卖人说明拍卖标的物的来源和瑕疵。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物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故选项C错误。这类题目其出题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法律条文中相似规定的综合归纳能力,在复习时,考生应对此多加留心,否则往往在遇到时无所适从。

热点内容
成人本科能考司法考试吗 发布:2025-09-26 11:17:05 浏览:36
2015婚姻法修改 发布:2025-09-26 10:47:33 浏览:347
法院快递退回 发布:2025-09-26 10:46:05 浏览:791
林永交律师 发布:2025-09-26 10:37:03 浏览:904
劳动合同法可分为哪四类 发布:2025-09-26 10:09:08 浏览:94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 发布:2025-09-26 10:08:22 浏览:960
法院推介词 发布:2025-09-26 10:08:20 浏览:849
盱眙律师 发布:2025-09-26 10:06:55 浏览:909
道德审判案件 发布:2025-09-26 10:03:05 浏览:50
菲律宾法律婚姻法 发布:2025-09-26 09:49:34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