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屋占用使用的法律效力

房屋占用使用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3-12 21:36:07

Ⅰ 非法占用房屋能定什么罪

非法占用房屋是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或退还的构成侵占罪;违背房屋主人意愿,拒不退出的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可以直接向当地法院起诉。如果不走司法这条途径,可以找到街道委员会进行协商调解。

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1)房屋占用使用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侵占罪构成特征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1)以“侵入”为条件构成犯罪的行为,是行为犯。从犯罪的构成看,只要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思,实施侵入住宅的行为,就具备了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不应强调侵入住宅后滞留时间的长短。

行为者的身体侵入住宅只是瞬间行为,侵入的行为一经完成就构成犯罪的既遂,而侵入住宅的时间长短是犯罪的情节。

(2)以“拒不退出”为条件构成犯罪的,是继续犯。要求退出后,行为人拒不退出,其侵害住宅的状态是一种持续行为。只要行为人不退出住宅,就使得侵害或威胁住宅安宁权的状态一直持续,就构成犯罪既遂。

Ⅱ 关于房屋使用权所有权问题的法律咨询

这种房子你得问一下部队将来产权证下来是否可以上市交易或赠与子女,有些是不能的,如果确实不能,现在做什么也没多大意义。
如果可以,他们离婚可以签订一份书面文件将来把房产赠与你,但这种赠与的生效也得过户才行,现在只是一个意向,如果将来任何一方反悔,那他们接着分割共同财产去。
暂时不能分割此房,不影响他们离婚,可以先离婚,等房产证下来再具体处理。

Ⅲ 私自占用他人的房屋触犯那条法律规定

如果他人房屋是住宅,属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违反了《宪法》39条、《刑法》245条、《治安管理处罚法》40条第1款第(三)项的规定,同时违反了《物权法》第三十七条、《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等规定。如果不是住宅,属于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仅违反了《物权法》第三十七条、《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等规定。

中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物权法》第三十二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三十四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六条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第六十六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十九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Ⅳ 使用他人房屋,使用者承担使用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房屋租赁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有偿使用。

Ⅳ 房屋被人占用,要求占用期间的房租法院判,缺少法律依据

可能还是证据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能找到当时租赁房屋的一方,无论是租赁合同还是租金收据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Ⅵ 住宅使用说明书有法律效力吗

 为进一步维护业主合法权益,规范住宅使用行为,确保住宅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商 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及《上海市住宅物业保修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的相关要求,在征询各方面意见和试点的基础上,决定在本 市统一使用《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2013年版)和《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2013年版)。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2013年版)和《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2013年版)于2013年4月1日起施行,2013年7月1日起,本市交付使用的新建住宅项目,住房建设单位应向住户统一提供新版“两书”。
  二、《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2013年版)由市建设交通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统一印制,住房建设单位不得自行制作。同时,住房建设单位应结合《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2013年版)的实行,建立、完善住宅质量保修机制,落实人员负责。
  三、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应由建设单位编制。《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2013年版)作为示范文本,可在市房地产行 业协会官方网站上下载。住房建设单位可按照示范文本的基本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但内容不得少于示范文本。建设单位自行编制的《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 应采用专业印制,不可简单装订,其尺寸为180*250(mm),封面应采用证件皮,字体烫金,内芯为双胶纸(100g)。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负责监督 管理。
  四、《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作为新建住宅销售(配售)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住房建设单位应在办理房屋交接书时,及时向住户提供《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和《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房屋买卖时,由出让人向买受人提供。
  五、本通知由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建设交通委负责解释。《新建住宅质量保证书》、《新建住宅使用说明书》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反映。

Ⅶ 私自占用他人的房屋触犯哪条法律规定

如果他人房屋是住宅,属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则违反了《宪法》第三十九条、内《刑法》二百容四十五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物权法》第三十七条、《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等规定。

Ⅷ 有协议又实际占有的房屋是否受法律保护

所谓的协议就是你们双方的口头约定或者是双方的合同买卖,但是如果说没有第三方公证的话,这份协议或者约定是基本上是无效的,所以关键看你们的协议和你们的相应的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具备法律效力的话,是属于房产中规定的具有法律保护效果的房产,但是如果说确定没有任何的依据或者是相关的证据的话,那么你这个协议是毫无用处的。
而且你们之间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所以关键看楼主的这份协议是否有效,建议楼主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找一个专门的律师来咨询一下,看看你们是否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这样的话能够确认一下房产究竟归属于谁,而且房产的以后的使用权究竟归属于谁?!

Ⅸ 占有的法律效力

占有的法律效力:

一、占有是一种法律保护的事实状态。占有不是一种权利,只是一种事实状态。这种事实状态就是一种对物的实际控制。物权法对其规定,并对这种事实状态予以法律保护,使其具有准物权的性质。

二、占有的对象仅限于物。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占有的对象仅限于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但须注意的是这里的物并非必须是独立的物,对某一独力物的某一部分亦可成立占有。

三、占有是对物具有事实上的管领力。这种管领力,就是对物具有实际的控制和支配能力。空间、时间和法律上的结合是判断事实上管领力的标准。空间上的结合表明特定物在特定人的控制下,时间上的结合要求这种控制有一定的连续性,法律上的结合强调控制的效力而非直接控制。

(9)房屋占用使用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稳定财产的占有关系,以维护物的秩序和社会平和,法律给占有以相当于本权的保护。分物权法上的保护与债权法上的保护。后者由债权法调整,本文不涉列。就物权法上保护,手段有二:即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与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

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乃在确保现已存在的事实上管领力,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并非有违私力救济禁止的原则。从消极方面言,指占有防御权,从积极方面看,指占有物取回权,二者合称自力救济权。自力防御权是指占有人对于侵夺或防害其占有的行为,得以己力防御之。

可见,系属一种自力救济。就行使防御权利主体言,指直接占有人或辅助占有人,而不包括间接占有人;就构成要件言,须以占有被侵夺或妨害为要件。

自力取回权系为贯彻占有保护目的,于消极赋予占有人自力救济权基础上,更进一步赋予对侵害人取回占有物的积极权能。立法根据被侵夺的占有物为动产还是不动产分设规定。如中国台湾民法第960条第2项规定:占有物被侵夺者,如系不动产,占有人得于侵夺后,即时排除加害人而取回之,如系动产占有人得就地追踪向加害人取回之。

热点内容
法治县创建方案 发布:2025-09-25 10:35:48 浏览:189
哈尔滨一法官在单位遇害 发布:2025-09-25 10:30:02 浏览:279
公正法治6 发布:2025-09-25 10:23:42 浏览:984
依法治校必要性 发布:2025-09-25 10:01:58 浏览:464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四十六条 发布:2025-09-25 09:57:33 浏览:393
关于域名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5 09:44:02 浏览:844
中国婚姻法2015新规定一妻多夫制 发布:2025-09-25 09:22:10 浏览:7
国企干部是否适用劳动法 发布:2025-09-25 09:20:53 浏览:881
2015年10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5 09:10:50 浏览: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依据 发布:2025-09-25 09:02:58 浏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