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Ⅰ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是连带责任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放弃连带责任一方是可以的。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案件的当事人,具有独立诉讼地位,享有法定的诉讼权利。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包括: (1)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自然人; (2)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 (1)刑事被告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 (2)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 (3)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 (4)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5)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与民事诉讼原告基本相同,如有权请求赔偿、申请回避、委托中国人参加诉讼、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等。其义务与刑事诉讼的自诉人基本相同。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与刑事被告人基本相同,但刑事被告人与民事被告相分离的案件,其被告人可委托诉讼中国人,且上诉权也只限于附带民事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之所以要求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是因为如果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在同一审级中解决,将导致这两种性质的诉讼在审理程序上的分离,达不到设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高效率、节省诉讼资源的目的,也不利于及时查清案情。但是,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刑事判决生效以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则不受刑事诉讼法有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期间的限制,可以按照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Ⅱ 刑事案件\'连带责任,应该怎么处理
连带责任是指各个责任人对外都不分份额,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承担责任。在权利人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民法总则》规定,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民法总则》和《担保法》均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上述法律规定表明,连带责任人承担了连带债务后,依法可以向其他负有连带责任的人追偿。根据连带责任的过错原则,连带责任的承担可按因侵权或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划分和判定,既可承担全部损失的赔偿责任,也可承担部分损失的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Ⅲ 杀人刑事案件的连带责任经济赔偿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补习班属于该法规范的“其他教育机构“,因此两个合伙人对被害学生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作为“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提供满足学生安全的上课环境,如果嫌疑人没有受到任何阻止就直接进入课室行凶,那么办补习班的合伙人存在重大过错,应当承担和其过错相适应的侵权责任。当然首先由嫌疑人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嫌疑人破门而入或打伤门卫闯入补习班课室,办班的人员已经尽了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由侵权人负相应的责任,办班人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至于具体赔偿多少,首先要看应不应当承担责任,如果要承担,还得看法院判决应承担的份额或者和受害人及其监护人协商的结果。死亡赔偿金是当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丧葬费是当地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受伤老师的费用也就是医疗费等相应费用。
Ⅳ 参与刑事案件的连带责任人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这要考虑参与程度,一般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Ⅳ 法律对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有何规定
证明责任是指利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义务。证明责任问题,主要解决对于诉讼进行和案件的实体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问题;一是承担证明义务的主体和条件;二是未能有效地履行证明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经过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特征已由职权主义转变为以当事人主义,但为有效查明案件客观真实,也保留了法官依职权调查证据的权利。在这种审判制度中,公、检、法三机关都负有查明案件客观真实的共同责任,就这个意义上说,均担负证明责任。这是证明责任的共性。由于三机关职能不同,是不同的诉讼证明主体,因此他们所担负的证明责任的具体性质和内容也不相同。检察机关因其控诉职能,对控诉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他必须向法院提出有效证据以证明其起诉指控。由举证责任所派生,他也担负一定的取证责任。为保证侦查取证的效率和效益,这种取证责任部分是由公安机关承担的。
因此可以说公安机关的证明责任是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所派生的取证责任。在我国的审判制度中,法院有义务采用法律所允许的必要手段查明案件客观事实,因此也承担证明责任,但是这种证明责任因法院担负的裁判职责而表现为审理义务。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原则上不承担证明责任,但因某些特殊原因,如追究某类难以证明的犯罪的特殊需要,法律要求被告人在某些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如我国法律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的规定,就要求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就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予以说明,如不能有效履行这种责任,就可能因其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而被定罪。这里所确定的说明责任,应当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证明责任。此外,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也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Ⅵ 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责任
被起诉的时候是中级人民法院,说明案情比较严重,你们6个人中有的人可能会判无期以上刑罚。你去法院拿传票,说明你正在取保候审,也许属于从犯,或未成年。
对方受到了伤害,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目的是要求人身损害赔偿,你们6个被告人如果不能确定哪一个是主要加害人,就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包括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你爸。当然你爸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诉状上写的是民事和刑事一起追究,判决的时候还是要将民事和刑事分别判的。
你应该赶快聘请律师介入,为你进行辩护。
Ⅶ 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
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简单讲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附带民事诉讼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3、有明确的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通常就是刑事被告人本人,也可以是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其他人;
4、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5、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6、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根据有关法理以及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诉讼已经成立。附带民事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所追究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追究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如果刑事诉讼不成立,附带民事诉讼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害人就应当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外,如果刑事诉讼程序尚未启动,或者刑事诉讼程序已经结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被害人遭受的必须是物质损失。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根据中国刑法和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事诉讼法的规定,均限定为物质方面的损失。但法律在不同场合表述又有所不同。刑事诉讼法第77第1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用的是“物质损失”;同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用的是“财产损失”;刑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用的是“经济损失”。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理解为在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上,物质损失、财产损失、经济损失三词同义,逻辑上属于同一概念。尽管在其他场合,三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
从实务上将可以掌握以下三方面内容:
1、要明确谁可以提起,即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请求权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权人有:(1)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可作为请求权人,这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补的。(3)人民检察院,在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下,也可以作为请求权人。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遭受损失的是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2)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3)人民检察院不是“应当”而是“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要明确谁对附带民事诉讼负有赔偿责任,即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责任人。包括:
(1)刑事被告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3)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注意在此种情形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仍然是未成年人本人,只不过由其监护人在诉讼过程中代行被告的权利、承担被告的义务而已,但是应当在法律文书中列明负有赔偿责任的监护人。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2月12日通过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4)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
(5)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在(4)和(5)情形下,遗产继承人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但是如果继承人声明放弃继承的,则不能将其列为被告。如果继承人不放弃继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数额应当以其继承的遗产数额为限。
(6)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这种情形主要是指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时的保证人,与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保证人应当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7)附带民事诉讼成年被告人的自愿代为承担赔偿责任的亲属,注意这里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年被告人的亲属并非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3、,要明确可以提起赔偿的范围,主要是被害人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失不属于赔偿范围。
Ⅷ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部分承担责任有哪些方式
目前国内立法只赔偿物质损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目前在学理届有观点认为应当包括精神损失。如对名誉权,荣誉权的侵害,应当包括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但是现行立法目前还不和独立的民事诉讼承担责任方式一样,只能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提起诉讼赔偿。
Ⅸ 取保候审保证人在刑事附带民事中承担连带责任的依据是什么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3条(请注意理解条文)
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Ⅹ 刑事诉讼法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是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