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负法律责任
⑴ 销售假口罩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销售假口罩要负的法律责任有:
1、违约责任。
2、产品质量责任。
3、惩罚性赔偿责任。
4、行政责任。
5、刑事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售出的产品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销售假口罩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应当依法对行为人判刑。
⑵ 医用口罩属于几类器械非法经营医用器械罪如何定罪
医用口罩属于二类。
⑶ 我2019年买了十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疫情期间卖给别人犯法吗
我2019年买了十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疫情期间卖给别人犯法吗?我认为只要你不是高价买出的,就不算违法,而且疫情期间口罩很紧缺,你还算做贡献了。
⑷ 摆地摊卖正规医用一次性口罩是不是违法如果是,会怎么处罚
是的,违法。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四章:医疗器械经营与使用
第二十九条: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贮存条件,以及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第三十条: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第三十一条: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处罚: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
(一)、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
(二)、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
(三)、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
有前款第一项情形、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4)医用口罩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情况,及时对医疗器械的风险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对分类目录进行调整。制定、调整分类目录,应当充分听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使用单位、行业组织的意见,并参考国际医疗器械分类实践。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应当向社会公布。
⑸ 销售已备了案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算违法吗
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当然违法。
⑹ 我下去送货给别人带了三件医用口罩被查到封掉了还要罚我款我该怎么办
销售医疗口罩医用口罩的话,必须要有完善的手续,要有资质,如果你提供不了相关的资料的话,那只有进行处罚。
⑺ 个人微信卖医用口罩属于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
分性质,某些专用口罩现在不让卖了,还有卖假货发布假信息,看影响大小金额大小,是有可能刑事拘留的,小事件小金额顶多罚款。
⑻ 商家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的口罩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商家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的口罩触犯刑法,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及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