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辅导
① 怎么学习法律知识
首先,要明确所要学习的法律,大体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制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其中民法又包括民法总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其次,市面上的法学类教材,辅导书,司法考试培训资料品类较多,难以选择,其中较为出名的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三大本,但与我来说实用性不强,内容繁多,花费大量时间却不方便记忆,我所采取的学习方式是纸质讲义加音频课件
推荐几个网站可以下载到课件,如考渡,学法网,法法网,法硕联盟贴吧等,下载语音课件,打印讲义,对照讲义听课件,推荐讲得很精彩的老师:其中钟秀勇老师讲的民法;韩心怡老师讲的民诉法;阮齐林,刘凤科两位老师讲的刑法和刑诉;张海峡老师讲的经济法,合同法;杨帆老师讲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学习初期选择基础班课程讲义和音频。后期选择提高班。
② 公务员考试辅导:如何应对法律知识的复习
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要考法律知识?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增加法律知识的内容。作为公务员来讲,尤其行政执法人员,他主要任务就是履行法定的职责,因此必须要求他在履行法定职责的时候知道他履行的是哪些法律规定的职责,行使这些权利的时候还有哪些约束、哪些规范、哪些程序,在公务员考试这关里,要特别强调加重法律知识的比例。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法律知识 在2007年以前,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 到了2007年,常识判断部分就全部考查法律基础知识,涉及宪法、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各地公务员亦有此趋势。 2003、2004年法律部分的比重相对而言还不是很高,但2005年便有了量上的大变化,无论一类还是二类在比重上都首次突破了50%,而在2006年的二类试卷中,法律常识在整个常识判断中达到了五分之四,直到2007年常识部分全部都是考查法律知识。“由此可见,近年来国家对考生法律知识的考察力度明显加大。”专家分析说。 公务员考试:对涉及法律部分考查的形式: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法律常识部分: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在定义判断中也有涉及。 2、申论之“依法行政”基础; 部分省: 3、江苏省公共基础知识中法律知识的考查; 4、上海专业课笔试中的《政法》一科。 国务院决定:公务员考试加大法律知识测查力度 六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二、大力提高市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五)加大公务员录用考试法律知识测查力度。在公务员考试时,应当增加法律知识在相关考试科目中的比重。对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公务员,还要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由此可见,法律基础这部分是很重要的板块,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复习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只考查法律知识,一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感觉比较头疼,这么大篇幅的法律知识该如何在短时间内娴熟掌握呢。其实恰恰相反,过于担心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于考生其实是一次轻快的调整。——因为1.考察范围缩小到法律知识,能使考生的复习方向更为明确和具体。比如科技知识,实际上你现在在准备,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准备,就如大海捞针,而法律知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知识点的。2.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并非是专业性考试,因此法律方面侧重法律的运用考核,考查的是运用法律条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从专业深度上不会太深,考察的目的来说,主要围绕与公务员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而且只考查这几部分知识里面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比如《行政诉讼法》中的管辖。3.再者,这些具体的法律知识对于我们将来走上公务员岗位之后的实际工作来说也更有实际意义。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并非是专业性考试,——因此法律方面侧重法律的运用考核,考查的是运用法律条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较之前几年,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试题会涉及的比较深入,比如说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把基础的法律知识做一下延伸,因此考生有必要对法律知识做一个梳理,并且适当的深入一步。 法律的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不能只是采用死记教科书。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复习阶段。由于大家已经认真学习过考试材料,所以强化复习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即记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熟悉现行法条和学会简单应用。(一)记牢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是法律的组成细胞,是学好、复习好法律知识的基石。如果不能准确地弄清其含义,就无法准确地理解法律的原理和国家立法的精神,更不能准确地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牢记基本概念,要注意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牢记学习材料给概念下的定义;二是注意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法律知识体系活的灵魂和精髓,离开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就成为了一些豪不相干零件。基本原理对于正确理解法律条文的意义十分重大,不懂原理就不能对所学知识逐类盘通,所学到的知识就是死路的。当遇到没有记牢的问题就没有办法通过分析理解来进行回答。 (三)熟悉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于法律、法规的数量十分多,非数日之功所能掌握,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有效,对此一定要纠正学法律者不读法律条文的错误倾向,做到条文与理论并重。作为应考者在准备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必须认真熟悉如下几个法律: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等法律中重要的知识考点。 法律的规定是死的,是具有权威性,在考试时一切理论如果与法律条文发生冲突,都是错误的,记错了法律条文,答题自然也不对。 (四)学会简单应用 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是在于应用法律知识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法律贵在实践、贵在应用,如在考试中的案例题,就是专门考查应考者应用法律条文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应用类的题型。在准备应考时,用于训练的案例一般比较简单的,不会出现分歧意见的,这样考试时才能有统一答案;那些有较大分歧、十分复杂的案例,很难得出大家都信服的答案,考试中一般不会涉及。 (五)复习步骤与考试的对应关系 上面所介绍的复习步骤,与考试题型之间有一定的直接对应关系,即每一个复习步骤都是针对一种或几种考试题型进行的。例如:记牢基本概念,目的是应付名词解释题和定义判断题(六)如何抓住重点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重点问题,但公务员考试由于采用题库方式命题和标准化的考核方式,所以涉及面较广,覆盖了各章节。如果只从考试的角度看,理论界公认的重点问题都会在题库之中,但不一定就会在本次考试中出现,所以抓重点就是要抓各章节中所提示的标题和法律条文。在抓重点时,还要注意:法律条文比理论重要;中国的制度比外国的制度重要;已有法律规定的内容比尚无法律的内容重要;无争论的问题比有争论的问题重要;有多种观点的问题以教材的观点为准。
③ 有关法律的知识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关比较多,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劳动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须提供赔偿,赔偿标准如下: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而女性员工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还享有三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④ 想学些法律的知识,是不是也有辅导班呢还是自己看书好呢
如果你是想达到专业的水平,或者想过司法考试,当然要看法学教科书,也有司法考试或是自学法律考试,法律硕士的辅导班.假如你天赋比较高,自己看书也行.
如果只是想有些普法的知识,还不如每天看看今日说法.
至于书没什么可推荐的,教科书不管是那个出版社的都差不多
⑤ 关于学习法律知识
看看中央一套的今日说法,中央12套的感兴趣的法律节目。学法律不一定内非得从理论书籍开始,还容有就是看一些跟自己紧密相关的民事法律案例书籍,里面带有法律学习的东西,另外,可以看些普法想资料,包括带图片的,总之,由浅入深,等你感兴趣了,去看法律理论书籍,就自然的不头晕了。祝你成为法律中人!你能行!
⑥ 想学法律知识怎么学
1、首先要学习法律知识,那么就要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法律人才,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建议大家可以买一些法律书籍,像《民法典》就是我们日常最为密切的法律。
2、其次就是可以在电视上面多看看《今日说法》这个节目来促进自己对于法律的认知和自我看法的养成。
3、还有就是法律频道,我们多看看以往的案例,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行为就会有着良好的规范。
4、还有就是我们可以使用互联网去找寻自己寻找的答案。
(6)法律知识辅导扩展阅读
法律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一些语言学的知识,像什么逻辑、修辞、搭配,必须要精通,否则学习法律永远就达不到真正的专业水准。
一个法律大师应该同时是一个语言大师,学好法律是有语言天赋并且通过钻研已经颇有造诣的人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系统学习语言学的意识,结合起来学,一起提高。
最重要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一些案例,运用所学过的法律理论和条文对其进行分析,找出是非曲直,分清黑白高下,对正确的言行给予理论上的支持,对不正确的则进行有力的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