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类案件的法律责任
① 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这一具体问题,我将为您进行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现实中,不少人都曾遭遇过环境污染侵权事件,而对这类侵权事件进行处理的时候无非就是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等。此时,受害者是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侵权者承担责任的,也就是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那么这个环境污染侵权是如何承担责任呢?
环境侵权责任人要承担的损失和费用包括因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修复生态环境产生的费用、行政处罚的费用等。
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一般要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 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② 破害生态犯环境罪罪名有哪些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一、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
二、 越境转移固体废弃物的犯罪,包括:1、进境倾倒、堆放、处置固体废物罪;2、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3、公民个人或者单位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四、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包括:1、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频危野生动物罪;2、非法狩猎罪。
五、 毁坏耕地罪。
六、 破坏矿产资源罪,包括:1、擅自采矿罪;2、破坏性采矿罪。
七、 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八、 破坏林木罪,包括:1、盗伐林木罪;2、滥伐林木罪;3、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4、公民个人或单位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罪。
③ 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强化经济和谁责任
对发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按照规定查处应当追究谁的责任。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二)批准开发利用规划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核准)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
(三)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不力,不按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四)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
(五)不按规定报告、通报或者公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信息的;
(六)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责任的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追究相应责任。
(3)生态环境类案件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五名党政领导干部将因未能保护环境而被追究责任
绍兴城市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实施办法将“追究生活”,作为一个原则,具体地说,科学和绿色发展需求,导致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那些负责是否已经转移,工作轮换,晋升或退休,必须严格追究责任。
对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员,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统一组织召开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破坏调查联席会议。要从公开责任决定、加强监督等方面,开放公众监督和举报渠道,搭建环境损害曝光平台,推进环境公益诉讼。
建设蓝天、绿地、碧水、美丽的绍兴,是这个城市的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如何用铁腕守护生态环境?近日,市印发了《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破坏问责实施办法》。首次从制度上对党政干部生态环境责任进行追究,建立党政干部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的各项改革规定,要由各级党和政府领导负责。
因此,在实施措施中,“领导力”被列为主要的问责对象。有五类问责目标:
1、石志开发区区、县(市)党委、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成员;
2、区、县(市)党委、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领导成员;
3、市开发区区、县(市)党委和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四是乡(街)党政领导小组成员;五是党委、党委指定的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
《绍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条例》(试行)配套“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党和政府的责任”、“一对责任”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团队成员,特别注意负责行业业务同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和部门,应当承担整体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人负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综合监督和领导。
其他有关主管人员对经营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其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生产经营主管人员,应当以本单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人员为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问责以党和政府领导为核心,旨在推进党委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责任,落实权利和责任平等原则,实现问责目标全覆盖。”业内人士认为。
④ 对发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按照规定查处应当追究谁的责任
对发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按照规定查处应当追究谁的责任。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二)批准开发利用规划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核准)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
(三)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不力,不按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四)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
(五)不按规定报告、通报或者公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信息的;
(六)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责任的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追究相应责任。
(4)生态环境类案件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五类党政领导干部将被追责
《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将“终身追究”作为原则之一,明确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轮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任追究由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责任追究决定,还将通过畅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建设环境损害曝光平台、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等,强化监督。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绍兴,是全市人民的美好向往。如何用“铁腕”为生态环境护航?我市近日出台《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首次对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起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度。
追谁的责?五类领导干部
要使生态环境领域的改革规定落到实处,关键要靠各级党政领导干部。
因此,《实施办法》将“领导”列为主要追责对象。追责对象主要有五类:
一、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成员;
二、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领导成员;
三、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四是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五是党委和政府任命的企事业单位有关领导成员。
配套的《绍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在抓好分管领域、行业业务工作的同时,按有关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
其他相关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单位的法人代表和其他生产经营的负责人是本单位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相关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责任追究聚焦党政领导,旨在推动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担责,落实权责一致原则,实现追责对象的全覆盖。”业内人士认为。
追什么责?有51种情形
什么样的情形会被追责?《实施办法》根据五类对象,区分了不同情形。
追究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成员责任的情形共有18种。比如,“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一打三整治”和美丽绍兴建设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的;环境质量考核目标连续两年未完成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的。
追究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领导成员责任的情形有5种。
比如,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应当依法由政府责令停业、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停业、关闭的,或者支持、放任已被责令停业、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恢复生产、经营的。
追究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责任的情形有9种。比如,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查处不及时或者避重就轻处理的。
追究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责任的情形有9种。比如,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垃圾禁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森林灾害防控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追究由党委和政府任命的企事业单位有关领导成员责任的情形有10种。比如,不按照国家规定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的,或者使用、转让淘汰的工艺、设备的。
《实施办法》还强调协作精神,明确“地区和部门之间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协作方面推诿扯皮,主要领导成员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也要追责。
⑤ 违反环境法规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环来境保护法》的源规定,肯定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具体规定的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就会不同。
比如: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再比如: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因此,你想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否违反、违反后会受到何种处罚,你可以在网上查阅《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部分,自行对照。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⑥ 环境污染案件损害赔偿,刑事责任怎么界定
1.污染环境罪有两个量刑幅度:(1)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重污染环境”“后果特别严重”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中有明确的界定。
2.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一般包括:(1)生态环境损害应急处置费用,包括应急监测、排查以及清除污染费用;(2)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费用,包括赔偿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制定、第三方监理、修复效果后评估等合理费用;(3)生态环境损害损失费用,包括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费用;(4)生态环境修复费用;(5)其他应当赔偿的费用,比如代理环境公益诉讼的律师费。具体费用多少,是需要通过评估鉴定来确定的。
3.污染环境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失的,还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⑦ 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防沙治沙法 2001.8.31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2009.8.17
海洋环境保护法回 2013.12.28
大气污染防治法答 2000.4.29
水污染防治法 2008.2.28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3.20
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9.8.27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9.30
森林法 2009.8.27
森林法实施条例 2011.1.8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1982.2.27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1985.7.6
草原法 2013.6.29
城乡规划法 2007.10.28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88.12.20
城市绿化条例 2011.1.8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011.1.8
城市供水条例 1994.7.19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2013.10.2
仅供参考。
⑧ 环境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功能分别是什么
环境法律责任,是指环境法主体因违反其法律义务而应当依法承担的,版具有强制性权否定性法律后果,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和环境刑事责任三种。①行为人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某一环境行为或相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干扰该国家或地方之环境行政管理,污染和破坏环境境,危害公共或个人之财产或人身生命或健康的安全,所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②是一国或地区违反国际法规定、违背其应履行的环境保护国际义务,致使他国或地区的环境或国民遭受污染与破坏之危害,所应承担的国际环境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定的经济赔偿责任和道义责任。
环境法律责任具有如下特征:
(1)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为必要前提;
(2)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实行无过错责任制;
(3) 违法处罚趋重化,主要表现为加重了行政处罚的程度、 实行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定特别刑法严惩环境犯罪、实行两罚或
多罚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