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❶ 15岁,我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作文300
1、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回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答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没有年龄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3、行政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提问者评价
谢谢!
❷ 15岁的孩子要对哪些犯罪负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典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专达到这个年属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即对某些已经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年满十四周岁的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就达到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❸ 十五岁负刑事责任吗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这样的: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❹ 15岁拿刀捅伤人应该负哪些法律责任
一、刑事责任:
若是以杀人为目的,则涉嫌故意杀人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若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则涉嫌故意伤害罪。
如造成重伤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未造成重伤的,则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民事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民事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需根据具体情形确定赔偿数额。若构成伤残等级还有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0年*伤残系数。
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❺ 15岁算犯法吗
1、刑法17条规定第二款,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强奸、故意版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权死亡、贩毒、投毒、放火、爆炸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刑法17条规定第一款,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14周岁至16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触犯以上8种严重暴力罪行之外的其它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3、治安管理处罚法21条第一款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于拘留的,不执行拘留。
对于不执行拘留的情形的,应当给予行政罚款。
4、无论未成年人是否触犯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客观事实确实存在,都必须依法承担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5、未成年子女给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7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1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1条
❻ 你知道15岁有什么要付什么法律责任吗
我国刑法基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依据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政策,对法定年龄作了如下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其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因而也不承担刑
事责任。这是对刑法第17条的规定进行解释得出的当然结论。刑法理论通常称此时期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事实上可称为完全无犯罪能力时期)。之所以如此规定,一方面是因为不满14周岁的人,还处于幼年时期,身心发育不成熟,一般地说,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与意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又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基于刑事政策的理由。刑法的这一规定具有严格性与绝对性,司法机关必须遵守。即使差一天乃至一小时,也不能突破刑法的规定,不允许以行为人发育早熟、具有辨认控制能力为由,将不满14周岁的人的行为以犯罪论处。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2],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第17条第2款的明文规定。刑法理论通常称这一时期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或许称为相对有犯罪能力时期更为合适)。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基于以下理由:(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认控制能力,对严重犯罪行为已具有辨认控制能力,所以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所列举的上述犯罪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此外的行为的,不成立犯罪,也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既有辨认控制能力程度的根据,也有刑事政策的理由。(2)刑法列举上述几种犯罪,除考虑犯罪的严重性外,还考虑了犯罪的常发性,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通常实施的严重行为的范围。事实上还有许多犯罪的严重性并不轻于上述几种犯罪,但由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往往难以甚至不能实施,故刑法未作规定。(3)刑法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其前提是成立犯罪的范围),不作概括性规定而予以明确具体规定,既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又有利于更有效、更准确地处罚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减少司法实践中的分歧,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有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重教育、轻处罚的刑事政策。
❼ 15岁的孩子触犯法律应负什么责任
一半是监护人和孩子都要付责任,因为14周岁以后都要视案情而定, 情节较恶略的就单说,一般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家长负责民事赔偿责任。孩子有可能去管教所劳教所,一般都是从轻处罚。。
❽ 满15岁可以判刑吗
对于十五周岁的未成年只有犯法律规定的八种恶劣罪行才可以判刑。对于已满十五周岁的未成年的人,如果是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且不能判处死刑包括死缓。
【法律分析】
刑事责任年龄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也是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是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来确定的。按照国家刑事法律的规定,只要是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那么就应当负刑事责任。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刑事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国家的法律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律规定的八类恶劣罪行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三、相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或者恶意补足年龄阶段),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四、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国家法律之所以规定这样的犯罪年龄阶段,其目的是有效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其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着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法律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但是科学的,而且是合理的。在认定年龄的时候可以利用书证,也就是户籍证明、出生证等等,还可以提供证人证言或者是利用医学科技来进行年龄鉴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❾ 和15岁发关系要负法律责任
你好,根据您的表述,未说明15岁是男性还是女性,因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与15岁未成年男性发生关系,若该男性同意,则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情况是与15岁未成年女性发生关系,如果对其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则无论其是否同意,均构成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因此未满14周岁的幼女不具有性同意的能力,只要与其发生关系,就以强奸罪论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第二百三十六条的基础上新增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女性与符合规定的负有特殊职责人员发生关系,不论该女性是否同意,都会构成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结合法条可知,与15岁未成年女性发生关系,不会构成强奸罪,但如果是对其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就构成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如果你与15岁未成年女性发生了关系,且负有照护职责,若该行为发生在2021年3月1日以前,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因为《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
(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在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三十六条之一:“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该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前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