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会计离职后的法律责任
① 会计辞职后还有责任吗
只要是合法的工作,会计辞职后没有责任。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辞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法》第31条《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双方约定的超过30天的提前通知期的规定,则在劳动者通知30天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解除。
但是以下四类人员辞职必须经过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批准,否则是不能辞职的:(一)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辞职后对工作可能造成损失的;(二)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三)从事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四)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且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
② 财务主管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财务主管需承担如下责任:1、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的责任;2、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的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3、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离职时的的交接手续;4、单位负责人不得报复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一条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③ 财务负责人离职时已办理交接手续还要对在职期间的账务承担法律责任吗
财务负责人离职办理离职交接手续了,但是对在职期间的账务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说在职期间账目不清楚,然后就辞职那人人都这么做,法规何在呀?
④ 我是一名会计,我已经离职4个月了,现在公司说我的账做错了,要我赔钱怎么办
我是一名会计,离职已经四个月了。最近,我的前公司声称我处理的账目存在错误,并要求我赔偿损失。面对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作为会计人员,我应当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主动回到前公司配合调查,以便查清问题的真相。
其次,关于赔偿金额的问题,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如果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因此,如果确实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单位有权要求赔偿,但需要提供实际损失的证据。如果单位无法证明损失或者没有实际损失,我有权拒绝赔偿。
此外,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根据《会计法》,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责任。其次,由于会计工作通常会有主管和经理进行复核,他们同样应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责任。再者,从法律角度来看,责任的分摊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根据职位高低,承担相应的大小责任,财务主管通常会负担主要责任。最后,如果账目出错并不直接导致公司经济利益的损失,或者可以通过向客户追讨款项来弥补损失,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无理要求赔偿。如果遇到对方公司拒绝退款,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解决,常规的诉讼期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