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达书面通知的法律效力
㈠ 如何书面通知才有法律效力法律上有很多规定需要通知对方,但对方可以说没看到这份通知,怎么办
必须要具备司法机关的公章的书面通知书才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为确保被诉讼方收到诉讼通知,必须有送达回证,并有被送达人的亲笔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节 送 达
第八十四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送达方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有关机关和单位的诉讼活动。
关于书面通知都有一个送达回执用于证明书面通知已送达的情况。
是司法机关依法将诉讼文件送达收件人的凭证。送达回证是司法机关依法送达诉讼文件的证明文件,是计算期间的根据,是送达程序的必要形式。
(1)下达书面通知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七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九条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第九十条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第九十一条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㈡ 通知的法律效力
应该是最后产生的通知
口头通知应该有证人
㈢ 一张书面通知纸,签了名算合成书吗有法律作用吗
算的。关键在内容,而不在于形式
㈣ 书面形式通知用什么方式交给对方具有法律效益
经公证的快件和挂号最具有法律效力。
㈤ 意见和通知的法律效力
通知下达既具有法律效力,在同一机关内指定的意见与通知上的内容不同时,应该看通知。
意见和通知的区别:
1、定义: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
2、文体: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通知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3、法律效力: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通知下达既具有法律效力。
(5)下达书面通知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④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㈥ 什么叫书面通知哪些具有法律效应
邮件、短信、信函、通知、告示都算书面通知,而且都有法律效力。
拓展资料:
相关书面通知需要及时通知对方,大概有如下方式
1、在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一般现在双方可以合同中约定送达的地址,相关送达材料以合同约定送达的进行送达,不管对方是否收到,以寄出为送达;
2、当面签收,这个是最直观、清楚的送达方式;
3、邮寄送达,普通的邮寄送达,根据对方的经验地址或住所地进行邮寄送达,送达日期以邮件签收为准;
4、当然还有其他送达方式,比如传真送达、电子邮件送达等。
书面形式,是指以文字表现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的合同形式。合同书以及任何记载当事人要约、承诺和权利义务内容的文件,都是合同的书面形式的具体表现。《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书面形式的最大优点是合同有据可查,发生纠纷时容易举证,便于分清责任。因此,对于关系复杂的合同、重要的合同,最好采取书面形式。但双方当事人均承认的口头合同,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的口头合同,法律认可的其他口头合同有效。
㈦ 国务院通知 的法律效力
属于行政法规,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专文件的总称。属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2015《立法法》最新修订),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修改。
通知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标题的常规写法,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㈧ 书面通知形式有哪些短信通知能视为书面通知吗具备法律效力吗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抄、信件和数据袭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短信通知也视为书面通知,具备法律效力。
所有的通知形式都只是作为一种证据,法律效力看证据证明力决定,短信有效力,但是不会很高,最好是用书面通知让对方签字表示收到,其次是快递并以快递回执作为证据,短信为下策,因为这只能证明你给他发过通知,但如果对方把收到的短信删掉,他完全可以说自己从来没收到。
合同书。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多种,最通常地是当事人双方对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协商订立的并由双方签字(或者同时盖章)的合同文本,也称作合同书或者书面合同。
㈨ 八部委下达的通知 有法律效力吗
属于行政依据,也可以成为判案的依据(即法律法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