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有人把别人卖了的法律责任吗

有人把别人卖了的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12-06 01:31:19

『壹』 把自己的银行卡卖给别人,别人用来诈骗了,我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你把银行卡卖给别人,别人用来诈骗。首先是银行卡是不能买卖的,你触犯了买卖证件罪。他人去诈骗你犯了协从罪。一旦诈骗数额较大,你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供你参考。

『贰』 介绍别人买卖铁的中间人用付法律责任么

介绍别人买卖铁,是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版合同的媒介权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居间人只是提供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至于双方是否达成合作,签订合同,居间人不承担责任,当然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居间人的责任在于,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叁』 有人偷东西再卖给别人,买的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一、为自用而收购赃物不以犯罪论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购买赃物的目的是“自用”,主要是出于生活中使用的目的而购买,如购买自行车、摩托车等用来自己出行,购买高压锅用来做饭等等。一般情况下,购买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等用于生产经营的,不能认定为自用,自用的范围应严格掌握在生活用品范围内。(2)所购买赃物的价值,刚达到《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3000元至1万元的数额。“刚达到”,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正好达到,而是超过不多。如某省制定的标准是3000元,那么,3000至4000元一般都可以理解为刚达到,但如果数额超过50%以上,即在4500元以上,一般不能认定为“刚达到”。(3)行为人认罪、悔罪并且退赃、退赔的。
二、为自用而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行为的,应综合考虑涉案财物价值、退赃退赔等情节,酌情从宽处罚
行为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而实施转移、收购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行为的如何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人为自用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财物价值刚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标准,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在《解释》出台前,没有司法解释涉及该问题,司法实践中也很少对行为人是自用还是转售牟利等进行区别量刑。《解释》之所以对“自用”的情形专门作出规定,主要是基于刑法谦抑性原则并根据这类行为人主观恶性小的特点而制定的。司法实践中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人基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职业收赃者,转卖牟利的;第二种是为了帮助上游犯罪分子逃避司法机关追诉的人;第三种则是贪图便宜、自己使用的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主要打击的对象是职业收赃者,正是由于职业收赃者长期、稳定的掩饰、隐瞒行为,使得上游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抢劫、抢夺等犯罪时无所顾忌,进而极大地妨碍了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的追诉,而对于收赃自用的行为人,虽然客观上也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司法机关追诉,但其主观恶性比职业收赃者小得多,司法实践中不乏一些行为人仅收购一辆电动自行车或者家用电器自己使用,价值刚刚达到3000元,没有必要一律作为犯罪处理。《解释》对“自用”作出出罪和从宽处理的规定就是要体现对此类犯罪处罚时“轻其轻、重其重”的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解释》的上述规定应当注意两点:
一是行为人为自用而实施掩饰、隐瞒行为的,在本质上是构成犯罪的,但因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小,事后恢复性措施到位,而不作犯罪处理或者虽然追究刑事责任但酌情从宽处理。这与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是有本质区别的。在不作犯罪处理的情况下,需要适用《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部分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而不能仅适用《解释》第二条第二款。

『肆』 偷东西叫别人倒卖,倒卖人应该受什么法律责任

偷东西的人如果达到盗窃罪的通常是¥1000以上那么构成盗窃罪,如果让其他人帮你倒卖,或者是直接卖给其他人,这个买的人就构成销赃罪,盗窃人可能会相对来说定罪,量刑重一些

『伍』 把朋友的车卖给别人了买车的人有责任吗

买车的人如果事前不知情的,那么买卖行为合法有效。车辆所有人可追究卖车者的法律责任。

『陆』 误把别人的股票卖了,造成损失,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这个我有点纠结,你能把别人的股票卖了,这说明了什么?补偿损失就可以了吧,再说股票这东西没有最高没有最低,假如你卖了后大跌那是不是你可以索要佣金呢?

『柒』 10多岁卖了枪给别人,现在派出所找上门了,我要负法律责任吗

不用,10岁属于完全无行为能力,不用负法律责任。不过话说回来,10岁,你的枪哪来的

『捌』 借别人东西偷偷卖掉,算犯罪吗

1、借别人东西偷偷卖掉不算犯罪,属于民事纠纷。
2、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对于借别人的东西偷偷卖掉的行为,《刑法》并未将其规定为犯罪,因此不构成犯罪。
3、借别人东西偷偷卖掉,借东西的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形:
(1)卖掉所借东西的行为有效,第三人善意取得该物。这种情况下,借东西者要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法律责任,因为其借东西的行为是合法的,而且购买者善意取得该物,所以在借东西的人不能返还原物的情况下,应当赔偿损失。
(2)卖掉所借东西的行为无效。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可以行使追及权,要求购买人返还原物,并可要求出卖人赔偿损失。

『玖』 如果不经他人同意卖了别人的物品,要不要负责法律责任是不是犯法了

这个是侵权他人物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赔偿侵占他人物品或是同等价值的物品。

『拾』 我想问一个法律问题,如果有人卖二手手机,买主如果发现二手手机是偷来的,卖主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我认为,如果是卖主偷来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或《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处罚。
如果卖主明知该手机是偷来的,而收购并销售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或《刑法》第312条的规定处罚。
如果卖主不知该手机是偷来的,而收购并销售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热点内容
法院电话打不通 发布:2025-09-19 22:20:49 浏览:186
条地方性法规 发布:2025-09-19 22:18:04 浏览:589
芬兰刑法典20欧元 发布:2025-09-19 21:54:39 浏览:457
婚姻法最新最高院指导意见 发布:2025-09-19 21:53:55 浏览:45
2013法律援助先进典型 发布:2025-09-19 21:15:15 浏览:659
法律顾问费能否用工资做帐 发布:2025-09-19 21:06:21 浏览:910
依法治市在依法治国的关系 发布:2025-09-19 21:06:12 浏览:827
司法怎么解释 发布:2025-09-19 21:05:08 浏览:955
责任书签订根据哪个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9 21:02:10 浏览:902
小民法和大民法 发布:2025-09-19 20:57:39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