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初中生造谣是否会负法律责任

初中生造谣是否会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11 23:40:58

『壹』 造谣者和传谣者分别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现行刑法第291条第二款的规定:假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搜集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许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成心在信息搜集或许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捣乱社会次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管束;形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现行刑法第291条第二款的规定:假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搜集或其他媒体上传播,要承当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司法义务。

(1)初中生造谣是否会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谣言受害者可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一般来说,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况如下:

1、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2、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用、侵害遗体、遗骨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的;

4、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损害。

谣言受害一方如果是受到他人通过发布谣言的行为贬损受害人的人格,破坏了受害人的名誉,严重的影响了受害人的生活和工作,给受害人的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的话,可以找相关证据要索赔精神损害赔偿。

『贰』 诬陷、造谣需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这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回;
(三)消除危险答;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请参阅:《民法通(总)则)》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应规定。

『叁』 造谣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侵权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造谣肯定要承担法律责任,没造成严重后果者,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承担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者,则涉嫌构成侮辱、诽谤罪。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

『肆』 谣言止于智者,网上造谣需承担法律责任

网上造谣确实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如果自己的造谣行为对别人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构成诽谤罪。

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信息都可以迅速传播数据,所以互联网时代对于谣言的约束会变得更强,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需要更加谨慎,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而对别人造成不良影响。

网上会有很多造谣的事情。

这些造谣的事情其实分两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恶意造谣,第2种情况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谣言。我觉得不管针对哪一种情况,造谣行为其实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当事人的感情,甚至会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重要影响。我们在娱乐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造谣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都的背后都有所谓的利益关联,甚至会有一些利益矛盾存在。

『伍』 以后造谣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以前、现在、以后,造谣都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追究治安责任或刑事责任。

『陆』 造谣,传谣,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关于造谣、传谣的罪名有哪些来源: 新传奇 2019年第27期6月26日晚,网传贵州毕节、凯里等地“疑似幼儿园、孤儿院被重金贿赂养成幼儿满足兽欲”,疑似有儿童被成人性侵,手段情节十分恶劣。6月27日,贵州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发布官方通报,称网上传播的“毕节、凯里有未成年儿童被性侵”照片,均为赵某某从网上收集,信息系其编造。对于在网上造谣的人,法律将如何对其进行严惩呢?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的王亮律师表示:如果该事件确系谣言,造谣者必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这个罪名主要是指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并在信息网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涉及“造谣、传谣”的罪名也远不止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这一条,不同犯罪对虚假信息范围的界定各不相同。常见的关于“造谣、传谣”的罪名有: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四、投放虚假危险物

『柒』 15岁,辱骂造谣,会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按照《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网上造谣攻击他人者,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法律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其次应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网上骂人实际上公然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只不过侵权的方式和载体比较特殊而已。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及网上言论的随意性,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网上辱骂他人,对他人名誉带来的损害比日常生活中辱骂他人更加严重。所以利用互联网骂人,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网上公然侮辱他人,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构成侮辱罪而承担刑事责任。依照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就网络上骂人传播的速度、范围以及影响力来看,应该认定为“公然”。刑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捌』 网络谣言对人身伤害巨大,随意造谣的行为应该被要求负刑事责任吗

在现在网络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那种网络谣言对于人身的伤害也是非常的大,所以造谣这样的一种行为,也应该被要求负一定的刑事责任,因为法律并不是可以逃脱的一个地方,不要认为在网上乱说话就不会被制裁。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总是会用于一些不好的言辞去攻击别人,那样给许多人也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而且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在不断传播的时候,会让一件假的事情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成为真的事情,这也可以看到网络造谣和传播是多么的迅速。相信对于很多理智的网友来说,这也是非常不可信的,能够时刻的保持理智去利用互联网,才是一件真正该做的事情,为了不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在网络上发言也一定要谨慎和正面。

『玖』 造谣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侮辱诽谤,要情节严重才能入罪,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是没很大危害这个有些难度了~~你可以向造谣人协议下,如果他继续是这样,你就寻求法律途径看看吧~~

热点内容
道德与法的关系是什么 发布:2025-09-18 21:57:29 浏览:584
党纪处分条例暂行规定 发布:2025-09-18 21:55:04 浏览:923
南通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9-18 21:44:23 浏览:495
找长春律师 发布:2025-09-18 20:53:59 浏览:808
个税修订和房产税立法 发布:2025-09-18 20:21:20 浏览:727
经济法所有日期 发布:2025-09-18 20:11:52 浏览:696
司法解释和条例 发布:2025-09-18 20:11:51 浏览:169
新都桂湖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18 19:51:05 浏览:229
智能司法库 发布:2025-09-18 19:37:16 浏览:461
铁岭微法院 发布:2025-09-18 19:30:36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