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❶ 裁决书自作出什么时候起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内容有对生效时间进行书面确定,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决书内容核实生效时间。
❷ 仲裁裁决是作出之日还是送达之日起生效
1、《仲裁法》第五十七条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2、《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2)仲裁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五十七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可见,与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
一裁终局制度是仲裁程序简便、迅捷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排除了一裁两审的可能性,同时也否定了一裁复议和两裁终局的制度。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均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当事人必须履行生效的裁决,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不实行强制管辖而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约定,使得一次裁决即为终局的制度有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种终局性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加,而是当事人在订立仲裁协议时的约定。实践表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除受仲裁的保密、迅速、费用低廉等特点所吸引外,最主要的就是期望获得一份终局裁决,以避免繁琐、漫长的诉讼程序。
这一制度所给当事人带来的潜在利益,为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所认识,而且裁决为专家所作,裁决的质量有保障。法律应当对当事人这种谋求裁决终局性的合理期待予以保护。
❸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是自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吗
不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❹ 为什么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是因为仲裁是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实行的是一裁终局制度。
《仲裁法》第九条规定: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❺ 仲裁裁决书自什么时候起发生法律效力
商业仲裁,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生效。双方当事人都不得提起诉讼。应当按照裁决书规定的时间去履行。如果到期不履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❻ 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书自( )起发生法律效力。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裁决书发生效力的时间。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适用一裁终局原则,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❼ 仲裁裁决书自( )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题 谢谢了
d吧 呵呵
采纳哦
❽ 仲裁裁决书自什么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仲裁裁决书的生效方式因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种方式。
2、第一种:仲裁裁决书自裁回决收到之后双答方都在15天之内没有起诉到法院而生效。
3、第二种:双方在裁决书收到之日起15天之内起诉到法院,而法院的最终判决维持仲裁裁决结果,则裁决书自法院最终判决生效之日起生效。
4、第三种:当仲裁裁决书是一方当事人缺席情况下作出的,则仲裁裁决自公告送到之日起60日后生效。
❾ 9、仲裁裁决书自( )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作出
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裁决书一经作出,与终审法院的判处一样,即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