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不当追究法律责任
❶ 言语辱骂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了治安管理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按情况严重程度不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言语不当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言语辱骂形成犯罪的条件:
1、侮辱他人的行为。
行为的主要手段有:
(1)、暴力侮辱人身,这里所讲的暴力,仅指作为侮辱的手段而言。例如以粪便泼人,以墨涂人,强剪头发,强迫他人做有辱人格的动作等,而不是指殴打、伤害身体健康的暴力。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和行为,则应以伤害罪论处。
(2)、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
(3)、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2、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
所谓“公然”侮辱,是指当着第三者甚至众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公然并不一定要求被害人在场。
3、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无特定对象的谩骂,不构成侮辱罪。死者不能成为本罪的侮辱对象,但如果行为人表面上侮辱死者,实际上是侮辱死者家属的,则应认定为侮辱罪。
4、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虽有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但不属于情节严重,只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
❷ 用言语气死别人,会触犯法律吗会被判刑吗
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行为人是否知道被害人版的权病情;
2、被害人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
3、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存在希望或者放任“语言过激而导致被害人病发死亡”这一结果的主观恶意;
4、行为人语言过激的程度;
5、行为人的事后态度,如赔偿等问题。
如果为已知被害人患有会因情绪激动而造成身体损伤或死亡的疾病,同时抱有使被害人疾病发作的目的,对被害人进行言语攻击,致被害人死亡,行为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行为恶意程度,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
同时行为人要承担对被害人家属的赔偿责任。
❸ 蒙牛产品主播在平台言语不当是否会负法律责任
蒙牛产品主播在平台言语不当是会负法律责任,都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何况现在的自媒体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基本网络覆盖了每一家用户,只要有一台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因此在言论自由上来讲,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如此,频频出现了网络暴力的现象。随后,法律也明文规定,在网络平台有损害他们利益的,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在直播电商带货这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带货主播为了追求流量、追求利润,不正当的手段去达到目的,好像在试探法律的边缘。比如该蒙牛产品主播的言语不当,肯定对当事人的形象或者利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果当事人追究责任,是不可否认。
那么该如何进行绿色的直播带货呢?我认为每一个行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努力。在几年前直播带货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带货一姐薇涯、一哥李佳琦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每天直播几个小时,直播前的试货、筛选等前期准备功夫,都是一步一步的,没有半点掺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货品质量好,对他们直播间的粉丝的福利好,这是吸引粉丝和留住粉丝的关键地方。所以,如何评价一个主播带货的质量好不好,就看他们的粉丝的评价。
❹ 在开庭中当事人言语不当会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我国宪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全国人大组织法第四十六条作了补充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❺ 语言伤害是违法行为吗国家什么法律对言语伤害作出为违法行为吗
语言伤害是违法行为,可能会处犯到侮辱罪,但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侮辱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12月28日)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5)言语不当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罪行认定:
1、合法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
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
2、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法人的名誉可以构成民事侵权行为,而不构成侮辱罪。
(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
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3、一般侮辱违法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❻ 发表不当言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表不当言论要看是什么样的不当言论,如果是造谣诽谤这种比较严重的不当言论的话,还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要是那些比较不影响他人不触犯法律的不当言论,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就像是贺军翔在采访中说自己希望下一胎能够生一个儿子,如果要是生不了儿子的话,他是不想要那个孩子的。这个不当言论虽然也比较过分,但是不是特别严重的,没有触犯什么法律,所以他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过贺军翔这一番言论还是让一些网友非常愤怒的,因为网友觉得男女平等,怎么这个孩子如果不是男孩子,你就不想要你的亲生孩子了吗?大家都对贺军翔重男轻女,这一点是比较愤怒的。
而且现在我国的一些女性也开始要求自己的权益了。对于这种重男轻女的明星,肯定是要抵制他们的。所以贺军翔才对自己的不当言论发表了道歉声明。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自己的言行有可能就会给别人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❼ 山东公职人员发表不当言论被免职,他会被追究责任吗
山东公职人员发表不当言论被免职,他会被追究责任的。在现在这个社会,都是要为自己说过的话,是要负责任的,而且这个案件中的主人公是山东的公职人员,更是这样了,他是很多人的榜样,如果发表不好的言论,会被很多的人效仿,这样就会造成一个不好的局面。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散布谣言,或者是一些不好的言论照样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以上就是我个人的态度对于此事,希望大家可以认真仔细的瞅一瞅,对大家的帮助是的非常的大的。
❽ 因双方矛盾发生言语冲突导致一方突发死亡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这个需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及吵架导致猝死的情况,来确版定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权。
1、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任何恶意,很正常说话,因为对方比较激动导致死亡。主观上既没有杀人、害人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实施杀人、害人的行为,因此对死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2、双方在主观上都有过错,吵架、斗嘴的环境、用语的激烈程度不同,行为人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另外,双方在公众场合,用语激烈,对受害人进行侮辱、诽谤,受害人无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气绝身亡的,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