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指导行为的法律责任

行政指导行为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1 11:17:38

A. 行政指导行为 需要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诉讼的受理范畴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除此均不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行政指导行为和行政建议行为均不具有行政强制性、确认性、处罚性,它只是行政机关对其管辖职权范围内的事情的一种倾向性的意见或观点,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无论采纳与否行政机关均不予行政职权干涉,如果行政机关对于管辖对象不予采纳其行政指导或建议,而采取强制行为,则演变为具体行政措施,相对人对其行政强制措施是具有诉权的,该行政措施至少因程序违法而应被撤销或确认违法。

B. 行政指导行为是否纳入行政诉讼范围,我国现行法律是怎么规定行政指导行为的可诉性的 求专家解答

无特定对象普遍性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是行政诉讼的范围!但是具有特定对象的行政指导行为其行为又影响特定对象的权益的属于可诉范围!

C. 行政指导法律责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法律责任的分类 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 一、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的特点是: 第一,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构成犯罪,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与作为刑事责任前提的行为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 第三,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罪刑法定。 第四,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因而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 第五,刑事责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责任。同时,刑事责任也包括集体责任,比如“单位犯罪”。 二、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功能与特点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的特点是: 第一,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当然也具有惩罚的内容。 第二,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也包括其他责任方式。 第三,民事责任主要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多数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可将民事责任分为:违约责任、一般侵权责任、特殊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是: (1)所违反的义务及所依据的法律不同。违约责任是行为人违反了约定的合同义务,侵权责任是行为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不得侵犯他人权利的义务,不以当事人之间事先存在的合同关系为前提,它主要依据民事法律中有关侵权行为致人损害的条款来确定。 (2)受侵害的权利和利益的性质不同。违约行为侵害的是合同相对人的债权,属于相对权,侵犯的是特定个人的利益;侵权行为侵犯的是受害人的健康权、人格权、生命权以及财产权,属于绝对权,某些侵权行为所侵犯的是社会利益。 (3)受害人与责任人的范围不同。违约责任的受害人是特定的,只能是合同关系的相对方;侵权责任的受害人不一定是特定的,他可以是某一缺陷产品的购买者,也可以是不特定的第三人。 (4)责任的构成不同。违约责任以违约行为的存在为核心;一般侵权责任则要求不仅存在侵权行为,而且存在损害事实、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特殊侵权责任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以过错为责任构成条件,而以法律的专门规定为前提,如产品责任。 (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指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必须依照的标准和规则。确定民事责任的原则有三种:绝对责任、过错责任、严格责任。 1、绝对责任,是指行为人只要其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外部联系,就应承担责任。 2、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危害行为的发生在主观上存在的某种应受责备的心理状态。故意和过失是过错的两种形式。假如事件的发生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人能证明自己尽到了“合理的注意”就不该承担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在双方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给予适当补偿。如某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紧急避险致人损害的责任等。 3、严格责任,是指一种比因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而须负责的通常责任标准更加严格的责任标准,责任产生于应该避免的伤害事件发生之处,而不论其采取了怎样的注意和谨慎。 三、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点是: 第一,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是拥有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政相对人是负有遵守行政法义务的普通公民、法人。 第二,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 第三,通常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 第四,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化,包括行为责任、精神责任、财产责任和人身责任。 四、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相抵触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违宪责任的产生原因是违宪行为。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 行政指导属于行政行为吗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

E. 对政府的行政指导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北京统计信息网 > 统计方圆 > 法律沙龙 > 正文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07-10-22 行政指导是一种常见的行政管理手段,它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和所管辖事务的范围内,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制定指导性法规、政策、计划等文件,以及采用具体的示范、说服、教育、劝告、建议、协商、鼓励、提倡、限制等非强制性的手段或以提供经费帮助、提供技术帮助为利益诱导、促使其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从而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 行政指导行为有一个显著性特征,即非强制性,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行为的服从是可以选择的,是否服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如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指导时,通过利益诱惑甚至威胁等方式强迫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服从的,这种行政指导实际上已演变为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有权提起行政诉讼。附件 相关文档

F. 如何对行政指导行为进行法律控制

您好,很高兴能够帮到您。

对行政指导行为进行法律控制要遵循以下几点:
(一)行政指导法制控制的原则
1、法律优位和法律保留原则。2、行政效率原则。3、形式正义原则。4、相对人利益原则。
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上述原则,则要么使行政指导偏离法治行政的轨道,要么使行政指导失去了高效灵活的特性,两者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控制。

(二)行政指导法律控制和具体方法
1、行政指导的程序控制
行政指导的程序控制,包括决策程序的控制和推行程序的控制。前者要求重要的行政指导如产业政策的制定等,应当经过特定的程序;后者则要求行政指导的推行,应遵循必要的程序原则,保证行为的公开化和民主化。
(1)行政指导的决策程序――听证
听证制度在行政指导决策中的程序控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①行政立法听证制度。②专家论证制度。③审议会制度。
(2)行政指导的推行程序
行政指导的推行程序,要保证公开和民主,应当做到:①说明行政指导的内容、理由和需注意的情况;②保障相对方有声明异议、表达意见的权利;③不得以强制力胁迫相对方接受行政指导;④针对多数人的行政指导,应公布行为的共同内容;⑤相对方对行政指导的内容、理由要求书面形式交付的,应当交付。
2、行政指导的模式化。
3、行政指导的责任化。
(1)行政指导的归责基础
①行政主体的违法责任
②行政指导主体的过错责任
③行政指导主体的公平责任
(2)行政指导损害的责任形式

G. 行政指导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基本特征
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不以国家权力为后盾。

2.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不产生法律效果。

3.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

4.行政指导一般适用于有较大幅度弹性的管理领域。

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的原则。

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

H. 行政指导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有哪些内容

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

行政指导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过责法定原则。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过错和对过错应承担的责任,要用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何种行政责任,应受哪些行政处分,都应有一定形式的规范文件或条文加以明确规定。
(2)过惩相适应原则,也称过惩相当原则。就是根据过错大小决定惩处的轻重,以解决执法实践中罚不当过的现象。
(3)责无旁贷原则,或称责任自负原则。对违法失职行为,不管涉及到谁,都应毫无例外地追究其行政责任。对于集体违法失职的共同行为,也不能搞法不责众,也要分清当事人的责任大小,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罚。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允许存在担任职务、行使职权而不承担责任的现象,更不允许出了问题推卸责任或强加责任、包揽责任或代负责任。
(4)教育为主、惩处为辅的原则。通过惩处违法失职行为,使本人受到教育,也使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引以为戒,达到警戒、防范的效果。

I. 行政指导具有哪些法律性质

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采用倡导、引导、劝告等方式作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一种不具有强制性和拘束力的行政行为。
特征:1.不具有法律效果,2.不具有强制性。

J. 行政指导是否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行政指导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害是否应当给予赔偿 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吗

尽管行政指导行为不具有国家强制力,接受指导与否任凭行政相对人的自愿,但如果行政指导行为本身违法、违反政策或不当,而行政相对人在接受指导时未能识别、判断出这一点,因此接受指导并产生了损害后果,其责任应由指导方承担(包括承担赔偿责任);,在此情况下,您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此外,如果该行政指导违反了自愿原则,则不再定性为行政指导,因其已具有强制性而变为了行政行为,在此情况下,您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热点内容
学生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8 20:47:44 浏览:221
政法干警民法多少分 发布:2025-07-18 20:42:18 浏览:454
七五普法学习心得 发布:2025-07-18 20:37:13 浏览:619
合同法52条第5 发布:2025-07-18 20:16:21 浏览:621
法院拾荒者 发布:2025-07-18 20:06:21 浏览:200
经济法律法规试卷 发布:2025-07-18 19:59:37 浏览:653
微信造谣刑法 发布:2025-07-18 19:55:48 浏览:574
学前教育有关的法规 发布:2025-07-18 19:48:14 浏览:881
经济危机和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7-18 19:30:07 浏览:604
船舶停靠法规 发布:2025-07-18 19:03:05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