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微信不能随意转发法律责任
⑴ 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传播谣言要负什么责任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也就是说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社交软件上传播诽谤他人的消息,当点击量与转发次数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被认定为诽谤罪。根据我国《刑法》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现行刑法第291条中增加了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资料:
光凭法条的原文想必不少人还是对此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以下例子帮助大家理解这条新增法条的主要内容 。
例:某网民为了增加自己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故意编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消息,并大肆在微信朋友圈上传播,造成该地区人们出现恐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该网民为了谋取个人利益,编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假消息,符合法条中所述“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然后其又在微信上大肆传播,满足“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这两个行为已经具有构成犯罪的主观条件,再加之其传播的消息造成了该地区人们的恐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满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该网民已经构成了犯罪,将受到相关的处罚。
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谣言行为的同时,警方希望广大网民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言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
⑵ 未经别人同意,在微信朋友圈私自转发别人视频或照片负法律责任吗
这是一种侵犯个人肖像,隐私权的行为,如果对方因此受到某种侵害。 名义上,或利益上的损失,你就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对方提供维权相关证据,你就得负法律责任。
⑶ 法律规定微信转发多少次是违法的
法律规定微信转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内容500次是违法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拓展资料:
微信转发涉及个人隐私或侮辱他人的内容时,则涉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人格尊严又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当人身权受到侵害时,请求司法保护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但主要上指人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誉和人身自由等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
⑷ 职场上不要乱发微信朋友圈,否则你必吃大亏,哪些朋友圈不能发
要注意两种微信内容不能发:第一,谣言不能乱发。第二,骂人不能随便发表。
第二,骂人不能随便发表
有些人会用朋友圈作为日记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无论是开心的、悲伤的还是愤怒的抱怨都会直接发表在朋友圈里,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愤怒的骂人内容,如果发表了骂人的脏话内容,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现在,骂人在某些时候也是违法的,这些骂人的内容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庭。
⑸ 3人在朋友圈发违法广告被罚40万,哪些广告是不能乱发的
一直以来,微信的朋友圈里面都是一些鸡汤文、广告等等让人感到十分的困扰。因此工商部门对这些采取了一些措施,像是有些微信用户发布一些虚假的广靠而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互联网上不能发违法违禁品、不能违规发布广告。朋友圈绝对不是“法外之地”,所以发布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触犯到这些条例,以免受到处罚。
当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广告时一定要小心,不可以发布违法和一些违禁的产品,同时也不能违背广告法的产品。为了加强广告的整治力度,工商部门对于以盈利为目的违法广告严处力度非常的强,因此在发布广告时一定要核对其内容,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在微博上面发广告都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一不小心就惹上了“大麻烦”。
⑹ 未经别人同意,在微信朋友圈私自转发别人视频或照片负法律责任吗
肯定违法,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
⑺ 公司要求员工强制性微信转发公司新闻,不转发则会处罚!触犯法律了吗哪一条
老板凭什么不让员工转发公司的微信到朋友圈,
微信有的功能就是让用户操作的,
在没有限定的条件下,在内容不违法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随意转发。
⑻ 国家哪一条法律规定的企业不能转入私人微信转发朋友圈
从法律层面没见这样的规定或者限定。
⑼ 微信转发负面评论的违反什么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