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滴滴事件法律司机有什么责任

滴滴事件法律司机有什么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2 09:57:02

㈠ 滴滴司机杀人滴滴平台要付法律责任

5月11日,“滴滴”官方给出回应,表示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句话很模糊,毕竟责任不等于法律责任。那么,从法律角度分析,“滴滴”是否须要承担法律责任?
“滴滴”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一种观点持肯定结论。理由是:“滴滴”是承运人,依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没有将乘客安全送至目的地,对乘客构成违约,且在运输途中乘客发生了伤亡,“滴滴”应当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
另一种观点持否定结论,理由是:《顺风车信息平台用户协议》1.5规定:“顺风车平台提供的并不是出租、用车、驾驶或运输服务,我们提供的仅是平台注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及匹配服务。”从协议的规定和履行的情况看,“滴滴”与乘客之间是居间服务法律关系,只要其充分履行了信息审核义务和必要的安全管理义务,那么主要责任人应为凶犯,“滴滴”平台在法律上的责任并不大。毕竟,刑事犯罪不能轻易预见,对于“滴滴”平台应属意外事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只需要承担道义责任。
不过此说不能成立,尽管滴滴公司不是承运人,但是依然要承担违约责任。理由是: 从《顺风车信息平台用户协议》及实际运营的情况来看,“滴滴”与乘客、注册司机之间缔结的确非承运合同,而是居间合同,其义务就是促使承运合同订立,并保证承运合同当事人的法定利益不受损害;然而在本案中,“滴滴”并没有促成乘客和注册司机订立承运合同,这是因为:滴滴根本没有验证注册司机是否为本人,注册司机也不知晓所服务的乘客是谁,更不知道与谁缔结承运合同了。因此,在履行居间合同方面,滴滴构成了违约。
“滴滴”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一般的侵权行为,我国《侵权责任法》实行过错责任,该法第6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滴滴”须对受害人的死亡承担过错责任吗?答案是肯定的。2016年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专门规定了网约车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办法》第16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网约车平台违反法定的安保义务,造成受害人的死亡;就必须依据《侵权责任》承担过错责任。
在本案中,“滴滴”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甚至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滴滴”也未未封禁账户。“滴滴”显然未尽到法定的安保义务,与受害人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须对此承担过错责任。
由上面分析可知,“滴滴”的行为构成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受害人近亲属可以选择追究其中的一种责任。
“滴滴”是否须承担行政责任?
答案应是肯定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第35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对每次违法行为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二)提供服务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或者线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驾驶员不一致的......”按照该规定,既然“滴滴”存在“线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驾驶员不一致的”情况,就应当接受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的罚款处罚;而且,由于出现了乘客死亡这种严重的情形,所以罚款的幅度应当在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
“滴滴”或其工作人员是否须承担刑事责任?
基于目前案情披露的情况,我们尚不能断定司机杀害空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或其他暴力犯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滴滴”公司的成员与司机不可能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不会构成上述暴力犯罪的共犯。
不过,这并不意味滴滴”或其工作人员被排除刑事责任。《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26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采集驾驶员、约车人和乘客的个人信息,不得超越提供网约车业务所必需的范围。”37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及网约车驾驶员违法使用或者泄露约车人、乘客个人信息的,由公安、网信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结合上述两部规范,网约车平台超越提供网约车业务所必需的范围,向他人提供约车人、乘客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依法须承担刑事责任,包括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㈡ 滴滴司机开车出事,滴滴公司有没有相应的赔偿

随着人们旅行越来越频繁

网上打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方式之一。

但是,如果在乘车呼叫平台上发生交通事故,

谁来承担损失?

保险可以正常处理索赔吗?

如何承担责任?

滴滴公司是否承担团结责任的问题。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在线乘车平台,是乘车合同的规则制定者,并保留单方面确定交易价格,方式和条件以及支付费用的权利。双方信息,违约责任等,驾驶员乘客不能参与定价,但是从接受平台分配的乘客服务的角度出发,已经建立了与平台的乘客服务合同关系。它还跟踪并参与完成每个合同的整个过程,包括定位和导航以及提供付款渠道的事后评估。它等待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该过程的本质远远超出了中介的位置。滴滴司机指定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来完成客运服务,因此双方更加接近就业与就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因此,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对原告和司机潘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网上打车事故,由谁支付?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线乘车平台公司对航空公司负责,因此与旅客的法律关系就是旅客运输服务的法律关系。对于每笔运输费用,在线乘车平台公司由在线乘车平台公司指定所有者,旅客运输服务的完成更接近雇佣与使用在线乘车平台的雇佣之间的法律关系。公司。

因此,在线乘车平台公司对在线乘车平台所有者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损失负有团结和多重责任。同时,即使在线租车的拥有者将家庭车辆更换为驾驶车辆,他也必须立即通知被保险公司或购买与该驾驶车辆有关的其他商业保险,以便通过保险分散损失。 Car Haling平台公司应加强对在平台上注册的在线汽车Haling保险的监管。

㈢ 滴滴司机因口角撞死乘客,这起事件的主要责任在谁

”近期一对男女在凌晨的时候准备乘坐网约车回家,然而他们在上车之后,因为司机没有听从乘客的建议,拨打了乘客家人的电话,然后二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之争。在他们进行争吵的时候,另外一名同行的乘客对他们二人进行了劝说。但是并没有缓解二人之间的矛盾。乘客下车之后,将所喝的饮料瓶愤怒的抛向了汽车。司机看到后特别的愤怒,开着车撞向了乘客。最终乘客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离世了。关于这个事件的发生,小编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司机。因为虽然他们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但是罪不至死,没有必要多次开车撞向乘客。如果在事发的时候,他有一丝理智存在,也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此类事件的发生,虽然司机主动的承担了责任,做出了赔偿。但是对于这个男子的家人来说,他们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所爱。他们不论得到再多的物质补偿,也弥补不了他们失去孩子的阴影。因此,平时在生活中一定不要被行动所控制,要时刻保持脑子清醒,这样才不会发生无法挽回的事件。关于网约车,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制定一项完善的法规,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㈣ 滴滴司机开车冲撞乘客,司机和平台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滴滴司机开车冲撞乘客,司机和平台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一、滴滴司机开车冲撞乘客的原因是什么?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缘由的,虽然有时候结果让人有一些不能理解,可是深究起来的原因却让人觉得非常的常见,滴滴司机开车冲撞乘客,导致乘客身亡的事情在网上不断的发酵,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在这个事件当中,这名滴滴司机接到了一名男乘客和一名女乘客,在行车的过程当中,双方发生了矛盾,原因是由于司机在准备接这两名乘客的时候给乘客打了电话,而男乘客认为司机打电话影响到了家人的休息。本来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双方却发生了争执,在经过女乘客的劝阻之后,司机开着车连续对这名男乘客进行冲撞,随后这名男乘客被撞身亡,结果让人看了之后觉得非常的震惊。

㈤ 滴滴打车交通事故司机责任

如果你是富家摄影的的打车那保险公司是不,如果是打的车滴滴打车,那么是保险公司赔的

㈥ 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死亡的,不再追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九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责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强制性。刑事责任是一种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应,是一种强制犯罪人向国家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严厉性。刑事责任是一种性质最为严重、否定评价最为强烈、制裁后果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

第三,专属性。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的个人和单位承担,具有专属性,不可转嫁,不能替代。

第四,准据性。刑事责任是犯罪案情事实的综合反映,也是刑法规范的现实化。刑事责任为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提供根据和衡量标准。刑事责任一经确定,犯罪人和被害人均不能自行变更,也不容许“私了”。

(6)滴滴事件法律司机有什么责任扩展阅读:

犯罪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㈦ 司机出事,滴滴有责任吗

没有,滴滴只是平台,平台不负责你人生安全的问题,而且正规滴滴司机都是必须购买运营险的,私家车属于非法运营,出事只能自认倒霉,保险都不赔的

㈧ 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滴滴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滴滴平台应当依法合规地审查司机和乘客的具体信息,由于信息审核不严而发生的纠纷,滴滴应当按照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合同法第424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可见,作为居间人的滴滴平台,其义务是为委托人双方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

那么,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核义务,为委托人双方提供真实、准确、合格、合法车辆及驾驶服务,并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就是平台法律义务的具体内容。如果滴滴平台隐瞒了订立合同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用户利益,此时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8)滴滴事件法律司机有什么责任扩展阅读

信息审核义务是平台的基础义务。作为提供出行搭乘居间服务的平台,提供真实准确、合理合法的信息是居间人的首要义务,也是确保平台生命力的重要前提。平台两端的乘客和司机完全是基于出行信息发生法律关系的,滴滴平台应当依法合规地审查司机和乘客的具体信息。

空姐遇害案中的滴滴平台履行义务的完成程度究竟如何,因目前所了解的具体事实有限,尚无法对滴滴平台法律责任妄下定论,但其法律责任绝不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可以排除的。

嫌疑人刘某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这些具体细节均可以作为判断滴滴未履行严格审核信息义务的重要依据。

㈨ 滴滴司机被运管抓了滴滴公司承担责任吗

滴滴司机被运管抓了滴滴公司承担责任。加盟滴滴成为网约车司机不要求办理双证,如果发生被抓的情况,不同城市援助金额不同,平台会有专人予以处理。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平台要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驾驶员要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要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三证合一才是合法的网约车经营行为。

由于没有网约车运输证,属于违法上路,一旦被运管部门抓到,要被罚款5000元到30000元。


网约车证要办理,以下为非法营运:

1、平台有证,车辆有道路寻求许可证,司机无从业资格证;

2、司机有从业资格证,平台在当地有营运资格证,但车辆无道路运输证;

3、司机有从业资格证,平台在当地没有营运资格证,车辆也无道路运输证;

如果碰到运管查车,将面临1~3万的罚款。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滴滴“纵容”司机无证上路 乘客出行安全谁来保障?

热点内容
幻灵魔法学院 发布:2025-07-18 05:54:20 浏览:371
律师潜江 发布:2025-07-18 05:54:13 浏览:765
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学习心得 发布:2025-07-18 05:50:36 浏览:236
合同法关于合同内容的约定 发布:2025-07-18 05:49:46 浏览:818
文利法院 发布:2025-07-18 05:49:06 浏览:18
2017司考劳动法 发布:2025-07-18 05:37:29 浏览:262
新婚姻法离婚后债务纠纷 发布:2025-07-18 05:29:24 浏览:575
与法官叫嚣 发布:2025-07-18 05:26:17 浏览:793
合同法分则课件 发布:2025-07-18 05:25:29 浏览:805
法律援助抗疫 发布:2025-07-18 05:25:27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