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项目章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项目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23 04:59:04

A.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认定企业多枚公章

若有证据证明多枚印章都是企业确实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没有公安备案的话,通过最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对两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认可的。

案例摘抄:
4、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使用两枚公章的情况,两枚公章对外均代表鲁
泉公司,合同上加盖哪一枚公章,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相关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提字第184号邹春金与陈怀深、海南鲁泉实业有限公司、王洪英、崔传珍、陈延峰建设用地使用权纠纷案

裁判摘要:
关于转让合同上加盖的公章问题。根据本案证据显示的内容,鲁泉公司成立后,没有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公章备案;鲁泉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使用两枚公章的情况。一审法院委托海南公平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的鉴定意见可反映,鲁泉公司的两枚公章在公司年检、经营管理中均先后使用过。鲁泉公司主张合同上加盖的该枚公章系刘法亭私刻使用、鲁泉公司不认可,但就此没有充分证据证实,且与案件证据反映的内容不相符,本院不予采信。况且,陈怀深作为与鲁泉公司签订合同的相对人,根据经济交往常理,客观上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合同上加盖的公章系鲁泉公司使用的印章。至于鲁泉公司使用公章不规范的问题,不属于本案审查的范围。因此,两枚公章对外均代表鲁泉公司,合同上加盖哪一枚公章,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B. 项目章签的合同有用吗

企业经营离不开法人印章。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登记要求,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印章包括行政章(即法人章)、财务章、合同章、业务章等。从法律上讲,上述印章对外均可代表企业。
建筑企业由于施工项目众多、分散,且项目所在地常常与建筑企业住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在建筑企业未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分公司的情况下,为了方便经营,项目部公章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实践中,有些建筑企业按施工项目分类,有多少个项目就设多少个项目部公章,还有一些建筑企业按施工力量分类,有多少支施工力量就设多少个项目部公章。由于项目部系建筑公司内部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未办理工商登记,因此,在使用项目部公章的场合,如何认定项目部公章的法律效力及相关合同的效力,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企业需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认定建筑企业项目部的公章,应区分不同情形,分别处理:
情形一:建筑企业出具载明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的授权委托书,授权项目部公章在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内代表建筑企业。
1、项目部公章未超越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范围的,项目部公章应视为建筑企业公章,对建筑企业产生法律效力,不能因项目部不具备法人资格而机械地认定项目部公章没有法律效力。
2、项目部公章如超越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如建筑企业追认,则项目部公章视为建筑企业公章,对建筑企业产生法律效力;如建筑企业未追认,按下述第四种情形处理。
情形二:建筑企业出具授权委托书,但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不明确。
此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应对其授权不明确负责,项目部公章应视为建筑企业公章,对建筑企业产生法律效力,但对方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应提供证据证实建筑企业出具授权委托书的事实。
情形三:建筑企业未出具授权委托书,但事后认可项目部公章。
此种情况下,项目部公章视为建筑企业公章,对建筑企业产生法律效力。
情形四:建筑企业未出具授权委托书,事后也不认可项目部公章。
此种情况下,项目部公章至少可起到证明的作用。
1、如对方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实尽管使用的是项目部公章,但合同的实际履行者是建筑企业(例如施工合同由建筑企业签订,工程竣工结算由建筑企业与发包方进行等),或能够提供建筑企业认可项目部公章对外效力的其他证据,则应视为建筑企业追认项目部公章,项目部公章对建筑企业产生法律效力。
2、上述情形之外,准用民法无权代理相关规定,凡不需法定资质即可进行的行为(如项目部购买某件商品或设备的消费行为),应认定项目部公章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相应有效,但因项目部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民事责任由建筑企业承担;如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法定资质方可进行的行为(如建筑施工行为,为他人债务提供保证等),则应认定为项目部主体不合格,以项目部公章签订的合同相应无效,但项目部因合同无效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建筑企业承担,同时,建筑企业应承担其所属项目部违反资质管理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情形五:项目部公章被他人盗用或私刻、擅自使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行为人盗用单位公章签订经济合同,单位对因行为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私刻、擅自使用公章,除非有证据证明单位存在明显过错且该过错与被害人经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单位不承担民事责任。
在该种情形下,项目部应当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报案记录、用章记录等,以备将来引起纠纷时使用。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情形,建筑企业均应对其项目部公章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强对项目部公章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公章管理制度。凡使用项目部公章的,应实行严格的审批及登记制度;对违反上述制度的,予以严肃处分,以防范项目部公章使用混乱所致的潜在法律风险。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C.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认定企业的多枚公章

若有证据证明多枚印章都是企业确实在使用的印章,只是其中一枚没有公安专备案的话,通过最属高法以往的判例可以看到,对两枚印章的法律效力都是予以认可的。

D. 最高法裁判观点:未加盖印章如何认定行为的性质

您好,
1
最高人民法院(2000)知终字第3号
至于1999年2月14日被上诉人致阜宁除尘厂的函虽未加盖印章,但此系被上诉人单方告知行为,只要有关信息是真实的并送达于被告知人,能够使其知悉告知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发生告知的法律效力。被告知人对未加盖印章的表面殒疵,应当及时提出异议,不能以存有表面殒疵即当然认为在法律上不具有告知的效力。原审原告和上诉人在庭审中均承认阜宁除尘厂已收到该函,且对该函本身的真实性并无异议。上诉人和原审原告就此所提意见不能成立。
2
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470号
2011年1月23日道隧公司与陈建春签订《退场协议》,罗满在道隧公司授权代理人栏及甲方代表人栏签字捺印,道隧公司虽未加盖印章,但根据33号文及《会议纪要》的内容,表明道隧公司事先已对罗满签订《退场协议》做出了承诺,确认罗满的签约行为代表道隧公司。《退场协议》是道隧公司与陈建春为了对陈建春施工的工程进行结算并作出确认的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对道隧公司具有约束力。
3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86号
李银灯与中乐公司于2015年9月7日签订的《协议书》并非以宏成公司的名义签订,宏成公司既未加盖印章确认,也未事后追认。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该《协议书》对宏成公司不发生法律效力。二审法院结合李银灯在金豪公司的任职情况以及上述《协议书》的具体条款内容,认定李银灯不构成表见代理,依据充分。中乐公司就此提出的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再审事由,亦不能成立。
4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2225号
关于安兴公司是否已免除甘国工的连带担保责任问题。甘国工提交《执行和解协议》和《同意书代申请书》,用以证明安兴公司已免除其连带担保责任。本院认为,两份书面证据的真实性不能确认。即便真实,也不足以证明甘国工的主张。该两份证据系在另案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的协议。另案申请执行人是齐河县汇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孙福民,安兴公司并非《执行和解协议》和《同意书代申请书》的当事人,亦未在两份文件加盖印章。《执行和解协议》和《同意书代申请书》均表述为申请执行人解除对甘国工的连带保证责任,即使安兴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张丁友在《同意书代申请书》上签字,亦不足以证明其系代安兴公司作出免除甘国工案涉担保责任的意思表示。孟庆柱系代表孙福民在《同意书代申请书》签字,并非作为安兴公司的代理人。甘国工主张孟庆柱系安兴公司代理人,缺乏依据。故上述证据不足以证明安兴公司已免除甘国工案涉连带保证责任。
5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2341号
关于原审判决对于《补充协议》、《还款协议书》及“结算单”的效力认定是否错误的问题。耿岳和徐建国2014年1月10日签订的《补充协议》上,仅有两人的签名,双方均未在协议中加盖公司公章。2014年11月1日签订的《还款协议书》虽有经办人签名并盖有尾号为719的一建公司公章,但该公章已于2013年9月30日由西宁市公安局销毁。原审判决据此认定《还款协议书》无效,并无不当。建宏公司称在另案中,一建公司使用被注销的尾号719印章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有效,但因该案与本案具体情况不同,缺乏关联性,其关于原审判决认定《还款协议书》无效错误的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在建宏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一建公司授权耿岳签订协议或一建公司事后追认合同效力的情况下,一建公司对《钢材购销合同》的追认效力并不必然及于《补充协议》、《还款协议书》。因此,《补充协议》、《还款协议书》对一建公司不发生效力。对于“结算单”而言,没有证据证明在“结算单”上签名的任富荣、赵浩、杨波等人具有代表一建公司与建宏公司进行钢材款项结算的权利,也并不能以钢材送货单由任富荣、杨波签字而当然推定其被授权代表一建公司进行结算,故“结算单”对一建公司也不发生效力。综上,建宏公司认为《补充协议》、《还款协议书》及“结算单”对双方存在约束力的主张不能成立。

E.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专用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的单位,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企业即告成立。企业法人凭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签订合同,进行经营活动。”一个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领取了营业执照以后,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并在公安机关备案:公章、合同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业法人行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鉴。企业法人进行经营活动,在签订合同时,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区别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权利的象征。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如发票的盖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对外签订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专用章,单位仅在对外签订商业合同时使用,可以在签约的范围内代表单位,单位需承受由此导致的权利义务;在实际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专用章使用。

在与外界发生法律关系的过程中,印章起着在形式上代表单位意志的作用。无论日常的交往,还是法院对纠纷的审查判断中,依据盖章认定有关文件的效力进而确定有关权利义务的归属已经成为一个常识。企业印章代表着企业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确使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审查为妥。

实践中有很多诈骗分子冒用公章现象发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区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74次会议通过法释〔1998〕7号)第四条规定:“个人借用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出借单位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责任外,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明知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借用行为,仍与之签订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单位没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明知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借用行为,因其对公章使有疏于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被害人也可以请求司法机关追究诈骗分子的刑事责任。

有人就说了,那以后使用公章就得复印了,实际上,公司之间签订合同时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复印要视情况而定。有的公司之间在签订合同时为了方便,常常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复制件公章签订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纠纷,所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视情况而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九条“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复印件应当与原件核对无误才能确认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们还应当注意,谨慎审查,加强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之规定,当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对外签订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并承担交易带来的风险,因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要谨慎审查,确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确使用,同时,也要加强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严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滥用、盗用等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F.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么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部版门章。

(1)公章在权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证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简称,相当于法定代表人签字。其通常只在规定的有限用途内使用,如合同中约定在同时加盖合同专用章及法人章时该合同才生效,就需盖此章。

(3)财务专用章是办理企业会计核算和银行结算业务时使用。

(4)合同专用章是企业对外签订合同时使用。

(5)发票专用章是企业开具发票时使用。

(6)部门章仅限于公司内部使用,对外使用是无效的。

(6)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项目章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须报总经理批准,由办公室开具介绍信,到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办理刻制手续。

2、 公章的形体和规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公章的启用

1、 新印章启用前要做好戳记,并留样保存,以便备查。

2、 公章启用应报总经理批准,并下发启用通知,注明启用日期、发放单位和使用范围。

网络-公章

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伪造印章罪的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

对于2015年10月31日以前提起的民事诉讼,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2015年10月31日以后提起的诉讼,《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7)最高人民法院工程项目章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司法解释

关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犯罪的处刑规定。根据本款规定,对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关于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犯罪的处刑规定。这里的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包括伪造虚假的居民身份证和对真的居民身份证进行涂改,改变姓名、年龄等。

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本款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犯罪规定了两档处刑:1.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的”,主要是指伪造、变造的次数多、数量大的;非法牟利数量大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H. 法院在文书上写着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终止息诉罢访,却没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吗,

法院在文书上写着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终止息诉罢访,却没有最高人民法院印章。可以作批示吗,应该有印章

I. 承包合同只盖公司项目章不签名字是否有效

如果没有特殊文字约定,一般来说,合同是以盖上合同章或是公司章即可生效,签约代表可以不签字,但如果可以,还是建议签字比较好,以免后期产生纠纷。

实践中,很多合同都有这样的条款: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生效。从字面解释一般应解释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除非当事人特别约定协议经当事人签字并且盖章后生效。签字与盖章是有同等法律效力。

有一个案例你可做为参考:
如何理解合同经签字盖章后生效?

一、裁判文书原文: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5)沪二中民四(商)终字第89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开利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工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李建飞,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郑金辉,该公司工作人员。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攀枝花市恒通空调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攀枝花市建设路行政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陈浩,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姜卫群,四川三才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上海开利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2005)青民二(商)初字第66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 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委托代理人郑金辉,被上诉人委托代理人姜卫群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查明:2003年2月21日、5月21日、11月17日、11月25日、2004年1月30日、2月24日、6月11日,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购销合同七 份。合同约定,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提供各种规格、型号的水泵及附件,总金额为人民币375,912元。合同签订后,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提供了所需货物,被上诉人收货后累计支付 上诉人货款人民币193,126.60元。2005年4月12日,尹长春经上诉人授权与被上诉人签订付款协议一份。该协议约定,由于上诉人延期交货及提供的水泵存在质量问 题,上诉人自愿承担被上诉人经济损失人民币82,785.40元,该款从上诉人的货款中扣除,故被上诉人实际应付上诉人货款人民币10万元;被上诉人应在该协议生效2个月 内付清货款。2005年4月20日,上诉人提起诉讼,请求被上诉人支付货款人民币188,935.40元、偿付违约金人民币3万元。
原审认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所签订的买卖合同,系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应确认为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均应 按约履行。尹长春代表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于2005年4月12日签订的付款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因此,被上诉人实际结欠上诉人货款人民币10万元。因双方当事人 已经重新签订付款协议,故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偿付违约金的诉讼请求缺乏依据,不予支持。上诉人在被上诉人付款期限未到情况下起诉,显属不妥,现双方重新约定的付款期限届 满,故被上诉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上诉人货款。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六十条、第七十七条、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上诉人应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上诉人货款人民币10万元;二、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偿付违 约金人民币3万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人民币6,498.71元,由上诉人负担。
判决后,上海开利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1、2005年4月12日的付款协议第4条规定该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生效,该协议签订 时只有双方的代理人签字,法人均未盖章,故该协议尚未生效。上诉人授权尹长春催讨货款,但减少货款事宜仍需上诉人确认,尹长春不能代表上诉人签订该协议。上诉人于 2005年4月20日提起诉讼旨在撤销该协议。因此,被上诉人的欠款金额应当按照购销合同确认为人民币188,935.40元。2、被上诉人提出质量问题应当提起反诉,被 上诉人未提出反诉,原审也不应当作出处理。原审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改判支持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答辩称:付款协议约定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生效,通常应解释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上诉人出具给被上诉人的介绍信对尹长春的授权是全权处理合同争议 及货款结算事宜,因此,尹长春有权代表上诉人签订付款协议。该付款协议已经成立并且生效,双方应当按照该协议履行。上诉人既主张该协议未生效,又要撤销该协议,本身就自相 矛盾。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中,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为2005年4月12日的付款协议是否已经成立。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另查明:2005年4月7日,上诉人向被上诉人出具介绍信一份,介绍尹长春前往被上诉人处全权处理合同争议及货款结算事宜。2005年4月12日,尹长春 代表上诉人、陈敏代表被上诉人签订付款协议一份,尹长春、陈敏分别代表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该协议上签名。
本院认为:系争付款协议约定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生效,从字面解释一般应解释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除非当事人特别约定协议经当事人签字并且盖章后生效。因 此,上诉人以付款协议只有代理人的签名,没有法人加盖印章为由,主张付款协议尚未成立,缺乏依据。付款协议的内容包括买卖合同质量争议的解决以及货款结算的处理两方面,上 述事项在上诉人对尹长春的授权范围之内,尹长春代理上诉人就上述事项与被上诉人达成协议直接约束上诉人,故上诉人关于尹长春的行为超出代理权限的辩称也不能成立。因此,该 付款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签字后已经成立。上诉人诉称“生效”实质是合同成立问题。由于付款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且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故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因该付款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购销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原合同内容的更改,故付款协议生效后,涉及更改的内容只能以付款协议为准,原审 法院依据该协议认定被上诉人尚欠上诉人货款人民币10元,并据此驳回上诉人其余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6,498.71元,由上诉人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汤征宇
代理审判员庄龙平
代理审判员朱志红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书 记 员汪汝珏

热点内容
疼苦的刑法 发布:2025-07-17 03:12:17 浏览:982
华侨大学经济法 发布:2025-07-17 03:02:06 浏览:209
民法笔记自考201710月 发布:2025-07-17 03:01:59 浏览:534
司法干警演讲稿 发布:2025-07-17 03:00:30 浏览:441
司法公正初中 发布:2025-07-17 02:55:48 浏览:81
关于法律援助的选择题 发布:2025-07-17 02:43:10 浏览:236
人名法院网 发布:2025-07-17 02:31:37 浏览:215
永川法院起诉 发布:2025-07-17 02:24:35 浏览:656
段炼腹肌最正确方法学 发布:2025-07-17 02:21:33 浏览:393
扫黑除恶普法课堂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17 02:16:59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