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未成年被人诬陷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被人诬陷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3 08:17:38

1. 未成年盗窃被诬陷法律案件怎么处理

未满14岁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只能由当地公安机关、政府、监护人说服教育。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可以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犯罪主体,年满16周岁可以成为任何罪的犯罪主体。可见犯上述8种罪的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和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这两类未成年人定罪等同成年人,但在量刑上体现了一定的从宽政策(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年满16周岁盗窃的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若果被诬陷,可以上诉

2. 未成年人诬蔑他人对他人造成心理伤害违法吗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在曾经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美好而纯洁的校园中,发生的一起又一起令人胆战心惊的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一些未成年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与心理,去污蔑他人,伤害他人,很多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可能会在他们的一生中都留下这个心理阴影,那么未成年人去污蔑他人,对他人造成心理伤害是否违法,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国家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风险存在,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而校园欺凌则是一个很可怕的恶魔,对他们的自尊和心理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学校,家庭应该共同合作起来,完善相关的保护机制。

3. 未成年犯诬陷罪怎么判刑

未成年人犯诬陷罪不能判刑,也就是教育放行,让监护人严加管教;
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犯杀人、抢劫、强奸等八大重大刑事犯罪的,才能判刑。

4. 被未成年人诬陷,损坏名誉可以报警吗一个十五岁的人诬陷我偷他手机,我可以报警吗我该怎么做

从大里说,他侵犯了你的名誉权,从小里说,报警也不会立案,再说,他还是个未成年人。消消气,不要跟小屁孩儿一般见识,不值得,你说是吗?

5. 随便污蔑未成年人犯法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哪一条

污蔑未成年人违法,不只是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享有名誉权等各项人格权是《侵权责任法》等保护的基本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未成年人被诽谤,名誉被损坏,要起诉他人,要什么流程!!

您好,
被诽谤后,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
最后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哪些处罚及法律依据
1、《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3、《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诽谤罪起诉程序如下:
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自诉状或者告诉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二)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三)具体的诉讼请求;(四)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体时间;(五)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如果被告人是3人以上的,自诉人在告诉时需按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自诉状副本。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带为告诉的人,对于已经立案的,经审查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当自诉人又提出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而再次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属于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协商不成,可以及时搜集证据,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对方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7. 请问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污蔑 诽谤 造谣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最好还是报警,因为虽然对方也是未成年人,但是未成年人违反了法律并不是说不会受到惩罚,而是不会受到刑事惩罚,该拘留的还会拘留,该送去劳教所还会送去劳教所的,所以说这种情况最好还是报警去处理

8. 未成年人诬陷他人,够不够成诬告罪

不构成。

9. 小学生诬陷别人犯法吗

诬告别人,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小学生的年龄太小,不承担治安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10. 未成年人诬蔑他人对他人造成心理伤害,构成了违法行为吗

引言:谈起学校,从前的人们,想的是纯洁美好的校园生活,而如今校园霸凌却成了学校的冠名词。在未成年的世界中,污蔑他人,似乎是非常常见的事,那么未成年人污蔑他人,对他人造成心理伤害,构成了违法行为吗?

三、拒绝校园霸凌

与其讨论未成年人侵犯他人造成心理伤害,是否构成违法行为,还不如讨论校园霸凌的危害和对校园霸凌的抵制,倘若未成年人,自己明白校园霸凌时非常严重的事,那么他也不会想成为校园霸凌者,或者被校园霸凌的人,此时就需要学校,家庭进行相应的引导,让校园霸凌成为社会的抨击,让大家都反对校园霸凌。

热点内容
华侨大学经济法 发布:2025-07-17 03:02:06 浏览:209
民法笔记自考201710月 发布:2025-07-17 03:01:59 浏览:534
司法干警演讲稿 发布:2025-07-17 03:00:30 浏览:441
司法公正初中 发布:2025-07-17 02:55:48 浏览:81
关于法律援助的选择题 发布:2025-07-17 02:43:10 浏览:236
人名法院网 发布:2025-07-17 02:31:37 浏览:215
永川法院起诉 发布:2025-07-17 02:24:35 浏览:656
段炼腹肌最正确方法学 发布:2025-07-17 02:21:33 浏览:393
扫黑除恶普法课堂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17 02:16:59 浏览:891
法学圈子 发布:2025-07-17 02:10:34 浏览: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