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收到条有几年法律效力

收到条有几年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24 01:15:55

『壹』 收到条得法律效力

只要你爸爸依法辞职就没事

『贰』 收到条的法律效力

有公司盖章,可以据此起诉。

时效问题,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发现权益受到侵害之日2年。
本案中,如果到了付款日子,你要求了,公司不付,2年实效开始计算。

补充你,到被告所在地法院

『叁』 收条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一般情况下,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要求,收条在三年里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权利的诉讼之日起的三年内为诉讼时效期。
但是,如果当事人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或是法律有其他规定的,应当向法官说明,并依照规定处理。诉讼时效期主要是指当事人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肆』 收到条几年不受法律保护

借款的,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随时可以向借款人要求还款,不受诉讼时效期间限制。

『伍』 收条几年有效期

收条的法律效力实质上就是指收条的诉讼时效,但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

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收条无论多久,收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关于收条的诉讼时效,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一样要看是否约定了还款时间,如果写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两年。如果没有约定归还时间,则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5)收到条有几年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欠条、收条法律效力的不同。

1、欠条是对欠款状态的确认,是一种债权凭证。借钱只是其中一种形成的原因,不是形成的唯一原因。当欠条持有人凭欠条向法院起诉时,还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

如果对方否认,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证明存在欠条形成的事实及欠条事实的合法性,不真实的欠条及违法的欠条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比如赌博、贩毒等理由打下的欠条,就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再比如“爱情欠条”因没有真实的欠款事实,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有欠条未必赢官司”就是其中的原因。

2、收条,表示接收人收到款或物后向对方当事人出具的书面凭证,只能证明“收到”的事实,并不能证明交接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也非债的必然凭证。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仅凭收条主张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除非有其他证据佐证。

『陆』 收到条有法律效力吗

有啊!借条,收条,都是有法律效力的,好像也有时间限制。

『柒』 收到条的法律效力

如果不干了,就不支付工资,如果签订了合同,你父亲属于违约。

『捌』 收到条的诉讼时效期是几年

收到条严格来说是没有时效的.因为可以证明收到此东西.不过看你是不是欠别人东西打得收条,如果是那样就从第一次要债务时开始计算时效.最长时效是20年了.

『玖』 收条有法律效力是几年

收条的法律效力实质上就是指收条的诉讼时效,但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收条无论多久,收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
关于收条的诉讼时效,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一样要看是否约定了还款时间,如果写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两年。如果没有约定归还时间,则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9)收到条有几年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收条是收到别人或单位送到的钱物时写给对方的一种凭据性的应用文。收条也称作收据。收条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应用文样式 。

适用场合

原来借钱物或欠钱物一方将所欠、借的钱物还回时,借出方当事人不在场,而只能由他人代收时可以写收条。当事人在场,则不必再写收条,而只把原来的欠条或借条退回或销毁即可。

个人向单位或某一团体上缴一些有关费用或财物时,对方需开据收条,以示证明。

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各种钱物往来,均应开据收条。当然,在正式的场合下,一般都有国家统一印制的正式的票据,这属于另一类情况。

收条种类

收条的种类一般来讲有两类。一类是写给个人的收条,一类是写给某一单位的收条。

单位出具的收条通常是由某一个人经手,而以单位的名义开据。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仲裁 发布:2025-07-14 00:42:59 浏览:336
皮城执法官名字 发布:2025-07-14 00:21:26 浏览:693
种子法配套规章 发布:2025-07-14 00:18:30 浏览:144
民法总则的立法亮点 发布:2025-07-14 00:18:28 浏览:262
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14 00:07:21 浏览:709
青阳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7-13 23:51:23 浏览:682
刑法不执行 发布:2025-07-13 23:51:18 浏览:504
杭州律师名单 发布:2025-07-13 23:49:29 浏览:185
明皓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7-13 23:49:24 浏览:423
法学名家讲堂 发布:2025-07-13 23:40:03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