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25 10:14:29

❶ 什么是多重买卖,多重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所谓的多重买卖,是指出卖人就同一项财产的出卖订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买卖合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买卖债权债务关系,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内容上相互重叠。

多重买卖行为中数个合同的效力应如何确定,在长久的司法实践中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指导,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应当以合同订立的先后为依据确定合同的效力,同时还有对于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买卖行为以登记与否确定合同的效力。

1.买卖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只要买卖合同的标的物非法律禁止交易的物品,一经买卖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并依法生效。对于多重买卖行为中每一个单独的买卖合同,也都不例外。

2.买卖合同属于债权债务合同,出卖人对于买受人的交付行为不符合买卖合同的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当然包括交付不能的情况。同理,在多重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因向某一买受人交付了标的物,而对其他买受人不能履行时,该买受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要求出卖人承担履行合同不能的违约责任。

3.在多重买卖行为中,出卖人隐瞒了与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当属于欺诈,买卖合同的效力待定,受欺诈方可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买卖合同。若其中一个买卖合同得以撤销,则该买卖合同自始不发生效力。当然,若受欺诈方未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合同,则多重买卖中的多个买卖合同均为有效的合同。另外,如果从受欺诈的买受人的利益角度考虑,选择让被欺诈的买卖合同有效比申请撤销该买卖合同更为有利。

所以说,出卖人就同一标的物与两人或多人订立的多重买卖合同,均可以为有效的买卖合同。

多重买卖的行为绝对是对市场经济主体信用的考验,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直接伤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飞速、健康发展的极大危害。

❷ 实为赠与的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合同法》第130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185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买卖合同与赠与合同的差别在于是否需要支付价款(是有偿还是无偿)。这一差别也就会导致接受标的物所有权的一方在未支付价款的情况下的法律后果不同:若为买卖合同,出卖人可以向买受人主张违约责任(解除合同并主张违约金并要求返还房屋;或者要求买房人继续履行合同即继续支付价款并支付逾期违约金);若为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向受赠人主张违约责任且受赠人可以合法保有标的物所有权。
一般而言,房屋买卖比房屋赠与可以少交税。这就导致很多真实意思是赠与的当事人以买卖的方式转移房屋的所有权,即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房屋赠与。这种名为房屋买卖实为赠与的合同及履行过程有如下特征:
1、合同价款明显偏低(以达到进一步避税的目的);
2、一般不会有银行贷款(避免利息损失;避免被认定为诈骗或者合同被认定为无效);
3、合同条款比较简单,很多细节的约定被省略,尤其是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的比较轻;
4、一般并没有实际付款(多数有银行走账的记录);
5、“买卖”双方往往为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
一个房屋买卖合同一旦被认定为赠与合同,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注意:合同不会被认定为无效,而是会被认定为赠与合同,并适用赠与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1、该补交的税款要补交(这是应然上,实然上税务部门一般都很难知道真相,也就不会追缴);
2、“买房人”没有支付房款不会构成违约,且可以合法保有房屋所有权(可能是部分所有权);
3、“卖房人”无权向“买房人”主张违约责任,也无权要回房屋的所有权;

❸ 关于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效力。

没有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房行为,是不合法的房屋,不能进行买卖,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因为不合法而归于无效。应当退还定金。

❹ 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效力是什么意思

房屋买卖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买卖合同内容合法、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买卖关系的成立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13 07:03:56 浏览:242
民事诉讼法申请回避 发布:2025-07-13 06:55:46 浏览:478
司法考试1个月 发布:2025-07-13 06:55:40 浏览:654
法学是冷门专业吗 发布:2025-07-13 06:47:48 浏览:327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3 06:37:30 浏览:382
宁国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7-13 06:36:53 浏览:923
谢红律师 发布:2025-07-13 06:21:41 浏览:303
司法部博士 发布:2025-07-13 06:12:45 浏览:483
通过司法考试有什么用 发布:2025-07-13 06:02:18 浏览:701
劳动法是劳动法的唯一约束吗 发布:2025-07-13 05:56:10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