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默示意思表示法律效力

默示意思表示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2-30 17:46:39

A. 默示是什么意思

默示:指当事人的真正意思表示不能由直接表示得知,而仅由间接表示推知的行为。即可从其行为中用逻辑推理和实际生活的习惯原则来推知的意思表示。

B. 民法总则默示的规定是怎样的

您好,一、民法总则规定的沉默意思表示的规定
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形式】 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二、2017《民法总则》是怎么规定意思表示的?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1、意思表示的生效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3)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2、意思表示的撤回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3、意思表示的解释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根据以上民法总则规定的沉默意思表示的规定,只有在符合当地的交易习惯,或者两者之间存在长期交易活动,或是由于法律所直接规定的情形下可以以沉默的形式建立合同关系。无论是沉默的形式还是明示的方式订立的债权债务关系,都是可以进行撤回的。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C. 关于《民法总则》的默示理解

请假及批准应当明示,民法总则规定的沉默意思表示的规定如下:
《民法总则》第回一百四十条规定:行为答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D. 默示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1、默示,指以明示(以语言、文字、或当事人了解其意义的符号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方式,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
2、默示分为两种:
(1)推定:从行为人作出的特定积极行为推知其意思表示内容。如A公司司机外出时,车坏了,送去维修,修好后司机将车取走。汽修要求A公司支付维修费用,否则行使留置权。A公司请求宽限一周。(A公司没有直接说还与不还,但是请求宽限的行为,可以推定A公司承认了债务,是一种默示行为)
(2)沉默:即从行为人的单纯沉默(消极不作为)中推知其意思表示的内容。如:A要卖房子给B,但是B一时之间拿不到主意,两人遂约定:B考虑10天,10天未作表示的,视为同意。10天过去了,B没有作出任何表示。AB之间的合同成立。(事先有约定,约定不作为的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
3、《民能意见》第66条规定: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当事人双方有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如果(2)中的例子稍稍改一下,那么B的行为就不是一种意思表示了。如A要卖房子给B,对B说:你考虑:10天未作表示的,视为同意。这并不是两人的约定,也非法定情况。

E. 法律上不作为的默示有哪些

当事人为意思表复示的方式有二种,即制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明示方式因当事人直接、明确、主动地将其内在意思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示于外部而清楚、明确,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而默示方式由于是根据当事人的某种行为按照逻辑推理的方法或按照生活习惯推断出当事人(行为人)的内在意思表示。法律上不作为的默示有: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合同法》第171条:试用买卖中试用期满,买受人的沉默视为购买。

《担保法解释》第54条第2款:共同共有人明知个别共有人擅自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没有表示异议的,视为同意。

《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合同法》第48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无权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继承法》第25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F.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的默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默示是以特定行为表达意思的方式。又可分为积极和消极的行为,

消极的行为即沉默,是指单纯的不作为。

单纯的沉默也可以用来行使形成权

以单方法律行为来行使形成权,而单方法律行为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包括明示的和默示的,默示的又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消极的行为就是指单纯的沉默,因此单纯的沉默可以用来行使形成权。

G. 法的默示认可的概念

法的认可主要有两种方式:
(1)明示认可,即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哪些已有的道德或习惯等规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认可的规范往往构成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2)默示认可,即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哪些社会规范是法律,而是通过法院判决时援引的方式承认它们的实际法律效力。以这种方式存在的法,往往是通行于一定地区、一定民族之间的习惯法,如经国家认可的家法族规、村落规约(乡规民约)、行业(行会)规范等。

H. 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

答:不属于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是属于以形体语言直接表示内心意思的情形,而非通过推定或沉默形式。

I.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默认

应该是“默示”而不是默认。是意思表示的一种。
具有法律效力的默示,见参考资料
或者可以归纳为1、作为(交易习惯)2、不作为(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

热点内容
武汉法律援助机构 发布:2025-07-11 00:00:08 浏览:406
敦化人民法院在哪 发布:2025-07-10 23:54:09 浏览:574
道德经中的柔 发布:2025-07-10 23:45:22 浏览:185
依兰县律师 发布:2025-07-10 23:38:18 浏览:184
不喜欢法学 发布:2025-07-10 23:25:37 浏览:757
我国合同法的体系构成包括有 发布:2025-07-10 23:23:41 浏览:475
宣传法律知识意义 发布:2025-07-10 23:21:55 浏览:515
千家峒司法 发布:2025-07-10 23:21:55 浏览:2
香港反种族歧视法条例 发布:2025-07-10 22:57:12 浏览:170
成都高考异地政策法规 发布:2025-07-10 22:56:18 浏览: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