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未购置保险的法律责任
① 未买机动车强制保险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赔偿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应当购买交强险,其目的是机动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能保证受害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如果违反了这一法律强制性规定,未购买机动车交强险。尽管交通事故中无过错,不负事故责任,但仍应依法承担不买机动车交强险的法律后果,应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实行强制保险制度。即上路车辆必须购买交强险。
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是不区分责任的。就本案而言,虽然为同等责任,但在计算具体赔偿额时,应先将交强险限额部分12.2万元划出,再就剩余部分依责任按比例承担。
② 车辆未购买商业保险发生撞车事故全责怎么处理
您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人没人购买交强险,也没有购买商业险的,由责任人自己承担赔偿的责任,并且对未购买交织险一方进行处罚。
汽车商业保险其实就是机动车商业保险。机动车辆商业险,是车主投保了国家规定必保的机动车辆交强险,自愿投保商业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商业险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大类,其中基本险为车辆损失险、全车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以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四种,而附加险则包括车身划痕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不计免赔险等,其中附加险不能独立投保,而必须依附于相应的基本险才能投保。
二、相关法律规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第三十八条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补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九条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不是同一人,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③ 车辆没上保险怎么处罚规定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车辆逾期不年审出了事故不予理赔
根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车辆未按规定年审或年审不合格以及保险车辆不具备有效行驶证件的其他情形,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即保险合同规定只对合格、合法车辆生效。保险公司除了对未按期年审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进行赔付外,对丢失车辆也同样拒绝赔付。
2、车辆不年检会被扣车并罚款
对于未参加年审的车辆,民警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给予驾驶人200元罚款并记3分的处罚,还要暂扣车辆。
④ 机动车辆未买保险该如何处罚
长春市没有强险贴的 罚款200,见一次罚一次。
⑤ 未购买交强险的交通事故如何划分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已有数年,是我们审判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法律之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尤其是对其第七十六条的适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有较多论述,笔者不想对此作过多赘述,仅就车辆在未购买交强险的情况下,第七十六条在实务应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进行一点初浅的探讨。 实务中对该机动车一方含义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为仅指该机动车所有人;另一种理解为指机动车所有人和事故发生时的实际驾驶人。 如偷开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假设车辆所有人购车的目的在于自己特定的范围内使用,无需到公共道路上行驶,车主没有为该车购买交强险。后在车主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雇员甲为自己私事擅自将车开到公共道路上,并与他人乙驾驶的机动车相撞,导致乙身受重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经交警勘察认定,双方负对等责任。因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乙将驾驶人甲及该车车主诉诸法院,要求二被告连带赔偿其损失。对于该案的处理,一种意见认为,机动车一方应指车辆所有人,车主未依法购买交强险,故其应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赔付;另一种意见认为,机动车一方应指车辆所有人和车辆驾驶人,应由车辆所有人和车辆驾驶人共同对受害人甲在交强险的赔偿限额内给予赔偿。 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更符合法律的规定,理由如下: 1 、如认定车主在交强险限额内负全部的赔偿责任,势必使直接侵权人实际上处于第三人的地位,这样的判决结果既难以让老百姓接受,又可能导致不良的道德危机。 2 、车主在该案的发生过程中仅存在管理不严的过失责任,因该车的使用范围特定,不存在上路的需要,其也就不存在购买交强险的强制义务。发生该交通事故系因乙的偷开行为所导致,真正过错方在于乙,要车主先行全额承担赔偿有违公平。 3 、认定机动车一方为车主和实际驾驶人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车辆所有人的偿付能力未必就好于实际驾驶人,将二者认定为一方有利于增大受害人的实际受偿率,尤其是在没有购买交强险的情况下。 二、交通事故中机动车责任方的责任划分与承担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更符合立法目的,交强险作为法律强制规定的一种合同,其设立的目的在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如果判决承担按份责任,完全可能使设立机动车强制保险的目的落空,从而损害受害人的利益。对于超出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按份承担责任更能体现出法律的公平。 综上所述,在车辆未购买交强险的情况下,肇事一方车辆的车主和驾驶人应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内按过错比例分担。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人民法院)
⑥ 车辆未购买保险犯什么法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商业保险可买可不买!
根据《交强险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都应当投保交强险,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并处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⑦ 车辆没买保险上路被查,应该怎么处罚
车辆没买保险上路被查,会处以暂扣机动车辆,并处以机动车交强险基本保费2倍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7)机动车未购置保险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1、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2、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3、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4、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⑧ 机动车未购买交强险的处罚依据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依据事故双方在事故中的实际过错来确定责任比例,与车辆是否购买交强险没有关系。车辆如果没有购买交强险,事故处理完毕后交警会另案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八条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⑨ 车辆无购置交强险如何处罚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如果肇事司机无赔偿能力,那你就应承担先行垫付责任。《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或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这一规定主要是鉴于未参加强制性保险的责任人无力赔偿或全部赔偿以及未查明事故责任人的情况下,为不致使被害人的损害赔偿落空,法律所作出的强制性规定。实践中,为增加直接责任者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实际所有人的责任心,基于公序良俗和价值取向,也可责令其承担先行垫付责任。答案补充我国民法通则中第122,123,124条等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在此种情况下,只要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即使行为人没有过错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垫付责任虽然也是垫付人对侵权损害发生没有过错,但垫付人不是侵权行为人,在其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从法律上讲其不是责任的最后承担者,而有权向侵权行为人追偿。无过错责任的行为人在其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况且其要对自己行为负最终责任。
你可以向侵权行为人(肇事司机)追偿自己的垫付费用。答案补充未经审验和未购置交强险的机动车辆能否上路?我想你非常明白这是违法的,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⑩ 汽车未购买强制保险属于什么行为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006年3月1日,国务院以第462号令公布了《机动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制度正式确立。交强险制度实施以来,对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及时得到赔偿、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风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肇事车辆没有购买交强险。这些肇事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争议。
第一种意见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机动车未购买交强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即法律、行政法规只规定了违反者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没有规定违反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按照一般侵权原理,应当判令肇事机动车一方按事故过错责任划分比例予以赔偿。
第二种意见认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交强险属于机动车车主必须购买的法定强制保险;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者必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交强险的赔偿。由于肇事者未购买交强险的违法行为与受害者不能无条件的从保险公司获得交强险的赔偿款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应当判令由肇事机动车一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再按事故过错责任划分比例予以赔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