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联合申声有法律效力吗
Ⅰ 国家间签订条约、联合公报、声明等的区别
条约,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的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各种协议总称。广义的条约指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等各种协议,包括公约、协定、议定书、换文、联合国宣言和宪章等;狭义的条约指重大的政治性的协议,如同盟条约、边界条约等。
联合公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就有关重大国际问题、事件的会谈进展、经过、达成的协议等所发表的正式文件,是用以表明双方或多方对同一问题的共同看法的报道,或是经过谈判达成的具有承担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文书。
联合公报可分为一般联合公报和条约性公报。前者主要是在国家领导人或政府代表团出访、来访中,双方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的报道,或者是双方对一些问题有共同的看法,或者是陈述各自的观点。它多属国际关系中礼节性友好往来的正式报道,一般不需要双方代表签署,只由双方协商决定一个报道稿件,以联合公报的文体在各自国家的重要报刊上发表;后者是在国际事务中双方或多方对共同关心的某件事经过谈判达成一定的协议,并规定了谈判各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经过各自全权代表签署,以昭信守的条约文件。由这种内容构成的联合公报,其本身就是条约。
联合声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政党在举行会议或会谈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表明立场,或说明各方就双边或多边问题所达成的协议以及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发表的声明。联合声明在法律效力上弱于联合公报。联合公报中有些双方认可、联合签署的条文,在概念、定义上都强于联合声明。
Ⅱ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为什么
联大决议对其会员国来是否具有法源律效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联合国的职能范围相当广泛,联大决议不仅数量很大,而且内容迥异。同时,决议还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一项建议或请求,也可能是一项决定、声明或宣言。因此,很难说它们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国际社会不存在凌驾各国之上的强制机关,使得这种拘束力的强制性远远不及国内法,正基于此,国际法被称为“软法”。归根结底,国家认为自己受这些规则的约束,才是其获得法律地位的源泉。因此,国家的同意是国际法效力的依据。如果它们在决议案的讨论中明确承认决议条款为法律规范,并表示愿意承担遵守的义务,而且决议的文字用语也体现了这一点,那么就应该认为已经存在了关于这一决议的法律信念,也就应承认其法律拘束力
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反映了各国政府的意愿,是世界舆论的积累和集中表达,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Ⅲ 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有无法律效力
无法抄律效力,联合国大会的多数通过投票只能表示联合国通过了这份决议。但这份决议,有多大用,这都是不一定的。
比如,1947年,联合国决定分割英属巴勒斯坦,划分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这个决议有一定的用处,以色列就以此,后来宣布独立。但是,巴勒斯坦因为实力弱小无法独立。以色列成立,招致很多阿拉伯国家不满,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就进攻以色列。
还有,联合国通过了一份对苏联的谴责,这份决议,作用几乎为零。没有哪个国家敢去进攻核武大国苏联。大部分国家,即使是英法日德以色列印度这些地区强国,也不愿意得罪苏联。
Ⅳ 两个人之间的书面协定具有法律效力吗
这个要看你协议的内容是什么。比如你可以约定该房屋系共同出资,属于共有,但这种约定回并不能对抗房产登答记行为,也就不能对抗第三人。
如果你们的房屋还没有购买,建议你们买房时登记为二人的名字,这样就是法律上所认可的共有关系,不会有任何争议。
如果你们的房屋已经购买或是无法登记为二人的,则现在先写个协议,然后可以再你们结婚之后再来进行书面约定,这是婚姻法中规定的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如还有不明之处,可发消息进一步询问。
针对你的补充提问:
如果协议本身的内容是合法的,公证并不是其生效的必要条件(当然双方专门约定公证后才生效的除外)。
至于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公证,因为有些协议当事人人往往以非自愿,受胁迫等原因不认可,但公证对于这一点是可以避免的。
Ⅳ 国与国之间的联合宣言有没有法律效力
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只是国家间的约定。你可以想下,这些公报、宣言啥的如果不遵守,有没有强制执行的机构呢。显示是没有的,所以说没有法律效力。
Ⅵ 录音 在我们国家可以作为证据吗 有法律效力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明确的规定。视听资料作为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现实生活中虽然存在,但被法院直接采纳认定的案例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视听资料作为一种技术合成,其要依赖于一定的技术设备辅助才能表现出来,并不像其他证据种类如书证、物证等那样直接反映所要证明的客观事实;同时,视听资料作为技术含量成分比较高的证据类型,当事人除了要证实该视听资料不是采用非法手段取得外,还必须证实该视听资料没有经过剪接、删改、合成等方式加工,否则法院对视听资料很难直接采信认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9条规定: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八条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七十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要使录音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二是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在其工作处所或者住所以窃听方式取得的录音资料,就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三是对方未提出反驳或反驳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录音证据作为判案依据时,还要对录音证据是否有疑点进行审查。如果对方当事人对录音资料表示质疑,并提出足够的证据加以反驳,那么该录音证据便失去证明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反驳,法院就应当确认该录音证据的证明力。
另外,在采取偷录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证据时,应当尽量采用先进的录制设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选择杂音干扰少的地方录制。在偷录中,应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录制时间,并巧妙地引导或提示对方表明身份,以增强证据的可信程度。
您可以到法院起诉,建议找专职律师处理。
望采纳!
Ⅶ 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录音是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只要是真人录音能证明是她本人的声音就可以产生法律效力。
Ⅷ 国与国之间最有效的声音是大炮
你应该去做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