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2017年法律知识考试情况通报

2017年法律知识考试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 2022-01-04 15:17:03

1. 网上法律知识考试怎样边考边找答案

后台打开网络,把题目复制过去搜索一下一般都有答案。

2.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法律知识主要涉及哪些法律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涉及的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宪法、刑法、物权法、继承法等。
其实在作答这些问题是,应用更多的是常识而不是法律条文,很少有人能完全懂这些法律。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随时追问我。

3. 公务员考试法律方面的知识一般占百分之多少

公务员来考试里面的刑行源政能力测验的常识判断部分有法律常识的部分。一般25到常识判断吧,法律还是占据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建议把历年的真题看一下积累一下常用的法律常识就可以了,毕竟公务员不是专业考法律,不会很难。

4. 湖北省宜昌市2008年度青少年学生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2008年度青少年学生

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友情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到答卷对应处。交卷时只交答卷。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共两卷29小题 卷面分数:100分 考试时限: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单项选择】(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2.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A.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财物

B.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C.吸食、注射毒品

3.未成年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 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A.公安机关 B. 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 C.人民法

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 )。

A.间接责任 B.直接责任 C.无责任

5.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 )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周岁 B.14周岁 C.10周岁

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要时可由政府( )。

A.依法收容教养 B.通报批评 C.提出警告

7.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未成年犯应当在( )执行刑罚。

A.监狱 B.未成年犯管教所 C.劳动教养所

8.小张(17周岁)伙同他人拦路抢劫,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在法院审理期间,小张所在的学校取消了他的学籍。该学校的做法( )。

A.合法 B.不合法 C.与法律无关

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10.小明的爸爸在家招待客人,让小明(初一学生)到超市买二包香烟、一瓶白酒,超市营业员没有卖给小明。营业员的做法( )

A.不对,因为小明已经有了行为能力

B.不对,应该问清情况后决定是否出售

C.合法,因为经营场所不得出售给未成年人烟酒

11、冬冬今年15岁,其父母经常外出经商,让冬冬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冬冬父母这样做( )

A.不合法,因为法律规定父母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B.合法,因为法律规定父母可以让满15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C.合法,因为法律父母不得让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2.王甲与李乙都是初二年级学生,星期五放学后,王甲在父母不知的情况下,留宿在李乙家中,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李的家人应在( )小时内通知王的父母。

A.8 B.12 C.24

13.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 )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1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需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 )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隐匿、毁弃。

A.其班主任老师代为开拆 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代为开拆

C.未成年人自行开拆

15.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 )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A.有益身心健康 B.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C.开发智力

17、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是

A、剥夺成年人的智力成果 B、向未成学生出租淫秽书刊

C、强迫子女弃学经商

18.我国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 )为止。

A.生活自理 B.学业完成 C.能独立生活

1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如果你的同学常去营业性歌舞厅跳舞,你的态度是( )

A.只是业余爱好,不影响学习就应该支持

B.坚决反对,但不能向老师汇报

C.坚决反对,因为这是违法行为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21.无业青年陈某以100元“辛苦费“为诱惑要初二学生夏某将学校一台VCD机偷出来,并威协夏某,如果不按其意思办,将会受到殴打。 夏某将情况向学校反映,学校应当向( )报告。

A.民政部门 B.公安机关 C.居委会

22.生活在大山里的初一学生晓燕由于家庭贫困,无法交纳学费,她决定外出打工挣钱。她来到一家饭馆打杂。半年过去了,她想回家照顾父母,老板以没有干满一年为由拒付晓燕工钱。她一分钱也没有拿上,失望的回到家中。对这一事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晓燕没有按要求干满一年,老板不付工钱是正确的

②晓燕自动辍学是没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行为

③饭馆老板招用童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晓燕所在学校和她的家长未履行对未成年人应尽的保护职责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23.《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保护的内容有( )

A.自我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C.家庭保护、教育保护、政府保护和法律保护

24.下列属于违反治安管理、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有

①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②偷窃、骗取、抢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

③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④非法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25.学生何秀发现某影楼未经自己同意在其宣传厨窗内贴有自己的照片,随即将该影楼告上法庭,何秀起诉的理由是

A.影楼侵犯其肖像权 B.影楼侵犯其人格尊严

C.影楼侵犯其财产权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案例分析】(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0分)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

请回答: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27.(10分)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

请回答: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为什么?

28.(10分)小方刚读一年级,爸爸就因车祸身亡,其母将家财变卖10万带走远嫁他乡,而将小方留给其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

请回答:小方的母亲做法合法吗?请说明理由?

29.(20分)中学生徐某原来表现较好,曾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往来,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他没有接受教训,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还参加赌博,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在一次参加团伙抢劫摩托车中被抓,经法院审理,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年。

结合有关的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徐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了什么?(10分)

(2)从徐某的经历中,我们青少年学生应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10分)

5. 求安徽省公务员法律专业知识真题。另外想知道这个法律专业知识考试的一些基本情况

公务员考试是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法律专业的重点的地方在于法律、法规,你应在这专方面多下点功夫属,然后是教材,最后是多看看往年的题,增加自己的判断力、分析能力!建议你去上学吧网站看一看,里面的试题蛮不错的,每天都有更新,还会推荐出最好的最新的资料,复习时,一目了然。至于你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你自己去上学 吧查查

6. 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考试不过有什么影响

对,公共法律知识考试没通过的,只能再参加明年的考试。
申领行政执法证,必须要通过公共法律的考试和专业法律知识的考试。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7.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测试中的常识判断是只考法律常识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个部分之一。与其他四个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有其起身的独特性。如果说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可以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的话,那么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常识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公文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但也因此常会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
从历年行测常识判断考题中,我们看到题目的数量一般在20—25道之间,用时约10十分钟,因而要求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用时短,包含的知识面广泛,考生答题的难度相应增大,但也并不意味着毫无办法。从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近几年的试题,以政治、法律、科技、人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各占25%,范围相对缩小,为考生在广泛的考查范围中找到了复习时的重点,以下就各科目的重点内容做简要分析。
政治部分的考查中,注重哲学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尤其是哲学基本原理如对立统一规律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非死记硬背。
法律部分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其中以根本大法宪法和法律热点行政法所占比重最高。对于法律常识部分,注意结合试题加强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注意对考试当年新颁法律法规及新修改的法条、规定的关注和理解。此外法律常识也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解答案例题要注意捕捉题干中设定的情景,再看法律对这种性质的行为是如何规定的,从而得出答案。
人文和科技在常识判断中增加了比重,其中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但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版图幅员广阔,这就为考试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科技部分的考查也会让考生觉得无章可循。其实我们在综合分析历年考题的基础上会发现,貌似毫无章法可循的人文、科技类题目,其实每一题都包含着命题人的用意,除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对近年国情社情省情的关注情况。因而时事热点、重要会议、周年事件等就成为考试时复习的重点内容。

更多问题请咨询浙江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8. 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

不可以,估计是打字员疏忽。应该在他们之间加个顿号。

考试不是很正式吧。正式考试不会出现这么低级的错误啊

自己知道行,注意就行了。

热点内容
刑法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发布:2025-07-08 09:20:46 浏览:636
澄海几个法院 发布:2025-07-08 09:14:24 浏览:501
国际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7-08 09:13:21 浏览:470
重庆交通事故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08 09:10:19 浏览:653
法官找陪酒 发布:2025-07-08 09:09:30 浏览:852
木渎法庭法官 发布:2025-07-08 09:02:50 浏览:520
民法观看 发布:2025-07-08 09:01:38 浏览:537
2016国际经济法在线作业1 发布:2025-07-08 08:50:40 浏览:548
经济法18秋在线 发布:2025-07-08 08:11:51 浏览:820
法治与综治 发布:2025-07-08 08:05:14 浏览: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