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红楼梦里面的法律知识

红楼梦里面的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1-04 16:25:31

① 论红楼梦中的法律与伦理

第一章 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
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夫生者人人之所欲,忧患与劳苦者,人人
之所恶也。然则讵不人人欲其所恶而恶其所欲欤?将其所恶者固不能不欲,而其所
欲者终非可欲之物欤?人有生矣,则思所以奉其生。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
衣,露处而欲宫室,此皆所以维持一人之生活者也。然一人之生少则数十年,多则
百年而止耳,而吾人欲生之心,必以是为不足,于是于数十年百年之生活外,更进
而图永远之生活,时则有牝牡之欲,家室之累。进而育子女矣,则有保抱扶持饮食
教诲之责,婚嫁之务。百年之间,早作而夕思,穷老而不知所终。问有出于此保存
自己及种姓之生活之外者乎?无有也。百年之后,观吾人之成绩,其有逾于此保存
自己及种姓之生活之外者乎?无有也。又人人知侵害自己及种姓之生活者之非一端
也,于是相集而成一群,相约束而立一国,择其贤且智者以为之君,为之立法律以
治之,建学校以教之,为之警察以防内奸,为之陆海军以御外患,使人人各遂其生
活之欲而不相侵害。凡此皆欲生之心之所为也。夫人之于生活也,欲之如此其切也,
用力如此其勤也,设计如此其周且至也,固亦有其真可欲者存欤?吾人之忧患劳苦,
固亦有所以偿之者欤?则吾人不得不就生活之本质熟思而审考之也。
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
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伯,一欲既终,他
欲随之,故究竟之慰籍,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倦
厌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否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如钟表之
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夫倦厌固可视为苦痛之一种,有能除去此二者,
吾人谓之曰快乐。然当其求快乐也,吾人于固有之苦痛外,又不得不加以努力,而
努力亦苦痛之一也。且快乐之后,其感苦痛也弥深,故苦痛而无回复之快乐者有之
矣,未有快乐而不先之或继之以苦痛者也,又此苦痛与世界之文化俱增,而不由之
而减。何则?文化愈进,其知识弥广,其所欲弥多,又其感苦痛亦弥甚故也。然则
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
者一而已矣。
吾人生活之性质既如斯矣,故吾人之知识遂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
吾人之利害相关系。就其实而言之,则知识者固生于此欲,而示此欲以我与外界之
关系,使之趋利而避害者也。常人之知识,止知我与物之关系,易言以明之。止知
物之与我相关系者,而于此物中又不过知其与我相关系之部份而已。及人知渐进,
于是始知欲,知此物与我之关系,不可不研究此物与彼物之关系。知愈大者,其研
究逾远焉。自是而生各种之科学,如欲知空间之一部之与我相关系者,不可不知空
间全体之关系,于是几何学兴焉(按西洋几何学Geometry之本义系量地之意,可知
古代视为应用之科学,而不视为纯粹之科学也。)欲知力之一部之与我相关系者,
不可不知力之全体之关系,于是力学兴焉。吾人既知一物之全体之关系,又知此物
与彼物之全体之关系,而立一法则焉,以应用之于是物之现于吾前者,其与我之关
系及其与他物之关系,粲然陈于目前而无所遁,夫然后吾人得以利用此物,有其利
而无其害,以使吾人生活之欲增进于无穷。此科学之功效也。故科学上之成功,虽
若层楼杰观,高严巨丽,然其基址则筑乎生活之欲之上,与政治上之系统立于生活
之欲之上无以异。然则吾人理论与实际之二方面,皆此生活之欲之结果也。
由是观之,吾人之知识与实践之二方面,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苦

2 红楼梦评论
痛相关系。兹有一物焉,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此时也,吾人
之心无希望,无恐怖,非复欲之我,而但知之我也。此犹积阴弥月而旭日杲杲也,
犹覆舟大海之中浮沉上下而飘着于故乡之海岸也,犹阵云惨淡而插翅之天使赍平和
之福音而来者也,犹鱼之脱于罾网鸟之自樊笼出而游于山林江海也。然物之能使吾
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
非实物而后可。然则非美术何足以当之乎!夫自然界之物,无不与吾人有利害之关
系,纵非直接,亦必间接相关系者也,苟吾人而能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物,则大自
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固无往而非华胥之国,极乐之上也。岂独自然界而已,
人类之言语动作,悲欢啼笑,孰非美之对象乎?然此物既与吾人有利害之关系,而
吾人欲强离其关系而观之,自非天才,岂易及此!于是天才者出,以其所观于自然
人生中者复现之于美术中,而使中智以下之人,亦因其物之与己无关系而超然于利
害之外。是故观物无方,因人而变。濠上之鱼,庄惠之所乐也,而渔父袭之以网罟;
舞雩之木,孔曾之所憩也,而樵者继之以斤斧。若物非有形,心无所住,则虽殉财
之夫、贵私之子,宁有对曹霸、韩干之马而计驰骋之乐,见毕宏、韦偃之松而观思
栋梁之用,求好逑于雅典之偶,思税驾于金字之塔者哉!故美术之为物,欲者不观,
观者不欲。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也。

[被屏蔽广告]

而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苟一物焉,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
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但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而
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者,非昔之所观者
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
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
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普通之美,皆属前种。至于地
狱变相之图,决斗垂死之像,庐江小吏之诗,雁门尚书之曲,其人故氓庶之所共怜,
其遇虽戾夫为之流涕,讵有子颓乐祸之心,宁无尼父反袂之戚,而吾人观之不厌。
千复格代之诗曰:

What in life doth only grieve us.
That in art we gladly see.

凡人生中足以使人悲者,于美术中则吾人乐而观之。此之谓也。此即所谓壮美
之情,而其快乐存于使人忘物我之关系,则固与优美无以异也。
至美术中之与二者相反者,名之曰眩惑。夫优美与壮美,皆使吾人离生活之欲
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若美术中而有眩惑之原质乎,则又使吾人自纯粹之知识出而
复归于生活之欲。如(米巨)(米女)(注)蜜饵,《招魂》《启》《发》之所陈,玉体
横陈,周(日方)、仇英之所绘,《西厢记》之《酬柬》,《牡丹亭》之《惊梦》,
伶元之传飞燕,杨慎之赝《秘辛》,徒讽一而劝百,欲止沸而益薪。所以子云有靡
靡之诮,法秀有绮语之诃。虽则梦幻泡影可作如是观,而拔舌地狱专为斯人设者矣。
故眩惑之于美,如甘之于辛,火之于水,不相并立者也。吾人欲以眩惑之快乐医人
世之苦痛,是犹欲航断港而至海,入幽谷而求明,岂徒无益,而又增之。则岂不以
其不能使人忘生活之欲及此欲与物之关系,而反鼓舞之也哉!眩惑之与优美及壮美
相反对,其故实存于此。
今既述人生与美术之概略如左,吾人且持此标准以观我国之美术,而美术中以
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吾人于是得一绝大著作曰《红楼
梦》。

第二章 《红楼梦》之精神

裒伽尔之诗曰:

Ye wise men, highly, deeply learned,
Who think it out and know,
How, when and where do all things pair?

② 《红楼梦》中涉及到哪些法律问题

1、民法现象的体现
2、深刻显示了封建社会的司法制度

③ 红楼梦里的贾家到底犯了什么罪,为何会被抄家

在认真看《红楼梦》这本书之前,就一直被灌输贾府落败的观念,因为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也会有很多方面提及《红楼梦》这本书,就像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红楼梦》的忠实爱好者。而贾府的罪过到底是什么,看了《红楼梦》的无疑都会说勾结逆王,这是贾府被抄家的外部原因。其实贾府真正的罪不在这儿,在内部颓靡。

王夫人屋内的玫瑰露也被偷了,甚至还有人觊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贾母的私房钱也被偷,简直盗窃成风。而当时的法律对这些也是有惩罚的,当然,越亲的人之间的盗窃判的罪最轻,但是这也是说出去会让人耻笑的事情。像贾府内部盗窃,自然是自己内部压下去,否则会败坏了贾府的名声。还有秦可卿的葬礼,超过了期限,也是会被处罚的。另外就是北静王出现在秦可卿的葬礼上,明显不符合规定。这一切,都是导致贾府被抄家的原因。

④ 红楼梦相关知识有哪些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⑤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
正是因为被毁灭的东西有价值,在一旁观看的我们才会感到震撼与悲痛。
而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就在于他描绘了一个个冰清玉洁,才华横溢,情韵雅洁,美丽聪明,志行高洁的青春少女被毁灭,从而展现了深刻,刺痛灵魂的悲剧。
但是,曹雪芹作书之年,所处的环境和我们现在的环境天差地别,女人是二等公民,是男人的附庸,平俗之民如此见地,有学识的人也这样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是文化的垄断者,他们的思想水平与认识其实就代表了当时的正统伦理价值。而贾宝玉这样的形象(指亲昵女子)只能被当做“孽根祸胎”。也就是说当时女人是不被认可的。
有必要比较一下其他古典文学对待女性的态度。地位最高的也不果是崔莺莺等为爱情而勇敢斗争的形象,其次是被侮辱值得同情的形象,再其次是供玩弄的艺妓,最卑微的就是抢劫,欺骗,拐卖的对象,甚至是淫妇。从没有一部作品像红楼梦一样,真正带着尊敬来描写一群青年女子的个性鲜明,超凡脱俗,思想胸襟的开阔,聪明善良。而我们则在作者描绘的情节终与她们同呼吸共命运,感她们所感,爱她们所爱,所以才会对她们的悲剧有着荡气回肠的感慨。
如果仅是这样,那我们很容易理解为大观园女子的悲剧只是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上演的闹剧,但实际的情况是,大观园中的女子,无论是身居显位的小姐,还是丫鬟,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而她们的悲剧各自有不同的内容,有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妻制度的悲剧,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贾府的婢女地位比一般人家的要高很多,都要遭受非人待遇,更何况贫苦无依的平民女子?所以红楼反映的是整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贾宝玉从小生活在女孩的真善美的世界中,对外界的丑恶极度反感,这种反感又转过来加深了他对女孩的依赖与尊敬。正是他对女性有着高度的尊敬,他才能深刻的感受到那些美丽的女子所受的毁害,鲁迅评价宝玉为:“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日益甚矣。”宝玉是博爱的,他将她们所有的人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纳入自己的关注之中,怎么不是爱博而心劳?于是我们通过贾宝玉的眼睛,看到了大观园中的女子性格心灵之美,最主要的就是要求什么都美,要千姿百态的美,无限丰富深刻的美,不能容忍任何一点对美的粗暴和亵渎。但就是这样的美,在我们眼里陨灭了。
但身为统治阶层的贾母,王夫人,贾政等人,却丝毫看不到悲剧,他们认为她们的死都是死有余辜,命中注定,咎由自取。这强烈的反差贯穿红楼的始终,让我们一直感觉到在大观园这个小小的女儿国外,黑暗的势力无时无刻不在威胁她们,贾府中形形色色的勾当卑劣污浊,无不揭露着封建社会的黑暗。但最终,最后一点光明还是被吞噬了。红楼梦也悄然合上,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翻滚与哀痛。

⑥ 红楼梦的知识点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 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 ),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2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19、《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20、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21、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22、《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⑦ 《红楼梦》里面每个人的判词

林黛玉与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被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隐淖泥中。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乡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生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金陵十二钗图册出现在《红楼梦》第5回,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有大橱装载着各省薄命女子的生平判词,遂找到自己家乡金陵的柜子取册观看,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3册。

(7)红楼梦里面的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金陵是一个省,也是剧情的核心发生地,“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

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下橱则又次之”。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据脂批探佚,小说结尾有警幻情榜,其主体就是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入选的标准有三: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儿;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正、副、又副的分配标准是:正册为姑娘小姐奶奶;又副册为丫头。

副册介于二者之间,妾或类似妾的阶层。按此标准,宝琴、李纹、李绮等才貌双全、命运两济的贵族女子,二丫头等贾府以外的女子,夏金桂、善姐儿等邪派女子不能入选副册、又副册,她们不在金陵十二钗之数。

参考资料:网络-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⑧ 《红楼梦》的知识点有哪些

知识储备
【《红楼梦》阅读】
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清)朝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全书百万字,一百二十回。
2.贾府中充当总管家婆的是(王熙凤),王夫人既是她的(婶婆),又是她的(姑母)。
3.《红楼梦》中有一位女子,才思敏捷,活泼直爽,快人快语,但家道败落后寄人篱下,命运悲惨。此人是(史湘云)。
4.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表兄妹)的关系,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林黛玉的(舅舅)。
5.《枉凝眉》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6.《喜冤家》中嫁给中山狼的是(贾迎春),“中山狼”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用“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之人)。
7.金陵十二钗第一个回到太虚梦境的是(秦可卿)。
8.设计相思局的是(王熙凤),被害之人是(贾瑞)。
9.红楼梦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10.红楼梦一书中结局最好的是(刘姥姥)。
11.红楼梦中最长的诗名为(《芙蓉女儿沫》),是(贾宝玉)所作,为(晴雯)而写。
12.宝玉骂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禄),而把从来不向他讲“仕途经济”类,混帐话的(林黛玉)看作是他唯一知己。
13.最有才华的是(林黛玉),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泼辣的女子是(王熙凤)。
14.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最有反叛性格的丫头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头是(鸳鸯),为追求自由婚姻而牺牲生命的丫头是(司琪)。
15.贾链设房子偷娶了(尤二姐)做妾,以奶奶称之,王熙凤知道了大闹(宁国府)。
16.第六十六回,“晴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情小妹”是指(尤三姐)冷二郎是指(柳湘莲)。
17.第六十九回“弄小巧借刀杀人,觉水限吞声自逝”中“弄小巧借刀杀人”是(王熙凤),“吞生金自逝”的是(尤二姐),这当中“剑”指的是贾琏的另一个小妾(秋桐)。
18.刘姥姥二进贾府最高统治者是(贾母),并游览了(大观园)。
19.贾母去世后,有一个丫头说“老太太疼我一场,我跟了去了,”于是上吊而死,此丫头是(鸳鸯)。
20.林黛玉原本家在(苏州),因母亲去世来到京都,从老家带来了一个丫环是(雪雁)。
21.《红楼梦》中有两个怪里怪气的人,一个跛足道人,一个是癞头和尚,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渺渺真人,茫茫大士)。
22.《红楼梦》中最有喜剧气氛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情节是(黛玉焚稿),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
23.绘制大观园的四姐妹中的(惜春)。
24.《红楼梦》中用鸳鸯剑自刎的是(尤三姐)。
25.“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6.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名为(《咏花》),实则悲叹(自己的命运)。
27.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
28.《红楼梦》中黛玉戏为“母皇母”的是(刘姥姥)。
29.贾宝玉身边的四个丫头是(袭人、晴雯、秋纹、 月)。
30.林黛玉本无表字,来到贾府后(贾宝玉)送给她一个,取名为(颦儿)。
31.金陵十二钗中带发修行的是(妙玉)。
32.宝玉房中有个奴婢,原本是贾母的丫环,名为(珠珠),送给贾宝玉后,贾宝玉将其改名为(袭人)。
33.金陵十二钗中最早仙逝的是(秦可卿)。
34.贾、史、王、薛中最先衰败的是(史)。
35.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薪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36.警幻仙子是(太虚幻境的仙女),最早出现在(第五回),此回题目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37.金陵十二钗中最有才气的是(林黛玉)。
38.贾府中最有叛变性格的奴婢是(晴雯和鸳鸯)。
39.贾府“四春”分别是(元春、探春、惜春、迎春)。
40.“四春”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入宫为妃的是(元春)。
二、填人名,补充下列情节
1.(鸳鸯)三宣牙牌令 2.(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3.(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4.(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5.(冷郎君)俱祸走他乡 6.(林黛玉) 重建桃花社
7 . (史湘云) 偶填柳絮词 8. (薛文起) 悔娶河东狮
9 . (贾迎春) 误嫁中山狼 10. (林黛玉)坟稿断痴情
11. (秦可卿) 死封龙禁尉 12. (贾元春) 才选凤藻宫
13 .(蒋玉函) 情赠四乡罗 14. (白玉钏) 亲尝莲叶羹
15. (黄金莺) 巧结梅花结 16. (薛宝钗) 羞笼红穿串
17. (林潇湘) 魁夺菊花诗 18. (薛衡芜) 讽和螃蟹咏
19. (薛小妹) 新编怀古诗 20.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三、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
⒈金陵十二钗:
①林黛玉、
②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③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④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 东风一梦遥。
⑤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⑥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⑦贾惜春:勘破三春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⑧王熙凤: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⑨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⑩王熙凤: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⑾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⑿妙 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⒉其他人物:
①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
②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③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热点内容
刑法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发布:2025-07-08 09:20:46 浏览:636
澄海几个法院 发布:2025-07-08 09:14:24 浏览:501
国际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7-08 09:13:21 浏览:470
重庆交通事故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08 09:10:19 浏览:653
法官找陪酒 发布:2025-07-08 09:09:30 浏览:852
木渎法庭法官 发布:2025-07-08 09:02:50 浏览:520
民法观看 发布:2025-07-08 09:01:38 浏览:537
2016国际经济法在线作业1 发布:2025-07-08 08:50:40 浏览:548
经济法18秋在线 发布:2025-07-08 08:11:51 浏览:820
法治与综治 发布:2025-07-08 08:05:14 浏览: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