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调解案例有法律效力
『壹』 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案件的数据近五年的
据司法部基层工复作指导司有关负制责人介绍,2014年,全国81万个人民调解组织、近400万名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抓早抓小、就地化解,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调解的同时,积极开展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贰』 民事纠纷到司法部门寻求调解。需要里立案吗如果我们单方面需求司法部立案可行吗
1、因为法院、司法局都属于司法部门。所以不知道你说的是司法局下面的司法所调解版,还是权法院的调解。
2、如果是法院的调解,是需要立案的,你单方面可以要求立案的,法院认为属于他们管辖的,就会依法立案受理的。
3、如果是司法所进行的调解,属于非诉讼的调解,司法所的立案是没有裁决权的,只有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率的。
『叁』 因邻里纠纷,之前邻居找当地司法部门调解过,我们双方都同意调解事项,现在邻居又反悔把我家起诉到法院
你这里说的不清楚,涉及的问题分项给你解释,对号入座:
问题一:已经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是否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还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要求履行调解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要求撤销或者变更调解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调解协议,或者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问题二:已经达成调解协议,是否还能根据原纠纷提起诉讼吗?
答: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并不排除任何一方再次起诉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但是对方当事人可以双方已经达成调解协议为由进行抗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三款:当事人一方以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方当事人以调解协议抗辩的,应当提供调解协议书。
通常双方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法院会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会裁定双方仍然应当按照人民调解协议履行。
『肆』 调解协议书没到法院写有法律效力吗
国家司法部制定的《人民调解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赋予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即具有合同的效力。这是人民调解所取得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效力。行政调解同人民调解一样,均属于诉讼外调解,所达成的协议虽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的效力,但对当事人均应具有约束力。因为,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一样,均是在自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调解活动,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所达成的协议,都应当自觉履行。因此,可以说行政调解所达成的协议,仍应与人民调解所达成的协议一样,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主持调解达成的协议,如果提不出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或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违反法律法规的,就应当自觉履行。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就协议的履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伍』 司法所调解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司法所调解是以人民调解形式完成,制作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经过司法确认前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人民调解协议书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则承裁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其中"纠纷简要情况"栏应当载明纠纷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协议"栏应载明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写清履行协议的时间、地点和期限,当事人签字按手印,调解人签字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一、凡是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也就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1.主持调解的必须是人民调解委员会;
2.调解协议必须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
3.调解协议的形式是书面协议;
4.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调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
(二)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
(三)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五)当事人签名,调解主持人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六)调解协议由纠纷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陆』 公安局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安机抄关的调解协议具袭有法律效力。其理由为:公安机关主持调解时,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又不违反法律规定,也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该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认可后,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2002年,国家司法部制定的《人民调解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赋予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即具有合同的效力。这是人民调解所取得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效力。行政调解同人民调解一样,均属于诉讼外调解,所达成的协议虽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的效力,但对当事人均应具有约束力。
因为,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一样,均是在自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调解活动,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所达成的协议,都应当自觉履行。因此,可以说行政调解所达成的协议,仍应与人民调解所达成的协议一样,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柒』 可否持司法所的调解书直接申请法院执行
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法院调解书所确定的义版务的,另一权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办理相关证照转移手续的,要先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立案执行后,由执行法院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通知有关单位办理,不能直接申请下达协助执行书。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捌』 法律援助问题,我想请问一下镇司法所的司法调解书有法律效效力吗
调解书只要内容部违法,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都具有法律效率。
最高人民回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答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各级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要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反悔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按照该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准确认定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者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维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司法所是司法局的派出机构,是行政机关,建议其工作人员都加入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样就是以调节委员会的名义进行调解,其调节协议书更符合上述规定。
『玖』 和解协议有无法律效力,调解协议有法律效力对吗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的一部或全部,自愿协商达成如何执行的协议。
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执行和解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自行和解的结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书执行,只有原法律文书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
签订协议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达成和解,至于和解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双方在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签订协议书的时候也要看清和写明协议书的基本内容,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
《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不同。调解协议系案件各当事人自行判断各方利益后,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协议,提交给法院,法院据《调解协议》制作《民事调解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法院调解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项:
一是诉讼请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诉的,调解书中也应当列明。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还应当写明第三人的主张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实。即当事人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双方争执的问题。
三是调解结果。即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其中包括诉讼费用的负担。
拓展资料:
和解协议,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之间就债务清偿、避免破产清算所达成的书面契约。和解程序开始后,为达成和解协议,债务人须向债权人会议提交和解协议草案,供其审査讨论。
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和解协议,交法院裁定是否认可。法院裁定认可后,发布公告,中止破产程序。和解协议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协议包括对债务人减免清偿债务的数额,债务清偿期限,清偿方式,债务清偿的担保等内容。
由债务人提出草案、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法院认可的关于清偿债务的协议。债务人提交的和解协议草案的内容应当包括:清偿债务的财产来源;清偿债务的办法;清偿债务的期限等。
1.双方债务纠纷的情况、金额。
2.债务人承认的债务事实。
3.债务人偿付债务的期限与金额。
4.债务支付的优惠。
5.延迟付款的后果。
6.双方签字、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