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法律知识广播稿
⑴ 法律知识广播稿
那一类的呀,你没说清呀
⑵ 小学三年级广播稿
校园广播稿:缤纷三月
:三月,阳光明媚.
乙:三月,万物复苏.
甲:三月,春风送暖.
乙:三月,大地换新颜.
甲:各位老师,同学,早上好!在这个明媚的春日里,由我们五(1)中队来主持的小喇叭广播又开始啦!愿我们能在这短短的15分钟里,给大家带来快乐和轻松.
乙:我是五年一班的
甲:我是五年一班的
乙:同学们,三月,有许多重大的节日——
甲: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5日学雷锋日
乙:3月8日国际妇女节,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甲: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乙: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甲:3月2
1日世界睡眠日,3月22日世界水日
乙:3月23日世界气象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甲: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我们小学生最为关注的三个节日——3月5日学雷锋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和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甲: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个节日——3月5日学雷锋日.
甲:雷锋精神犹如滚滚的长江洪流,浩荡向前,激励着每个有志少年耕耘末来,建设事业,奉献硕果!
乙:雷锋活在我们心中,雷锋精神代代相传,雷锋精神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甲:是朝气和希望.
乙:是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甲: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境界.
乙:是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甲:是对国家,对集体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甲:下面请听《雷锋的生平》
乙: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请听
故事:人民的勤务员
甲:再请听故事:助人为乐
甲: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听《格言朗诵》
乙:这就是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耀在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心中.
甲:因此,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第5,6期合刊(学习雷锋专辑)出版,首先发表了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和各地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手迹.以后就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
乙:走雷锋的路,发扬雷锋精神,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希冀`.我们新时代的少年要以雷锋为榜样,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甲:接着,我们来介绍第二个节日——3月8日妇女节
乙: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同学们纷纷向自己喜爱的老师献上了最诚挚的祝福,给亲爱的妈妈献上了最深情的亲吻.今天,让我们重温三八妇女节的历程.
(介绍三八妇女节来历)
甲: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亲爱的妈妈.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的爱.母爱是一种付出,不求回报.母爱有时像平地惊雷,震撼人心;更多的像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乙:请听诗歌朗诵《母爱》
甲:春天像是一支五彩的画笔,它把小草画成了绿色,脱去了它的黄色外衣.
乙:春天像是一位优秀的通讯员,它把春天的到来告诉给了农民,农民又忙了起来.
甲:春天像是一只领头燕,它把在南方的燕子带回了北方,使燕子又回到了故居.
乙:今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第28个植树节,让我们也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春天里,栽种树苗,让小树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
甲:请听中国植树节的来历.
乙:邓小平爷爷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1981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洪灾,邓小平同志专门对林业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最近的洪灾涉及到林业,涉及到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也要少砍一点.小平同志还说,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他提议,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三棵或五棵树,要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在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的头一年,小平同志对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栽包活."
甲:植树节那天,邓小平爷爷带领全家人到
京西玉泉山种下一株株松柏.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各地都先后留下邓小平同志植树的身影.每年植树节,他身体力行,坚持了11个春秋,一直到他85岁高龄,古今中外很少有这样的人.1992年邓小平同志来深圳视察时,曾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植下一棵榕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XX年,坚持10XX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甲:三月就像绚丽多姿的彩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温暖的亮色。
乙:三月就像美妙动听的欢歌,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甲:伸出你的手,
乙:伸出我的手,
合:一起拥抱三月,这美好的三月。让我们分享彼此的喜乐,一同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一个梦想吧!
甲: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五(1)中队带给大家的“缤纷三月”已接近尾声
乙:让我们期待下次与你们相逢!再见
⑶ 小学生法律小常识大全
小学生法律常识: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
2、宪法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任何人要服从宪法权威。
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5、恐吓取财罪。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3)小学三年级法律知识广播稿扩展阅读:
1、小学生要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2、小学生要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3、小学生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⑷ 谁能提一个关于法律知识的广播稿阿 ,急急急急急阿!!!!!!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广播的题目是:
校园安全小常识。
1、在校时间回学生不得无故离开答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把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活动要注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我的广播结束了,谢谢大家!
⑸ 小学生法律知识内容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
一、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3、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4、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5、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6、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
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3、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三、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四、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
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
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
2、有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
能过马路。因为看起来车离得很远,可是,一眨眼的功夫,
它就会开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个信号灯,应该看哪一处的呢?应该看要
穿过的马路对面的那盏信号灯。
4、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
正好路过。
5、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
⑹ 求校园广播稿,要生活知识的,可以是法律常识,也可以是生活窍门,要小学生的。
、不喝不洁净水、生吃瓜果应洗净或削皮、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废物、勤晒衣服被褥等。
常见的似是而非的“卫生习惯”
1.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面部:许多卫生纸未经消毒处理或消毒不彻底,其中的填料或粉屑也很容易残留在餐具或水果上,进入人体会影响健康。所以,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和面部是不妥的。
2.用抹布擦干餐具和水果:在一般家庭,抹布是多用途的,既用其擦桌子又用其抹餐具。如不经常消毒、清洗或晾晒,潮湿而富有营养的抹布适合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其用抹布擦干餐具、水果,莫如不擦更卫生。
3.用餐洗净清洗餐具、果蔬:餐洗净可用来洗涤餐具、蔬菜和水果,以去除餐具上面的油污和果蔬上残留的农药,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可是,很少人知道,含有烷基苯磺酸钠的餐洗净,对人体健康有害。要想减少餐洗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用餐洗净洗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一般0.2%左右为好;浸泡时间以5分钟为宜,浸泡后还需反复用流水清洗。餐具冲洗也是如此。另外,不要买地摊上不合格散装的餐洗净,因为这样的餐洗净大多不合格。
4.用纱罩罩食物:夏天用纱罩罩食物可防止苍蝇的直接污染,但不能一盖了之。因为苍蝇在纱罩上产下的虫卵和身体上的污物仍然会从纱罩空隙落下污染食物。所以,应多管齐下采取防蝇措施,最好将苍蝇拒之门外。
5.餐桌上铺塑料布:有的桌布由聚氯乙烯制成,其中含有有毒的游离基。餐具经常接触这种塑料布,有毒物质就会借助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家庭不要使用这种含毒的塑料桌布。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布或塑料薄膜的桌面上。此外,也不要使用油漆筷子。
6.用白纸包食品:白纸看起来干净,其实并不卫生。由于在白纸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定量的漂白粉,容易引发化学反应,并能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过氧化物。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可引起关节酸痛、头痛、失眠,还可导致肝癌和不育等病症。
7.变味的食物加热后吃:许多人认为食物中毒是由变质食物中的细菌引起的,若将变质的食物煮沸了再吃,细菌便会被全部杀死,吃了就会相安无事。其实,变质食物煮后再吃,虽然危险减小了一些,但仍然很不安全。如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产生的毒素即使被高温加热也不会被分解破坏,吃了被这种毒素污染的食物仍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8.把水果烂的部分削掉再吃:有一些人认为把水果烂的部分削掉了再吃就没事了,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即使把腐烂部分削去,其剩余部分早已被含有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腐烂水果的果汁所浸染。吃了这样的水果,轻者引起胃肠道不适,重者可导致急性胃肠炎,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突变或癌变。
9.手帕一物多用或与他物混放:一块手帕既擦鼻涕又揩嘴巴,是不卫生的。不经常清洗或与他物放在一起的手帕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面部疖肿等疾病。由于纸币、钥匙等物带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容易污染手帕。用这样的手帕擦手、揩嘴的人易患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以,手帕要经常清洗,保持其清洁;最好随身带两块手帕,一块擦鼻子,一块擦嘴巴;手帕不宜与纸币、钥匙等杂物混放,以免手帕被污染。
10.长期使用带有茶锈的杯子:有人认为茶锈是茶水长期沉积形成的,无害,故平时很少去洗,其实这是错误的。茶锈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11.经常去除铝锅内的棕色锈:这样做铝锅看起来干净了,而实际上却去掉了铝锅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因为铝锅上的棕色锈是铝的一种氧化物,能阻止铝溶解到含水饮食中,从而减少人体对铝的吸收,有利预防老年痴呆症。
12.用废旧日光灯管晾毛巾:有的家庭用废旧日光灯管晾毛巾或手帕,认为很卫生。殊不知,灯管两端被锈蚀或灯管本身有裂缝,管内的水银、荧光粉及少量氨气等有毒物质就会逐渐渗出或挥发,污染毛巾或手帕,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若进入眼睛,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些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室内空气,引起慢性中毒。
13.酒后、饭后立即洗澡:患有心脏病的人酒后立即用凉水洗澡,会因心脏负担过重而导致死亡。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宜饭后立即洗澡。因为洗澡时会使四肢和体表的血流量增加,而减少胃肠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14.有痰不吐: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应当弃之。但有痰不吐,咽到肚子里,也是不好的习惯。因为这样做会将痰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幼虫食入体内,发生相应的感染甚至疾病。
15.牙刷头倒放在杯内:刷牙后,将牙刷头朝下放在洗漱杯内,牙刷间的一些食物残渣便成为细菌的营养源,得以使其大量繁殖。再刷牙时,牙刷中的细菌及其分解产物就有可能侵入体内,进而影响健康。
15.用公用香皂洗手:用香皂洗手是为了清洁卫生,但如果你是用公共场所洗手间的香皂洗手,那结果可能恰好相反。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共用一块香皂,使细菌、病毒有了传染机会,香皂则充当了疾病传播的媒介。另外,洗手毕关水时应先用水冲洗一下水龙头,以免洗净的手因接触开关而重新带菌。
16.便后洗手而便前不洗手:大、小便后洗手可防止寄生虫卵和肠道病原菌的传播,但与此相比,便前洗手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便前如不洗手,你手上的各种病原体可能借助手触及外生殖器官和会阴部而引起感染。在性病高发的今天,便前洗手更为重要。
17.便后卫生纸向前擦:这种做法是极不卫生的,尤其是妇女,很容易引起其泌尿、生殖道感染。因为这样做,粪便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很容易经卫生纸污染女性外阴部,引起外阴部的感染,甚至逆行向上,引起内生殖器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⑺ 法律知识以及学校常见违规现象广播稿
大多数教育局一再规定,学生假期,学校不能以任何形式向学校收取补课等费用,除非他是免费的,但也得是学生自愿去的
⑻ 关于宪法的小学广播稿400字
尊敬的老师和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普法工作的重大意义。今天我们讲的是:“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21 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
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
能!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
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
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我 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讲道理,如果我们人人不讲理,那我们的国家将是怎样一副场面,这个国家怎能还称其为
一个国家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我们的法律素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好好学习它,还要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遵纪守法,
维护自身的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朝着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方向在努力。国家一直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
识,教育公民自觉守法,并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于执法机关,普法的意义则在于能促使执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职
能,惩治违法犯罪份子,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来,我们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有很多
原来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深入的开展,使得人民群众逐渐接受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并自觉
自愿地运用法律。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并且从事着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我没有什么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传教育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总结其中的一
条经验,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有句古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积累成山。别看这“学
法用法,从我做起”,说着容易,可要真正做到,还是得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觉悟的。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
情,它正是你素质修养的体现,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做了一个好公民,也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规章制度。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有
没有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我 想如果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学法用法,遵守法律,进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会形成大家都来学法用法,大家都遵纪守法的大好局面,这样我们的社会就
会有越来越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违法犯罪活动就会大大减少,人民群众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逐步成为健康、文明、法治的国家,这
不正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吗?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请记住“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⑼ 弘扬法制教育 营造良好校风广播稿300字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对学生来说,让犯罪远离校园,应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犯罪滋生的土壤。许多案例表明,校园犯罪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气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生纪律差的学校,发生的事件越多。学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当,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犯罪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们在打击侵害校园犯罪的同时,还应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们要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
2、增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为什么侵害校园犯罪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团结起来,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面对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竟然会束手无策,让他们得逞,原因是他们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卫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门,宿舍门要随时关好,钱财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二是同学们应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应受到保护。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与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
总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推进,这都寄希望于广大的青少年。为推进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⑽ 小学生法律知识手抄报300字左右
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 据报道,1983 年我省抓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2995 名,而 1996 年已达 7663 名,13 年上升 了 2.56 倍。1991 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是 1.8‰,2003 年增至 3‰,比五六十年代增加了 10 多倍。目前,25 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人数已占我国所有犯罪人数的 70%左右,青少年犯罪比 例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可谓触目惊心。
一、接受法律知识教育,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学习掌握: 一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二懂法: 就是要明白自己与那些法律有更多的关系, 明确遵纪守法跟青少年自身有什么关系? 三守法: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案例: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发生在某市西湖 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六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 重重地从高达 20 米的六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 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在这一案例中,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 算违法?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稍微停顿)结果应该是: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 重伤,首先甲这种行为造成的违法后果,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主要合法权利 1、 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 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 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 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 干涉、滥用和假冒。 4、 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
5、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 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 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