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经营承法律责任

合伙经营承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2-23 10:17:09

A. 承包与合作法律责任有什么不同

“承包”准确的说应是“承包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与承包者间订立承包经营合同,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或部分在一定期限内交给承包者,由承包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及获取企业收益的行为。由于承包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补充措施,不能消灭、变更原有企业或创设新的企业,也不能改变原有企业的法人地位、名称和经营范围。承包者与被承包的企业间所存在的是一种合同关系。因此,承包经营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也可根据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由原有企业直接与承包者(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以及第三方企业均可)签订承包经营协议。
承包是当事人间以合同约定的一种经营管理行为,承包者只是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者。承包者最基本的权利是收取承包收益。其应承担的义务主要有,中外合营企业的承包者应接受该合营企业董事会的监督;对所承包企业的财产没有任何处分权,并且不得将所承包企业的财产转让、变卖、转移、抵押、出租或赠与;定期向所承包企业的董事会报送企业财务报表。最重要的是,承包者应保证,于承包经营期满时,所承包的企业能够扭亏为盈或经营状况有明显改善。这种保证形式由风险保证金,或由银行出具的不可撤销、但合营企业可以单方提款的保函形式提供。而且承包者须于每年第一季度内向合营企业提交承包经营风险保证金保函或风险抵押金。抵押金不得再另设担保,亦不得以合营者的出资作抵押。无论哪种保证形式,其数额均不得低于当年承包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五十。承包经营期间,合营企业的负债余额不得超过当年承包利润的总额。此外,承包经营期间,承包者可以以所承包企业的名义贷款,但须经董事会同意。承包经营开始前、承包经营期内中止以及承包期满时,应对所承包企业进行资产的清理与核对的工作并办理移接。资产的清理与核对应经过大陆注册会计师的验证方为有效。
合作。按约定的条件共同经营、约定的比例分配风险、利益是合作。区别不大,关键是协议内容的明确、具体。法律合伙与合作的区别合伙是一种制度,是指多方根据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共同分享利益的关系
合作是指业务上的相互关系。
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的基本条件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①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②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④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
合作的类型按合作的性质,可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同质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如无分工地从事某种劳动。非同质合作,即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艺流程分别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产。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合作分为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无契约上规定的任务,也很少受规范、传统与行政命令的限制。正式合作是指具有契约性质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明文规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并受到有关机关的保护。按合作的参加者分,有个人间的和群体间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质而言,双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

B. 合伙企业的非法经营,合伙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只要本人没有参与具体违法行为就不构成犯罪。

C. 合伙人法律责任

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然以上是针对普通合伙人的相关规定。还有特殊的合伙人等等

D. 合伙企业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合伙企业违反合伙企业法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提交虚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合伙企业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2、合伙企业的名称违反法律规定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其他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九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提交虚假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合伙企业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企业登记,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合伙企业未在其名称中标明“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E. 合作关系的法律责任承担

法律分析:第一,如果是出资违约如果合伙人没有如期如数按约定的出资方式缴付自己的出资,即违反出资协议,就应当依法向其他履行出资义务的合伙人承担出资违约责任。若给其造成损失还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第二,如果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擅自将自己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其行为无效,或者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六条: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合伙人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需要评估作价的,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评估。

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并在合伙协议中载明。

F. 合伙人有法律责任吗

有。两抄种大类型
如成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则股东(出资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出资多少最多承担多少责任,如是合伙企业,则出资者承担的是无限责任,通俗地说就是该企业欠别人多少钱,则你们合伙人共同承担所有的债务不以出资多少为限。所以,你必须弄清楚你朋友成立的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这关乎你承担责任的风险。

G. 普通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普通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承担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普通合伙的合伙人均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个人合伙的无限连带责任具有如下特点:

1、合伙人的连带责任随合伙债务的产生而产生,随其消灭而消灭。合伙人仅就其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合伙人的连带责任是一种对外责任。在合伙内部,仍然按照投资比例或协议约定确定债务的承担。因此如果一个合伙人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部分对外承担了债务,有权就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3、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这种连带责任不以当事人之间有无约定为转移。

二、新加入的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享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

对其加入之前合伙已经存在但尚未清偿的债务,应与其他合伙人一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退出合伙的,退伙人对退出合伙前原合伙的债务,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7)合伙经营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关于普通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具体条款:

第一百零三条合伙人违反合伙协议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合伙人履行合伙协议发生争议的,合伙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合伙协议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一百零四条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侵害合伙企业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百零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H. 合伙做生意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二十四条 合伙人以外的人依法受让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经修改合伙协议即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依照本法和修改后的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第二十五条 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I. 关于公司合伙人法律责任的问题。

合伙人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大股东私自以公司的名内义在外欠了容大笔钱没有跟合伙人协议私自处分合伙企业财产,公司对外负债的债权人不知情的,合伙人仍需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这种情况,你仍然要承担责任,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的规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承担清偿责任后有权向大股东追偿。

J. 违反合伙企业法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即不承担法定义务或从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是规范合伙有关行为,保护合伙企业、合伙人和合伙企业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合伙企业法各项规定的基础和依据,所以对违法行为是否追究责任,追究何种责任对合伙企业法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合伙企业法第八章分别规定了合伙企业、合伙人、清算人、登记机关、合伙企业的招用人员等主体违反本法规定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责任形式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各个方面:
一、民事责任。即当事人违反合伙协议或从事其他民事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合伙企业法规定民事责任的基本要求是对违法行为造成的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的损失应负责赔偿,并消除危害等。至于合伙企业或合伙人违反与第三人的交易合同等行为,属于合同违法,应按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
二、行政责任。即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危害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合伙企业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事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二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职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刑事责任。即当事人从事损害合伙企业或合伙人利益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所应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承担刑事责任即应受到刑事制裁。执法机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应根据当事人的违法情况,认定其事实,并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热点内容
如何理解行政法律关系 发布:2025-05-24 13:02:22 浏览:576
机器人实验室安全条例 发布:2025-05-24 13:02:21 浏览:536
2017治安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4 12:33:24 浏览:834
王征强律师 发布:2025-05-24 12:30:08 浏览:462
躁郁症婚姻法 发布:2025-05-24 12:18:02 浏览:71
二十一条条例 发布:2025-05-24 12:13:31 浏览:931
希音道德经 发布:2025-05-24 11:56:29 浏览:494
劳动法上特殊岗位津贴 发布:2025-05-24 11:34:40 浏览:992
公司道德讲堂 发布:2025-05-24 11:32:16 浏览:344
深圳劳动法节假日 发布:2025-05-24 11:26:55 浏览: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