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追究法律责任赔偿公司损失

追究法律责任赔偿公司损失

发布时间: 2022-03-03 12:17:36

Ⅰ 追究法律责任和赔偿有关系吗

追究法律责任和赔偿是很有关系的。追究法律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刑事责任,二是民事责任。而经济赔偿和民事赔偿的内容就包括在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之中。

Ⅱ 关于员工赔偿公司损失的法律问题到底该怎么赔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Ⅲ 因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损失 按照劳动法 我应该承担多少责任

如果劳动者依法应赔偿损失,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工资,扣除后,所支付工资不能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Ⅳ 民营企业员工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怎么追究责任,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者因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只是一般的轻微过失,用人单位损失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劳动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4)追究法律责任赔偿公司损失扩展阅读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Ⅳ 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司损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合理吗

劳动者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劳动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劳动者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有过错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劳动者违反培训协议,未满服务期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或者因劳动者严重违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Ⅵ 员工造成公司损失赔偿法律依据

员工造成公司损失赔偿法律依据,主要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为法律依据判断赔偿。
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或者利益减少的一种责任形式。赔偿损失是一种重要的违约责任方式,有明显的救济功能。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不仅适用于违约责任,也适用于侵权行为及其他一些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不仅适用于有效合同的违约行为,也适用于无效合同所造成的损害赔偿。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承担,包括因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完全赔偿是对受害人利益全面的、充分的保护。从公平和等价交换原则来看,由于违约当事人的违约而使受害人遭受损害,违约当事人也应以自己的财产赔偿全部损害。当然此种赔偿应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约定赔偿是一种附条件的从合同。违约损害发生,条件成就,则按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Ⅶ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应承担什么责任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应给与公司相应赔偿。因工作过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可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公司有管理制度支持赔偿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地位不同,用人单位既是企业财产的所有人、管理人,又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所以一旦发生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情况,用人单位就具有双重身份,即既是受害人,又是劳动者的管理者。如果在此情况下让劳动者承担所有的赔偿责任,那么企业作为管理者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且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对价即劳动报酬与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具有不对等性,企业作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更应承担经营风险。同时,用人单位的每一项工作都由不同的劳动者来完成,如果严格要求劳动者根据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实质是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转移到劳动者身上,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来说,不尽合理。因此,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劳动者由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负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没有过失或者仅存在轻微过失,则无需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Ⅷ 追究对方刑事责任,要求赔偿财产损失。

1.追究对方刑事责任,需要对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以上才能成立,否则不成立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民事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和第十八条的规定,你朋友的家属可以要求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


具体可以主张那些项目及其数额,要求谁来承担赔偿责任要根据死者及其近亲属、对方车辆等情况才能确定。

Ⅸ 我们公司可以追究赔偿吗

如果劳动者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追究其责任

Ⅹ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应给与公司相应赔偿。

因工作过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可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公司有管理制度支持赔偿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10)追究法律责任赔偿公司损失扩展阅读

劳动者受处分后的工资支付:

(1)劳动者受行政处分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如留用察看、降级等)或受刑事处分后重新就业的;

(2)劳动者受刑事处分期间,如收容审查、拘留(羁押)、缓刑、监外执行或劳动教养期间,其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热点内容
三亚人民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20 22:15:41 浏览:921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五条 发布:2025-05-20 22:15:39 浏览:585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行政法规么 发布:2025-05-20 21:53:10 浏览:764
高碑店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20 21:53:08 浏览:148
国家司法考试网站 发布:2025-05-20 21:50:06 浏览:863
拍卖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0 21:47:47 浏览:734
复旦法学分数线 发布:2025-05-20 21:40:21 浏览:802
国家劳动法员工休假规定 发布:2025-05-20 21:40:14 浏览:460
鞍山市中级法院 发布:2025-05-20 21:29:49 浏览:405
法学学生意识 发布:2025-05-20 21:29:48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