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责任和国际法律责任
㈠ 什么是国家责任
广义的国家责任分为国际责任和国内责任两大类。狭义的国家责任就是国际责任。
国际责任是国家违反国际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者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
国家责任包括侵犯损害外国人的人身和财产等一般国际不法行为,也包括侵犯他国主权、从事侵略战争、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等严重国际罪行。
所谓国家责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
2008年10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在北京正式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全球45个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
㈡ 比较国际不法行为下的法律责任与国际损害责任
这就是老师出的题目??水平真低。广义上国际不法行为多了去了。是国际公法下的还是国际私法下的?损害类型也多了去了。这两个概念都很大,怎么比较啊。
比方说A国让本国全资国有公司去B国操纵股票市场,这也叫国际不法行为。A国派遣的维和部队执行军事任务时不慎误伤B国平民,这也叫国际损害责任。
而且这两个概念根本没有什么有效力的文件正式定义过好吗?
如果非要说,可能国际不法行为是违反了禁止性条款的行为,或者未履行强制性条款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产生的责任。
而国际损害责任可能强调对于一般性条款的违反,或者根据法律设定承担相应责任。
广义上这两个概念是有重合的。
㈢ 谁知道:论国际法上国家之间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构成与责任
国际不法行为导致的责任叫做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时,所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
国家责任由以下两点构成
国际不法行为
该行为可归于国家行为,国家责任应归于该行为国。
国际不法行为是指,国家违背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这些国际义务的来源,既可以是一国与他国订立的条约规定的义务,也可以是国际习惯法规则上的义务。并且,该国际义务一般必须是在有关行为发生时对该国有效的义务。
国家行为要件方面,国家只应对以国家或政府名义所从事的,或者依国际法可归于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负责。一般情况下,以下行为都是国家行为:
国家机关的行为
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个人的行为
一国交由另一国支配的机关所做的行为。(一国的机关如果交由另一国支配,即使从国家组织结构上看,该机关属于别国,但其行为应视为支配国的国家行为。)
逾越权限行事的机关的行为。(理论上,越权行为应视为行为人的私人行为,但是在实践中,十分难分辨职权的权限,而且权限问题是由国内法规定的,因此,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第7条规定:国家机关或授权行事政府职权的个人或团队的行为在国际法上视为国家行为,只要它们是在行使政府的职能,即使他们的行为超过了授权,甚至不符合指令,也视为国家行为。)
只要符合了上述两个要件,那么国家便应当承担国家责任。
另外,国家责任有一下免责事由:
同意。一国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个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该行为就不再被认为是违法的。
自卫。一国在遭受到外来的武力侵害时,实施个人的或者集体的武力抗拒攻击者,以保卫自身的生存,独立和安全。
反措施。反措施是指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所采取的对应措施。
不可抗力。
危难与危急情况。危难是指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个人,在遭遇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的人的生命,作为唯一的选择,不得已而作出的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危急情况是指一国为保护本身的根本利益,对付严重而紧迫的危险不得已所作出的蛋违反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同时该行为并不严重损害对其承担义务的国家的根本利益。
国家承担责任的形式包括:
继续履行和停止不法行为()
保证不重犯(non-repetition)
恢复原状(restitution)
补偿(compensation)(无法恢复原状,便只能补偿。)
抵偿(satisfaction)(多种形式,包括向受害国道歉。)
以上都是摘自《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邵津主编,第三版
㈣ 国家责任的国际法法律基础有哪些
国家责任的国际法法律基础有:(1)终止不法行为。当一个国家从事了国际不法行为,不管其后果如何,它首先有义务要停止这一不法行为;(2)赔偿。赔偿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往往指各种形式的赔偿,如恢复原状、赔偿、道歉、保证履约等,这些赔偿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综合适用;(3)恢复原状。受害国根据国际法有权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赔偿造成的损失,恢复原状;(4)补偿。根据国际法,受害国有求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以补偿方式给予补偿;(5)道歉;受害国有求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道义上的损失赔礼道歉,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其他的补偿;(6)保证不再重犯。保证不再犯通常是在道歉时就做出的,或在以其他方式赔偿时做出的担保,而不再作为一种单独的赔偿方式加以强调;(7)国际求偿。国家若要通过国际法庭提出求偿,它必须首先证明它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1)同意。一个国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个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时,该行为在与该国的关系上就排除了不法性,但该行为不得逾越该项同意的范围。(2)对抗措施与自卫行为。一个国家针对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为而不得不采取的某种不符合自己对他国原已承担的国际义务的对应行为。(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一个国家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由于该国无力控制和无法预料的外界事件而在实际上无法履行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或者在事实上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的有关规则。(4)危难与紧急状况。危难是指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个人,在遭遇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人的生命,作为唯一的选择,不得已而作出的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紧急状况则指一个国家在本身遭遇严重危及本国的国家生存和根本利益的紧急情况下,为了应付或消除这种严重紧急状况而采取的必要行为。
㈤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主体
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过错
主观故意或过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民法上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
违法行为
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
损害事实
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
损害应当具有 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
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
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一因一果的关系
㈥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律责任是国际法主体对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又包括了国际法主体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和损害责任。
㈦ 什么是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简单的说就是国家行为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如违反其参加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或者是未参加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行为
㈧ 国家责任及其免除情形
国家责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
广义的国家责任分为国际责任和国内责任两大类,狭义的国家责任就是国际责任。国家责任是国际法术语,在国际法上,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就是国际不法行为,行为国要对这些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就称为国家责任或国家的国际责任。[1][2]
性质
通过追究国家责任以限制国家的不法行为:引起国家责任的基本条件之一
国家责任的免除情形
由于客观原因或条件,行为国根据国际法中的国家责任规则,可以对不法行为免除承担国家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免责情况: 同意:一个国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个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
自卫:一国按照联合园宪章所采取的合法自卫措施,虽然使用武力,但并不违法,不违反宪章关于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规定。 反措施: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所采取的对应自救措施,尽管这种反措施违反了一国原来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但也不构成国际不法行为。采取反措施的前提是,行为国的所为已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受害国对此有必要采取对应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实践中,这个条件往往是由受害国单方来判断的,而且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 不可抗力:一国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是由于不可抗力,即由于该国无法抗拒、无力控制或无法预料的外界事件,以致该国不能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则该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该国可以不承担国家责任。 危难与危急情况:危难是指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个人,在遭遇极端危难的情况
下,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的人的生命,作为唯一的选择,不得已而作出的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危急情况指一因为保护本身的根本利益、应对严重而紧迫的危险不得已而所作出的、但是违反该因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同时该行为并不严重损害对其承担义务的国家的根本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可援引危急情况作为理由来排除自己行为的不法性。
㈨ 国家责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终止不法行为。当一个国家从事了国际不法行为,不管其后果如何,它首先有义务要停止这一不法行为;(2)赔偿。赔偿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往往指各种形式的赔偿,如恢复原状、赔偿、道歉、保证履约等,这些赔偿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综合适用;(3)恢复原状。受害国根据国际法有权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赔偿造成的损失,恢复原状;(4)补偿。根据国际法,受害国有求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以补偿方式给予补偿;(5)道歉;受害国有求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道义上的损失赔礼道歉,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其他的补偿;(6)保证不再重犯。保证不再犯通常是在道歉时就做出的,或在以其他方式赔偿时做出的担保,而不再作为一种单独的赔偿方式加以强调;(7)国际求偿。国家若要通过国际法庭提出求偿,它必须首先证明它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1)同意。一个国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个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时,该行为在与该国的关系上就排除了不法性,但该行为不得逾越该项同意的范围。(2)对抗措施与自卫行为。一个国家针对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为而不得不采取的某种不符合自己对他国原已承担的国际义务的对应行为。(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一个国家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由于该国无力控制和无法预料的外界事件而在实际上无法履行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或者在事实上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的有关规则。(4)危难与紧急状况。危难是指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个人,在遭遇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人的生命,作为唯一的选择,不得已而作出的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紧急状况则指一个国家在本身遭遇严重危及本国的国家生存和根本利益的紧急情况下,为了应付或消除这种严重紧急状况而采取的必要行为。
㈩ 论述国家责任
从国际法上看国家责任:
从广义上讲“,国家责任是指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国际法律责任。”从狭义上讲,国家责任是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王铁崖先生在给国家责任下定义时指出,“这种不法行为在国际法上产生一定的后果”。《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认为“:不遵守一项国际义务即构成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引起该国的国际责任,由此对该国产生某些法律后果。”约翰·奥布赖恩指出“:国家责任的主题涉及国家可能被判定违背国际义务的情况和由此而可能产生的结果。”
国家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限制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指国家所享有的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独立权以及反抗任何外来干涉和侵略的权利。国家主权的内容包括政治主权、经济主权和司法主权三个方面。限制国家主权则是指在上述三个方面,对国家主权的行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②中止不当行为,这一责任的履行并不取决于整个行为是否完成,除非有关的国际权利或义务已经被修改、终止或不法行为得到谅可,国家一旦实施了不法行为就有停止这一不法行为的义务,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停止不法行为不影响被停止的行为已经引起的责任,只是减轻了该行为的责任。
③恢复原状,是指实施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有义务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复到实施不法行为前所存在的状况。受害国有权要求从事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赔偿造成的损失,恢复原状。此方式要求必须在事实上可行,要基于公平原则,不应当损害赔偿国的政治独立及经济稳定。
④赔偿,常设国际法院通过霍茹夫工厂案提出一项国际法原则,即违反了承诺就要引起给予充分赔偿的义务。这里的充分是指将非法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消除掉。赔偿数额的确定以国际法规则为基础,不承认国内法规则的效力。国际法委员会认为,对完全是由于非法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充分赔偿。对于完全是由非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尽管这些损害后果与该行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与其一系列相关联的和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相连,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赔偿,还要考虑到受害人是否有过失行为。
⑤道歉,作为一种国际实践中普遍适用的法律责任形式,是指实施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家向受害国为其行为表示歉意,给受害者以精神上的满足的责任形式。这是精神损害的赔偿方式,理论上适用于一切损害行为。如中美海南撞机事件,我国要求美国以公开方式道歉。
节选自 刘佳《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